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运用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对中国男篮在2002年世界篮球锦标赛中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进攻速度、成功率等问题进行探讨,从中发现影响进攻速度的条件是获球方式,影响进攻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技战术的水平发挥。在进攻中造成对方犯规,获得二次进攻,投篮命中率的提高使进攻成功率上升。而进攻的失误、犯规、违例使篮球比赛的进攻成功率下降。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姚明在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的阵地进攻配合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其阵地配合进攻占姚明直接参与进攻次数的九成以上;最后以姚明处理球结束攻击的配合占姚明直接参与配合的近一半,占中国男篮阵地配合进攻成功率的50%。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参加比赛的技术统计分析,对中国男篮得分能力与比赛对手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中国男篮在世界级大赛中得分能力提高不大,进攻投篮次数较少,表现为比赛中得分与进攻绩效较低、进攻速度与对手有拉大的趋势、在进攻技术运用的准确性上有退化的迹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国男篮在第15届世锦赛中进攻战术形式运用状况与对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阵地配合进攻是中国队的主要进攻战术形式;以中国队目前实力,“整体配合进攻”应为中国男篮首要进攻战略,但其它形式进攻需适当加强,尤其要提升队员快攻和阵地个人进攻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采用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分析对比法对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的比赛研究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男篮在本届奥运会缺少姚明的情况下,进攻和防守等方面暴露出与世界强队的差距,建议全面提升中国男篮进攻及防守能力,尽快确立适合中国男篮特点的打法。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男篮与对手的进攻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男篮与对手在进攻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篮板球、助攻能力方面差距最大.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第27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六个对手技术统计为依据,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从身体条件、投篮得分、控制支配球、前场篮板球等方面对中国男篮的进攻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本届中国男篮身高在亚洲范围依然拥有优势,年龄结构基本合理;进攻能力低于亚洲强队,主力队员得分能力已落后于强队主力,进攻中稳定、高效得分点少于强队;控制支配球能力低,缺乏稳定远投得分能力,年轻球员几乎无远投得分能力;后卫队员进攻中仅具备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男篮在第26届亚锦赛上获得冠军,时隔六年再次登顶,成绩较为理想,引发了我们对中国男篮更深层次的思考.本文通过对四强球队在第26届亚锦赛区域联防个人机动进攻、单个基础配合战术及基础组合战术的得分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男篮主要以个人机动进攻为主,其次是基础配合战术得分,基础组合战术得分最少;在两分球和三分球得分上较四强球队优异,但是外线队员对抗不足、个人机动进攻得分能力和手段较为薄弱且单一,是本次亚锦赛表现不尽人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9.
雅典奥运会中国男篮传球技术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比赛各项技术指标为依据,采用比赛录像分析、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从传球技术方面对中国男篮的进攻能力进行分析讨论,揭示中国男篮在强对抗、快速移动中传球技术的运用与世界强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提出自己的见解.旨在通过改进技术细节,丰富进攻手段,以使中国男篮在向欧美强队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早日形成自己快速全面的技战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国男篮在2006年世锦赛与参赛对手比赛的技术统计,对中国队在得分能力、助攻、快攻、前场篮板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中国队进一步确立了高空优势,但进攻战术简单,过分依靠内线,存在"内强外弱"的格局,分析说明中国男篮与对手在进攻能力上有着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11.
运用录像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对2008奥运男篮小组赛中美之战中各项与快攻有关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国男篮快攻的发动次数、推进速度和成功率与对手存在很大差距。通过分析数据和观察录像分析差距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为提高中国男篮的快攻技术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比赛技术指标统计的比较,中国男篮在防守效果、进攻方法运用、投篮命中率等方面与世界强队存在着差距.中国队应进一步发挥高大内线队员的优势,加大内线配合进攻比率,提高中远距离投篮命中率,增强防守中的身体对抗能力才可能赶超世界强队.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男篮在第25届男篮亚锦赛上与对手的攻防技术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进攻上,简单投篮较多,集体进攻方面单一,突分、传切等配合不够流畅;防守上,防守懈怠,对篮板的挡抢不够积极.另外,年轻教练员临场经验不足以及场上队员心理因素影响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本届亚锦赛中国男篮的失利.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比赛录像对比分析法、观察与技术统计法、综合比较法、逻辑推理等方法对2006年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中国男篮所进行6场比赛的防守技术指标和进攻技术指标几个方面进行比较,找出中国队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供比赛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中国男篮与交战队全部6场比赛的技术统计分析,并对各位置主力人数、得分、助攻、抢断、罚球、失误等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队内线强,外线弱,后卫组织能力有待于提高,整体水平不均衡,配合欠默契。  相似文献   

16.
自篮球运动开展以来,阵地进攻战术就伴随着篮球运动不断发展,并且越来越显现出它在比赛中的重要性.通过查阅了大量的期刊文献资料,以近、现代篮球相关理论为理论依据,对第十五届男篮世锦赛前八强队阵地进攻战术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他们的特点及规律,这对于总结现代篮球阵地进攻战术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国男子篮球队第16届世锦赛技战术诸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子篮球队整体得分能力同与赛队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2分球和3分球得分能力明显高于与赛队,罚球得分能力明显低于与赛队(,P<0.05),抢获前场篮板球的次数远低于与赛队(P<0.01),犯规次数远低于与赛队(P<0.05);中国男子篮球队失误指标、抢断指标较以往有了较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录像观察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男子篮球队在2006年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上持球突破技术和与赛队及最后夺取前4名的强队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男子篮球队在比赛中运用持球突破技术的场均次数、场均突破分球次数明显少于与赛队,与最后获得前4名的世界强队相比差距更为明显;通过持球突破直接投篮得分也明显不如与赛队及世界强队;但在突破分球战术运用上,中国男子篮球队以突破后分球到内线为主,通过突破后分球到内线的得分率优于与赛队及世界强队。说明中国男子篮球队在突破分球战术运用上,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但由于持球突破总次数较少,限制了其战术实力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9.
运用SPSS17.0软件对28、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比赛的技术统计结果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分析检验结果发现:中国男篮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对手的差距正在缩小,但也暴露出年龄结构不合理、大赛经验不足、竞技状态不稳定的弱点;在激烈比赛中连续完成技、战术的能力不强;掌控比赛,特别是在把握比赛的关键场次和时段的能力较弱;传统优势"快、灵、准"特点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欠缺。对此为中国男篮备战伦敦奥运会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男篮参加04年雅典、08年北京两届奥运会小组赛共10场球的技、战术指标以及着重围绕08年北京奥运会小组赛中国队对西班牙队的比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在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表现比04年雅典奥运会上的表现要好,相关指标显示了中国男篮的进步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在缩小.但与组内强队相比还存在攻守转换节奏慢、突分能力差,进攻单一、快攻意识溥弱,外线投篮不稳定;轮转换位不及时,攻守时抗能力较差,整体攻防能力及体能不足等弱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