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喻的故事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就是通常所说的打比方,也就是用某一种事物来比另一种事物。这样,可以使抽象生疏的事物变得具体形象,深奥难懂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比喻是被比的事物(本体)和拿来作比的事物(喻体)构成的。在本体和喻体之间有时会用上“象”、“好象”、“仿佛”“好比”等比喻词(明喻),或者用上“是”“成了”“变成”、“形成”等比喻词(暗  相似文献   

2.
前次,我们谈了比喻,现在,来说象征。比喻,是“以彼物比此物”,在作比时不仅要“取象”,而且所取之形象还要与被比的事物“切类”。然而,象征却有所不同。一般说来,象征是用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某种特殊的意义。例如,我们说“她可爱得像只小鸽子”,是比喻;但说“鸽子是和平的象征”,便不是比喻而是象征了。这是因为前者是用“小鸽子”来比喻她的“可爱”,而后者的“鸽子”和“和平”却没有比喻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二)在新闻中,增强事实生动性的修辞方式是很多的。常用的至少有以下几种:比喻、比拟、借代、转换、对比、映衬、摹绘等等。下面,着重对其中的比喻、比拟、借代三种修辞方式的特征、修辞效果以及在新闻中运用的要求作些说明。一、比喻比喻,俗称打比方,就是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个事物(喻体)来描写、说明所要表现的事物(本体)的一种修辞方式。  相似文献   

4.
“比喻是生活知识的精巧联想”,实际生活中不运用比喻是不可能的。各种文章作为实际生活和客观事物的反映,也不能不运用比喻。比喻又叫“譬喻”,古书上叫“比”或“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打比方”。它是用同此事物有相似点的彼事物或道理来作比的。比喻是汉语修饰的传统格式之一,也是形象思维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一种写作中常用的艺术技巧.比喻构成的要素一般有四个:一是本体(此車物),即被比喻的事物;二是喻体(彼事物),即用作比喻的事物;三是相似点,即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似的特征;四是比喻词,即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它是构成比喻的语言标志.在语言表达上,构成比喻的四个要素不一定都出现。比喻分为明喻、隐喻、博喻、连喻、曲喻、互喻、虚喻等,经常用的主要是明喻、隐喻和博喻。  相似文献   

5.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它通过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它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比喻用于评论中,于叙事说理别有一番功效。请看一篇题为《不能“臃肿搬家”》短论: 近日,再次到一个企业采访,发现办公室里又增添了几名新人,他们有的在喝茶,有的在看报,有的在低声说话。我问厂长啥时候又“招兵买兵”,他却苦笑着压低声音说:“我整天为精简非生产人员动脑筋,哪有心思再扩军”这都是上头(指主管部门)为‘减肥消胖’放给企业的人员。这些人放进我们企业一是不懂技术,不会管理;二是以领导部门下来的自居,谅你企业在人事安排也不敢‘太不像话’。”  相似文献   

6.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它通过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它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比喻用于评论中,于叙事说理别有一番功效。请看一篇题为《不能“臃肿搬家”》短论: 近日,再次到一个企业采访,发现办公室里增添了几名新人,他们有的在喝茶,有的在看报,有的在低声说话。我问厂长啥时候又“招兵买马”,他却苦笑着压低声音说:“我整天为精简非生产人员动脑筋,哪有心思再扩军?这都是上头(指主管部门)为‘减肥消胖’放给企业的人员。这些人放进我们企业一是不懂技术,不会管理;二是以领导部门来的自居,谅你企业在人事安排上也不敢‘太不像话’。” 听了厂长的话,不禁愕然。笔者认为,行政机关等“上头”单位搞精兵简政是正确的,但对精简下来的富余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有的下去加强基层工作,有的可以通过举办经济和服务实体手各种不同的门路发  相似文献   

