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洛克认为公民社会应该保留自然状态的优点而避免它的缺陷,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公民社会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即保护人民财产;维护人的自由;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多数人同意的原则。他还特别从反面论证:奴役绝对不是公民社会的原则或状态;君主政体完全不可能是公民政府的一种形式。从总体上说,洛克对于公民社会原则的阐述是明确的和合理的,但有的内容仍有可以质疑和深入辨析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服从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公民服从是政治生活中的服从现象,这种现象并非只有政治性,同时也具有道德性.从现代民主制度的视角看,公民作为政治共同体的主人,应当以维护公民个体基本权利和保障社会共同体利益为基础,制订出合乎正义的社会法律,并以此作为自己服从的对象.公民虽然服从的是一种外在的法律权威,但这一权威来源于公民之间达成的契约,因而公民只是在服从自己的意愿、服从一种公意.这样的服从具有自愿性、双向性、目的正当性等伦理特征,也具有维护个人权益、促进公共利益、监督公共权力的规范行使等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3.
公民社会就是"公民"作为社会主体的社会,公民社会在成长和发展中应具有相应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文化体系。公民社会与公民文化是融为一体的。公民社会的本质不仅可以从制度层面体现出来,而且有着深刻的文化价值蕴涵。公民社会的文化价值状态反映着公民文化的内涵。公民文化是社会民主制度建构的基础。公民文化的培育既是公民个体的自觉实践,也是一项根本的社会使命。公民文化的培育能够促进公民社会的发育和完善。公民社会与公民文化是公民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公民文化与公民教育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公民教育主要包括公民意识教育、公民伦理教育和公民责权教育。公民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传统的反映和文化合理性的表达。理性精神、伦理精神和公共精神是公民教育的文化诉求。  相似文献   

4.
公民伦理在日用人伦之外间接而生,它不仅仅隶属于道德情操的范畴,还是行为的规范性法则.对公民伦理核心概念的论述,需要从“个人的善“与“社会的善“谈起.现代社会公民伦理作为一种道德概念与行动哲学,体现出六种基本特质.在这个民主参与的现代社会中,公民伦理承担的是整合理性的人与理性的规范的道德使命.  相似文献   

5.
公民伦理作为现代法治的伦理基础,在独立主体精神、权利与义务统一精神、契约精神、社会正义精神以及市俗伦理精神诸方面为法制现代化提供价值合理性和道德正当性的支持与引导。市场经济不成熟、民主宪政不足以及传统宗法伦理的消极影响严重制约我国公民伦理的发育,使得法制现代化深层乏力。实现法制现代化,须致力于培育公民社会,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法治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实现公民道德和法治建设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晏阳初对共和主义的理解是公民都担负起国家社会的各种责任,共同民主治理国家社会,这可谓之公民共和主义。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在定县的公民教育研究与实验是以这种公民共和主义理念为指导的。对责任意识与能力培养的强调是定县公民教育实验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公民教育自我创造是其富有成效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公民意识是支撑一个公民社会的伦理基础,也是实践公平正义原则的重要条件。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社区居民的现代公民意识作为一种软力量在构建和谐社区或与政府权力互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社区居民的公民意识还相对薄弱,和谐社区的构建与发展离不开公民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8.
公共管理者的不同角色定位必然对应不同的伦理基础。本文从官僚制与解构官僚制的伦理困境出发,提出公共管理者首先应当是民主社会的公民,在认同公共管理者与一般公民的同源性前提下,进一步讨论公民和公民身份的政治价值以及相关的公民品德,在此基础上对作为代表性公民的公共管理者初步提出几点伦理要求。  相似文献   

9.
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新取向及其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资质传递的观点蕴涵着对"公民"概念的基本理解。分别强调社会科学的学习、决策能力的培养和批判思考的养成等三种公民教育取向,在社会科课程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公民资格已经演绎成为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公民资格逐步从民族国家拓展到全球社会,从单一的宪政意义上的法律概念演变成为一个以法律、政治为核心的多维度概念;公民权责作为公民资格的核心逐步从单一强调公民责任发展成为强调公民权责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公共生活为学校公民教育提供了生活实践的基础和公共伦理的基础,使得学校公民教育能够在具有公共性的生活实践和伦理氛围中形成和发展。以公共生活为根基,学校公民教育可以更有效地培育学生的公民德性品质、公民民主品质、公民理性品质和公民行动品质。学校公民教育有必要建构一种以公共生活为核心的学校生活实践体系,包括协商对话、社团自治以...  相似文献   

