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创意产业一直是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通过对当代文化创意产业观念与文化政策发展历史的梳理,结合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例,可以探讨当代文化创意产业以及从"社区总体营造"向"城市品牌营销"的发展趋向。延此脉络,可进一步探讨文化创意产业对现代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科特勒教授的营销3.0相关理论为支撑,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对比分析"传播"与"营销"两大概念的联系,并经过论证指出,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的载体,做好传统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的营销将是推动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一条新路。在此基础上,根据妈祖体育文化传播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从定位、品牌、差异化三个方面对妈祖体育文化创意产业营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嘉应学院学报》2016,(12):45-48
知识经济时代后发城市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遭到削弱,不能完全借鉴发达城市发展模式,发展创意产业对提升其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但后发城市创意产业的规模经营、资金投入、创意产业集群形成、品牌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等方面面临重大挑战,在特色发展、产业集群化、项目规划、政府扶助、文化市场建设等方面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4.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运作模式同一般产业商业模式相比,具有商业模式的依托性、价值网络性、风险性、运作高要求性等特点。营造商业模式发展环境、产品定位与开发、产业品牌营销、市场化产业运营、产业链延伸、产业集群构建等策略乃凤凰古城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有效商业模式。凤凰古城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商业模式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其他民族地区营造商业模式发展的外部环境、立足民族文化创意挖掘商业模式价值源泉、不断创新产业价值实现模式、实现商业模式价值延伸和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城市品牌营销是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关键途径,可以增强城市的产业活力和经济活力,能够使城市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紧抓时代的脉搏,焕发城市在经济、文化、产业发展层面上的生机.然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城市品牌营销却面临着诸多的发展问题,严重影响城市品牌建设的质量与效率.结合城市品牌营销的概念及特征,探析城市品牌营销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6.
城市品牌是城市个性、城市资源和城市发展的综合体现。城市品牌营销战略是整合城市资源、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前提。目前,泉州在经济、港口、旅游、历史文化等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城市化发展动力不足、城市品牌影响力不够。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发展乃大势所趋,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必须树立泉州城市品牌,全力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工贸港口城市"。本文将品牌营销理念引入城市竞争之中,以期探索出一条提升泉州城市竞争力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正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的战略产业,正成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产业的发展推动营销模式的改变,营销模式的改变反过来促进产业的发展壮大.如何革除现有营销模式弊端,建立与文化创意产业特点相适应的营销模式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迫切问题.本文阐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分析了当前文化创意产业营销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与文化创意产业特点相适应的新型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8.
文章提出京杭运河苏北段沿岸城市淮安、扬州开展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战略,认为可以依托运河文化主题强化文化、旅游合作以及创意产业融合,开展产权共享、影视演艺、创意设计等多层次合作,构建"大文化、大旅游、大产业"业态和多样性文化旅游区,这对于传播运河沿岸城市的文化形象、合作打造运河文化品牌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云南世居少数民族哈尼族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祖辈世代聚居地区目前还处于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初级阶段,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这一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形态。文章以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共同基石"文化旅游形象"为突破口,对哈尼族地区"文化旅游形象"产生的根基——各种类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初步梳理,提出哈尼族地区"文化旅游形象"概念在对推进哈尼族整体文化旅游品牌的形成,促进哈尼族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所应具有的关键作用,以期对后续研究起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10.
炎帝陵景区在发展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中,通过采取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的价值实现模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品牌塑造模式、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文化旅游产业运营模式、创意产业链的价值延伸模式等基本的商业模式实现了旅游经济的增值效益,并促进了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但是也面临着缺乏持续创新的能力、对炎帝文化挖掘力度不够、炎帝典礼不规范和缺乏对外联合营销的意识等诸多问题。面对这些困境,应该大力培养或吸纳创意人才,转变思路,在对内深挖区域内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创意产业链的同时,实现跨区域的旅游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1.
近十多年来,伴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产业特征逐渐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的标准化作为一种超越产品、品牌竞争的高层次竞争手段,在其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标准化工作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远远满足不了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去面对,以使标准化工作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发挥新的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不断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我国各省重点发展产业。然而,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下,如何提高安徽地域品牌知名度,实现品牌国际化成为当前急需面对的问题。文章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上,探索安徽地域品牌发展战略意义,并针对安徽创意产业的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文化创意产业与地域品牌创新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发展安徽地域品牌创新的对策,为地域品牌创新发展之路提供可靠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是评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据。文章在梳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概念、特征,构建了包括城市经济环境、城市文化环境、城市社会环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文化创意产业创新能力和文化创意产业影响力等6个子系统在内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精选34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模型,测算了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6个子系统及34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3个城市中,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最强,杭州第二,南京第三,这与目前业内对3个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总体评价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深,区域和城市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各国和地区都在谋求经济转型升级,文化作为资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此衍生出的文化创意产业,可提升城市的文化创意水平与文化氛围,孕育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5.
吴瑕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10):113-117,127
在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以文化和知识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地勃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文化创意产业依托创意的原创性、渗透性与辐射力推动了经济发展的转变,这对于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文化创意产业园集聚区的相关研究成果已很多,本文的重点是用已有的研究成果考量成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界定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含义,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绩效,并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分析研究的梳理总结发现,知识溢出、创意阶层、基础环境和营销能力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形成的关键动因.  相似文献   

17.
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实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创意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发展相对滞后,存在着产业层次水平低,结构不够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其产业集群刚刚起步。结合目前张家口市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现状,就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政府政策支持,吸引创意人才集群,塑造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品牌等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对福州市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关联度分析,得出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GDP的关联性较为显著,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能够优化福州市的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福州如何通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来推动城市优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亚洲区域创意城市文献的梳理,分析了区域国家创意城市发展的背景及方式,对其进行横向比较。结合创意城市理论,从国家战略、城市发展层面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进行系统的提炼与整合,旨在为大力发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构建创意城市提供参考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已经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集聚区所产生的效应逐渐成为反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态势的一个重要指标。选取杭州作为探究对象,对该地区文创产业集聚的实际情况展开剖析。应用CES模型对杭州市近10年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产生的效应影响进行测度,研究表明: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显著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进而对检验结果分析,发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与集聚效应呈正相关关系,集聚程度越高,越能够带动地区经济的增长。最后,总结"杭州模式"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并据此提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