7.
以前读钱钟书先生的《旧文四篇》,有些段落因为精彩,我至今尚有印象。譬如谈诗中的比喻,他说“比喻,包含相反相成的两个因素: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合拢;两者不分,无须相比。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开,则合得愈出意外,比喻就愈新奇,效果愈高。”(谈《拉奥孔》)寥寥数语,将这种修辞手段的原理和技巧和盘托出。我以为这种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的文章至少于我是好文章,因为它自有一种可亲近感。也许有人以为太亲近,易狎。  相似文献   

8.
比喻,俗称“打比方”,是我国自古以来作文赋诗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南朝梁武帝时期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比者,附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意思是说,比是按事物的相似处来比附事理。这种修辞手段,对新闻写作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新闻,中恰当地运用比喻,可以把复杂的事物写得简明,使深奥的道理说明浅显,让抽象的东西变得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报道中,恰当准确地运用比喻,会使文章添光增色。特别是在经济报道中,对一些枯燥乏味、深奥难懂的技术、业务问题的报道;对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出现的、尚不为多数人所熟悉和理解的领域和事物的报道,恰如其份地运用一个好比喻,可以使报道的事物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一下子把读者拉近,从而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但是,运用比喻,重在恰当。所谓恰当,一是要把握准用作比喻的事物(喻体),和被比喻事物主体的类似点,似是而非不行,形似神异、本质特征不同也不行。二是用作比喻的事物,必须是贴近人们生活,为大多数读者所熟悉的,具有生动的形象和鲜明的特征。这样才能唤起读  相似文献   

10.
打肿谁的脸     
打肿的是别人的脸,捞到的是自己和亲朋的好处。这样的买卖,真是算得精明,干得漂亮、来得实惠。这些年,关于某些领导干部吹牛浮夸的报道不绝于耳。有些地方的统计数字像冒气泡,想怎么冒就怎么冒,想冒多少就冒多少;有些干部的政绩像捏面团,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想捏多大就捏多大。捏来弄去,统计数字上去了,领导政绩出来了,干部自己提拔了。而直接面临的结果是:产值既然那么高,利税当然也水涨船高;产量既然那么大,摊派给农民的各种税费自然也同比增长。群众把某些干部这种不负责任的吹牛浮夸行径形象地比喻为“打肿脸充胖子”。  相似文献   

11.
当年辽宁田径队教练马俊仁和他指导的运动员,由于训练科学、作风踏实,多人多次大幅度地打破女子中长跑世界记录,他们在记者的笔下被誉为“马家军”而风靡全国,这一比喻用法典型地反映出了一种新闻的语体特征。新闻是通过媒介向大众及时报道各种最新的变化。为了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新闻语言运用实践中形成了新颖、生动、准确,以及渗透性、流行性、创新性、变化性等语体风格。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的运用,其内涵和产生的效果,与这种语体风格有许多天然的联系,如:比喻是把已知的事物和未知的事物联系起来,这就具有了新颖和渗透性特…  相似文献   

12.
看到“广播电视的性质和任务”研讨会通知时,我的第一个感觉是:这个题目太陈旧。由于不明意图,也不知道这次讨论有何现实意义。现在,我的看法有了些变化。我感到,所谓“性质”、“任务”问题,其实是长期困扰广播电视界的几个主要思想矛盾和实践障碍的一种委婉曲致的理论表述——虽然这种表述未必十分准确。“性质”者,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征也。任何事物都有多个侧面、多种属性。“广播电视的性质”是一个范围过于广  相似文献   

13.
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节目中,有一个“快乐传真”,六位嘉宾在听不到声音的前提下,依据前一人的动作表演来判断表达的内容,再用理解后的动作表演给下一人,如此传递,到最后一名嘉宾表演时,其理解的内容与原意往往面目全非,内容也大相径庭,动作的极大反差,引得观众捧腹大笑。然而,每当我看完笑过之后,却会产生一种苦涩的感觉,它使我想起现实生活中一些类似快乐传真形式所产生的结局不仅没有任何快乐,带来的只有痛苦和难堪。我的好友吴某,在一个只有十来个人的小单位当领导,十年来,他托人从厂家购买了一块价值百元的晴伦地毯…  相似文献   

