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1.
采访与买鱼     
贴切的比喻往往比抽象的议论更能说明问题.日本《采访学》。一书的作者加藤秀俊先生,用非常贴切又非常有趣的比喻说明了采访的重要性.“采访重要”,这已是老生常谈了.然而,读了加藤先生的比喻,我相信,你会有新的感受. 下面摘译的是加藤《采访学》一书中的一段: 那已经是好久以前的事了。在京都,我对手艺人的生活.历史产生了兴趣。为了了解各种手艺人的工作和生活,我深入他们之中,每月一个人,进行了专门的访问. 我请教的手艺人,有木匠、染匠,有做人形的,有画扇面  相似文献   
2.
随着三大教育理念在我国的推广和实践,学习化社会的电视媒体实现业已具备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为教育类电视节目提供了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为了写出有说服力的报道,需要进行深入采访。采访比写作技巧更为重要。采访充分,即使文字上稍差一些,但因事实本身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文章也会有一定的说服力;反之,如果采访不扎实,文字再美,说服力也是有限的。对于采访来说,毫无疑问,经验越丰富越好。但是,采访经验再丰富,也不能有丝毫的放松、怠惰。无论怎样能干的记者,一旦在采访上偷懒,他的报道马上就会失去光彩,不再能打动读者的心。有些人,年青时写过有影响的、令人叫绝的文章,出了名,成了大家,上了一点年纪,便开始写起无聊的、没有生命力的文章来。这决不是因为他们不会写,而是因为他们腿懒了,不再辛勤地从事调查研究了,从而丧失了通过实践向社会学习的机会。在他们那里,已经没有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说服  相似文献   
4.
采写训条     
采访1.消息源。采访记者的第一步,是从发掘消息来源开始的。警察局、法院、官厅、政党、国会、大学、有影响的团体、大公司等等,不言而喻,是消息源,动物园、博物馆等等,也是消息源。对于一些大的消息,其他报社都“张着天线”,在竭力搜寻,我们必须把触觉扎得更深、更广。采访的“武器”,是记者的诚实、亲切的态度。同时,要善于提出丰富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磨砺文章感觉为了写,先要重视读。关于这一点,文章大家们看法一致。一千多年前,中国大文学家欧阳修说过:“多看,多做,多商量,”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路子。(见波多野完治《新文章入门》)人们称之为“作文三多法”。多看——多读,多做——多写,多商量——多思。这三点应当说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本方法。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道理也是一样的。作家永井荷风也讲过同样的话: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教育类电视节目主讲人的定位及要求,探讨教育类电视节目主讲人对教育类电视节目发展前景所可能具备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篇报告文学,从开始到完成,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方法也由于报告文学内容不同有所变化。有时从头到尾是访问记录,如《中国之旅》,有时则是另一种方法。这里就采写报告文学的顺序,从计划到完成的几个阶段,也涉及到方法,作一些简要的说明。其实,无论是报告文学,还是其他体裁的新闻报道,大约都有这样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一些新闻媒体 ,在宣传素质教育的理念 ,及时报道实施素质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成果 ,揭露应试教育的弊端和恶果 ,在全社会营造推进素质教育的氛围方面 ,非但做得远远不够 ,反而时常有意无意地宣扬应试教育的一套。现象一 :借宣传高考改革炒作高考。每年高考期间 ,高考炒作胜过 7月流火。某些新闻媒体在宣传高考改革、报道高考情况时 ,热衷于做各种考前考后的跟踪报道、考试的气氛渲染、试卷分析 ,以及举办各种形式的高考专刊、特刊等。在全部科目的考试未结束前 ,就在报刊、网络等媒体公布各科试题及答案 ,或对高考试题分析作连篇累牍的报…  相似文献   
9.
不论是自由撰稿人,还是属于某一报社的成员,优秀的报告文学记者正在不断涌现。只是,如果附加“我所尊敬的”,这样一个条件的话,也许还不能说有很多。某些记者,从反映事实这个角度来看,确实写得很好,但却未必值得尊敬。虽然,跟踪追迹,采访是扎实的,文章构思也很巧妙,但归根结底,他们写的东西同娱乐小说差不多,他们的目标只是提供“读物”。当然,那种报告文学也有它存在的理由,也不能说它坏,但却很难令人敬佩。这是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论     
动笔方知采访之不足我们的工作可以分为采访和写作两个大的部分,但是,决定工作成败的,是采访。没有深入的采访,不可能有成功的报道。有说服力的报道,打动人心的报道,必定是占有好材料的结果,而不是相反。也就是说,仅仅靠文字优美,不能打动读者。成败的关键是采访,这是新闻写作必须首先注意的大前提。工作中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到了开始写稿的时候,才发现采访不足,有窟窿。或者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