11.
公民伦理的显现领域与实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伦理作为市场社会充分发展的产物,其本义是以公民身份出现的个人、组织在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可以相互提出的有效性要求。就公民伦理的主体而言,有以个人形态出现的公民伦理,也有以组织形式出现的公民伦理。前者表达的是个人以公民身份与其他个体公民和企业公民相互交往时相互提出的有效性要求;后者描述的是企业公民、公益组织在与其他个体公民和组织相互交往时提出的有效性要求。于是,公民伦理的显现领域和实现方式就主要表现为以个体和组织为主体的公共交往活动及其规则的有效性。从性质上看,公民伦理作为公共伦理的主要形态,其根本特征是它的功利性,即便以友爱的形式出现,其终极目标是自利。  相似文献   

12.
公民伦理是西方文化语境的产物,西方自古希腊以来萌发的民主到启蒙之后确立为人的主体性和公民社会的权利向度。公民伦理的自主和平等的特质决定了它是一种以权利和主体性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权利伦理,是以现代政治同家为背景和基础的公共道德。当代中国建构公民社会和培养公民伦理,应发展公民作为公共生活主体的权利主体性与道德主体性。在公民教育中以权利向度启发公民作为公共主体的角色定位和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资源之一,传统重德思想的作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以民本为基础的传统德治思想、执政理念和伦理修养等,为公民意识教育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传统重德思想否定个人权利、强调等级观念、夸大道德的政治作用等是一种与公民意识相悖的思想。我们应当立足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的背景,用现代公民社会的权...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之谓“和谐”,从伦理意义上指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实现这种和谐,离不开独立自主的人格、平等原则、契约精神等一系列人的自律精神,而公民社会包含了这诸多因素,因此,只有培育公民社会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实现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5.
如果我们想避免纯粹的新闻工作者的方法,我们必须从有明确和准确的定义——教育和公民身份的概念开始。在教育中,我们所谈的是获得有组织的、以事实为基础的知识的坚实主体。即使在教育被设想为提供教育的体制,而不是教学/学习过程的地方,它在语义上的差别也不太大。在公民身份方面的情况却不相同,可以用若干种方式加以理解。公民身份可以被解释为“属于一个民族”或者与公民社会相联系,可以作为国家的伙伴或者对手。但公民身份也可以指“公民品格”的概念,其含义的范围可以从普通公民到“公共”品格。教育显然是最好的促进公民身份的方式,因为它联系着个人——公民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责任伦理"是一种道德伦理,强调公民对自己行为的预见性与可控性,并敢于对自己的行为结果承担责任的道德理念,旨在培养公民的行为自觉和责任担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高中政治教学中"责任伦理"教育有以下几种路径:一是在文本研读中涵咏;二是在案例探讨中感悟:三是在活动参与中建构。  相似文献   

17.
国际化语境中公民教育的愿景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化语境是理解公民教育的新视角。文章在探讨国际化语境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化语境中公民教育的愿景,指出国际化语境中的公民教育是一种多元身份、共同伦理、多元文化和造就世界公民的教育,进而透视了国际化语境中公民教育实施的各种策略。  相似文献   

18.
国际化语境是我们理解公民教育的新视角。在探讨国际化语境涵义的基础上分析国际化语境中的公民教育的愿景。国际化语境中的公民教育是一种多元身份、共同伦理、多元文化和造就世界公民的教育。透视国际化语境中公民教育实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己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调。本文从人的现代化视角阐释公民意识与和谐社会的互动关系并提出培育公民意识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路径,认为公民意识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和谐社会构建是公民意识培育的现实阶梯,二者是一个双向推进的过程;培育公民意识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力加强公民教育和努力培育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20.
古代罗马的社会救助伦理经历了从传统的"公民友爱"到基督教的"兄弟之爱"的发展。在传统伦理下,人生目的在追求幸福,幸福、美德与善是不可分的。善行意在实现美德,体现的是友爱,遵循对等、互惠、正义的原则。它以城邦及其土地占有制度为基础,以公民为对象。随着这些基础的消失,这种伦理观念及其所依附的善行代救济的救助机制也逐渐被抛弃;在基督教的伦理中,人生目的在永生的救赎,信仰与爱不可分割。善行体现的是对神的信仰和爱,以救济贫困为目的。它以所有人为对象,展示的是兄弟之爱,其社会基础是帝国体制。基督教扩充了爱,把信仰、爱与美德统一起来,发展了传统的救助伦理。这种伦理及其所依附的救助体制超越了狭隘的城邦意识,顺应了罗马帝国发展的需要,最终成为主导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