14.
甭放了,我自己来取 “糖衣炮弹”大约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三反”、“五反”运动中就开始使用和流传的专有名词。后来《现代汉语词典》对“糖衣炮弹”的解释是:比喻不拿枪的敌人采用的各种腐蚀、拉拢革命者的手段,简称“糖弹”。  相似文献   

15.
画报摄影专题报道,与其他宣传报道形式一样,始终需要解决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题材选择。选题是否适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专题的成败。在诸多宣传报道手段中,画报有它的特殊性——周期长,以形象宣传为主和容量有限。这些因素决定了它对题材选择的特殊要求。俗话说:“任凭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以此来比喻画报专题题材的选择性是比较合适的。然而,这么多“水”究竟取哪“一瓢”,如何取就有讲究了。画报专题因材选择的基本标准任何宣传报道形式对题材的选择都有一定标准。这些标准有些是共同的,或者说是相似的,而有些则各自有…  相似文献   

16.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卡莱教授在《新闻教育错在哪里》一文中曾用“鱼的故事”和“鱼本身”来比喻新闻同“媒体”和“传播”的关系。他认为新闻应当是“鱼的故事”,而媒体和传播则是“鱼本身”。把新闻比喻为“鱼的故事”,旨在表明一个观点:新闻应当成为一种有血有肉有本源的鲜活的东西,应当用自己的灵魂和思维去讲述人间故事。  相似文献   

17.
比喻比拟法:这是把抽象的数字,用形象的事物作比。在这里,运用比喻是用某些等量的形象东西比较其数字,而比拟是把数字拟做物来表达。一般地说,孤零零的数字不好懂,也不好记。如果用群众熟知的事物作形象化的比喻和比拟,既可克服罗列数字带来的枯燥、单调之感.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比如,有条消息的导语写道:“闽北著名风景区泰宁县金湖里一处乱石堆上,最近发现一只罕见的特大鳖鱼。这只鳖鱼身长130厘米,宽80厘米,鳖头亦长达24厘米。”由上述三个数字组成的鳖鱼究竟有多大呢?在读者的头脑里仍然不具  相似文献   

18.
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这期间,有一个明显的新旧事物混合、新旧观念混合的“过渡带”,所有的事物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过渡色彩。”那么,这期间的新闻工作是否也有“过渡色彩”呢?如果有,是一种什么样的色彩呢?研讨这个有没有实际意义呢? 问题提出来了,需要分析和回答。我想,新闻工作没有在“世外桃源”中进行,因而无法超越历史的“过渡带”。说新闻工作不存在“过渡色彩”是不真实、不科学的。 在总的格局看,新闻工作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新的市  相似文献   

19.
采访与买鱼     
贴切的比喻往往比抽象的议论更能说明问题.日本《采访学》。一书的作者加藤秀俊先生,用非常贴切又非常有趣的比喻说明了采访的重要性.“采访重要”,这已是老生常谈了.然而,读了加藤先生的比喻,我相信,你会有新的感受. 下面摘译的是加藤《采访学》一书中的一段: 那已经是好久以前的事了。在京都,我对手艺人的生活.历史产生了兴趣。为了了解各种手艺人的工作和生活,我深入他们之中,每月一个人,进行了专门的访问. 我请教的手艺人,有木匠、染匠,有做人形的,有画扇面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新闻的定义有许多种,我最欣赏的一种是:新近发生的、具广泛社会影响和新的社会含义的新闻事件。 这个定义中包含了两个“新”。第一个“新”是指时间概念。第二个“新”则是指时代前沿的事物。后者需要记者具有符合时代发展的前沿理念。用前沿理念来判断事物才能认识事物所蕴含的新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