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查新业务中的查新员与委托人沟通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丽萍 《情报科学》2006,24(2):259-262
本文通过分析科技查新工作中的查新员与委托人沟通问题,通过分析管理沟通理论的演进,主要运用彼得·德鲁克的沟通四原则理论,结合实际工作,从管理沟通的角度划分出三种委托人类型,分析了查新员和委托人沟通的途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科技查新业务的委托人管理沟通四阶段模型,为科技查新业务中的客户沟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于天乐  秦红 《现代情报》2008,28(5):144-146
查新的过程是委托人与查新员合作互动过程.本文从查新过程中双方的矛盾分析,对查新员与查新委托人的正确合作,发挥查新委托人在查新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查新质量,以及查新互动对双方产生的效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确定查新点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查新点确定的3个方法:从科学技术要点中提炼、在和委托人的沟通中确定、查新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4.
陈珍芳 《现代情报》2012,32(9):160-162,167
科技查新工作在科研立项、成果评审、产品报奖等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沟通在科技查新(查新)过程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查新委托人的类型进行了总结,并分别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沟通策略;从查新人员与受理人员的素质培养、沟通方式选择、查新机构中沟通硬件建设和查新宣传力度等角度提出了提高查新沟通效果和效率的方法;并结合长期查新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科技查新沟通模型,细致的描述了查新流程与沟通主体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将符号互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应用于查新用户与查新员的沟通过程中,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①确定用户和查新员两个"主体"的角色;②使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技巧进行沟通;③定义用户与查新员之间平等沟通的关系;④围绕查新项目的背景、技术、查新点等主要内容,开展有意义的互动。从而为查新员和用户之间互动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分析科技查新客户的类型、特点及沟通方式,阐述了科技查新工作人员与查新客户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提高查新员综合素质问题。  相似文献   

7.
影响科技查新文献相关度的因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讨论了影响文献相关度的众多因素,查新工作中,查新目的、委托人对查新委托书的填写准确程度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查新员对文献相关度的判断,从而影响查新报告的结论.文章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指出查新员对自己所负责查新学科领域的知识了解得越深,对查新项目了解得越全面,其他因素对自己判断文献相关度的影响也就越低.  相似文献   

8.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科技查新工作中的委托关系及存在的缺陷。现行查新业务实施过程中的委托关系只涉及项目申请者或成果完成者即查新委托人和查新机构即查新代理人双方,为直线形的失衡结构。此关系下的查新付费模式会导致查新委托方与代理方的共谋,丧失查新工作的独立性。提出引入政府部门作为查新业务实际委托人的新型查新委托关系,并由实际委托人直接向查新机构支付查新费用,以期从根本上保证查新工作的独立性和真实公允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宁夏科技查新工作的实际情况,笔者根据自己的查新工作经验对宁夏科技查新中查新委托人进行了类型分析,并针对不同类型查新委托人在查新委托工作中提出了不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敏 《情报探索》2013,(11):101-102,105
阐述科技查新的重要性,指出科技查新中最重要的是把握查新点,提出深度沟通是确立查新点内容的重要手段。用实际案例说明如何有效沟通以达到提炼查新点的目的.如何提高查新员能力以真正准确把握查新点的实质。  相似文献   

11.
论查新员业务素质在企业科技查新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研  王敏芳  王英 《现代情报》2009,29(12):164-166
为了使科技查新人员能够更好的完成企业的查新委托,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能力,本文主要从查新员与企业客户的沟通交流、数据库及网络资源的选择、查新课题查新点的提炼归纳以及查新结论的撰写4个方面,对查新员在查新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应具备的业务素质能力进行了论述,力争提高科技查新的质量,科学发展面向企业的科技查新工作。  相似文献   

12.
提高科技查新质量的实践与措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科技查新制度与科技查新工作流程、查新人员与项目委托人的交流、查新人员的素质、数据库资源的选择和审核制度等五个方面,探讨提高查新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入职头两年是科技查新员职业适应的关键期,因工作经验缺乏,常出现工作定位不明确、沟通方式欠妥,工作效率低,抗压能力不强等问题。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经历,根据高校医学类科技查新工作的特点及需求,对如何应对医学类查新员的入职适应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科技查新工作是科研项目研发、立项、报奖等必不可少的流程。文章从查新工作流程展开分析,就委托人填报查新表,查新工作的开展,对委托方和查新人员的交流进行探讨。并建议查新人员都要认真对待查新课题,唯有此才能体现科技查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高彦静  郭湘玲 《现代情报》2010,30(11):134-135,138
本文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分析了科技查新工作中回避的意义在于减少查新员(审核员)在查新工作中因亲属关系等因素的干扰,保证查新员、审核员正常的查新工作,确保查新报告质量。并指出推行岗位保密制度,提高查新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是查新工作中回避制度实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浅谈科技查新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浩义 《情报杂志》1995,14(6):46-47
认为科技查新是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工作,应注意查新手段的选择,处理好查新员与用户的关系,科学地出具查新结论报告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分析面向企业的科技查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查新机构和查新员两个方面提出做好面向企业的科技查新工作的建议,供相关查新机构及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结合科技查新工作的实践经验及案例,从分析查新报告关键问题着手,对查新委托方、查新员、查新点、文献检索策略、查新结论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提高科技查新报告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华 《现代情报》2010,30(10):144-146
本文就科技查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性地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以提高我院查新质量。首先论述了我院的查新现状,然后,从人为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方面分析了影响我院查新工作质量的主要原因,其中,人为因素包括查新员自身业务素质、客户人为因素两方面,而客观因素则包括数据库资源、工作时间等因素。查新点是贯穿整个科技查新报告的生命线,查新点应该是体现该查新课题的核心内容;本文从两个具体的查新案例着手,描述了确定恰当的查新点分析过程。最后,真对我院查新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李旭芬 《情报探索》2013,(8):75-77,81
对高校图书馆查新员的职业倦怠现象进行分析,认为查新员职业倦怠若不克服,将对查新机构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也势必危及查新员自身的健康。指出查新员出现职业倦怠现象,有其社会、学校以及查新员自身等方面原因。提出通过提高图书馆地位、改善查新员待遇,加强查新员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实现查新员自我调适,以及加强组织干预等措施,可以从根本上克服查新员职业倦怠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