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较为全面、系统地为纪实性电视剧的艺术特征作了界定与描述.并对记录与虚构的同根关系、纪录片和纪实性电视剧不同的美学追求,以及纪实性电视剧的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等问题作了个性化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纪录片以表现真人真事为特点,我们称这一特点为纪实性。1895年,当卢米埃尔兄弟在他们最初的作品中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广场和杂沓纷乱的火车站和行进的火车魔术般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时,纪实性在纪录片中的地位就被确定了下来。时至今日,纪录片已经具有新闻性、文献性、艺术性、知识性和欣赏性。但是纪实性依然是其根本属性,它是纪录片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在这里,艺术不在于虚构,而在于发现,”  相似文献   

3.
电视专题片又叫电视纪录片或电视艺术纪录片,它是一种很能体现电视特点的节目。是当今荧屏中的主要节目形态之一。对于什么是专题片,目前的看法并不十分统一,但可以认为专题片有三个基本特点:纪实性、参与性和艺术性。纪实性是指节目内容应是真人、真事,不可虚构、杜撰;参与性就是在叙说真人、真事的同时,还常表现出作者的感受和思考,或者直接表现出作者对有关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艺术性则是为了节目的纪实性、参与性,常常使用多种电视艺术手法,从而体现专题片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4.
魏珑 《现代传播》2005,(4):120-122
纪录片之于现实社会和历史从来都有两条“线”:非虚构的“底线”和真实再现的“渐近线”。换而言之:纪实并不等同于真实,真实是一种风格化的影像和思维品格,非虚构才是纪录片的基本创作原则。“纪录片是直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图像和音响素材,通过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法,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这一事物认识的纪实性电视节目。”①“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否能够“真实”表现客观事物?这是值得商榷的。本文所说的“真实再现”并不是泛指纪录片与记录对象的关系,而是特指在纪录片和新闻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叙事方法和策略:事件发生时,没有…  相似文献   

5.
电视纪录片是直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图像和音响素材,通过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段,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这一事物观感的纪实性电视节目。从近年来获得大奖的纪录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创作手法的纪实性走向。同时,这些纪录片呈现出如下一些共同的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6.
电视纪实作品是一种非虚构的电视作品,它包括纪实性电视专题片和电视纪录片两大类别。纪实性电视专题片最大特色是在拍摄之前就有明确的思想和主题(即所谓的  相似文献   

7.
电视节目有各种表现形式和不同的特点、作为在纪实性电视节目中占有特殊地位的电视纪录片,充分运用时空运动造型,展示的是纪实艺术的美学特征;作为用于表现戏剧化情节变换、悬念展现的电视剧等类节目,则是用虚构的方法,去表现思想,展现美感,展示的是创造艺术的美学特征。电视艺术毕竟是一门综合艺术。创造艺术和纪实艺术虽在电视节目的创作中各有其自身的特征,但同时也有着电视艺术创作的共同基础。我们在讨论创造艺术与纪实艺术这两种艺术形式的时候,必须站在宏观的高度去认识,而不能孤立地去理解。通过讨论,弄清楚这两种艺术的…  相似文献   

8.
1993年出版的《中国应用电视学》一书中对纪录片是这样定义的:“纪录片是直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图像和音响素材,通过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法,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这一事物认识的纪实性电视节目。”“纪录片直接拍摄真人真事,不允许虚构事件,它的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即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用挑、等、抢的拍摄手法,纪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和真人真事。”  相似文献   

9.
张若星 《新闻前哨》2010,(10):101-102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制作的特点1.跟踪拍摄是纪实性电视专题片创作的必由之路。纪实性电视专题片是以真人、真事、真情、真景为表现对象,不经过虚构加工,直接反映现实生活,以无可争辩和令人信服的真实性感染、激励、启迪观众。  相似文献   

10.
许一婷 《东南传播》2011,(12):156-158
电视散文是20世纪90年代在电视界兴起的一种新兴的电视艺术形式。电视散文是文学散文的电视化,也是被电视化的文学散文。它的出现是电视艺术与文学艺术的一次绝妙的结合,是电视艺术对文学艺术的阐释和再创造。在文学散文的创作中,意境的营造是成功的关键,电视散文也不例外。追求美的意境是电视散文创作的出发点和衡量电视散文成功与否的重...  相似文献   

11.
余丽蓉 《新闻界》2007,(1):54-55
一、问题的提出新闻图像是对真人、真事、真景的记录和再现。由于和文字新闻报道和广播新闻报道相比,图像新闻更加直观、具体和形象,有着强烈的纪实性,因此,在传播的真实性问题上有其特别之处,把握起来也更讲究艺术。然而,排除了虚构、摆拍、技术处理等明显的失实之外,通过写真的新闻图像进入读者、观众视野中的这个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吗?  相似文献   

12.
纪实性文艺作品,在文学、电影等创作领域中均占有一定位置,而在电视剧这一新的、现代的、十分大众化的艺术品种兴起之后,由于电视所特有的与日常生活的亲近性,纪实性作品尤其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优势。即以新时期  相似文献   

13.
纪录片作为一种电视艺术表现形式,是对于虚构故事形式的一种反对。因为虚构的故事片往往有不真实的东西、创作者理想化的东西。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就难免造成失真。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就成为纪录片编导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也成了纪录片创作的永恒主旨。那么,视真实为生命之根的纪录片应该不应该向故事元素学习点什么呢?齐白石先生说过:“艺术就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是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更是一个很深刻的艺术命题。多年来,故事片作为一种虚构的艺术,由于创作者在虚构这个层面上耗费的笔墨太多、着眼的时间过长,忽略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4.
姚加炎 《视听界》2011,(4):108-109
“非虚构作品”一词是舶来品,从美国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兴起的非虚构小说、新闻报道和历史小说等新的写作类型发端,后来被广泛运用于文史哲领域,特别是纪实性文学、影视剧创作等。2010年度江苏省优秀广播剧清一色的英模题材,以对人物的细腻刻画,给听众深刻的人生思索和美好的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15.
电视纪录片是直接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图像和音响素材,通过非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段,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这一事物观感的纪实性电视节目。 从近年来获得大奖的纪录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创作手法的纪实性走向。同时,这些纪录片呈现出如下一些共同的创作特征。 (一)主体意识的含蓄化 以往的纪录片创作中,“画面+解说”曾是十分流行或典型的表现手法。而当代纪录片的本性却恰恰排斥这一切。声、画不再是为叙事表意而任由创作者支配的调色板,而是属于生活自身。由于生活成为当代纪录片表达的最直接源头,因此,主体意识在创作…  相似文献   

16.
现在我们对纪录片确定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必须以纪录镜头作为素材,真实地反映生活,不能虚构;二是并非消极地摄录生活,而是通过对素材的选择,蒙太奇处理以及配上解说词表达出创作者的观点和情感。这两条原则既适合纪录片,又适合纪实性艺术片。纪实性电视艺术片的特性与一般纪录性有明显的不同,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点:(1)从  相似文献   

17.
李立 《现代传播》2004,(3):52-53
美国著名批评家、史学家海登·怀特认为,历史编撰中最重要的不是内容,而是文本形式。而形式说到底就是语言,因此,历史“是以叙事散文话语为形式的语言结构”。或者可以说,历史首先是一种写作,一种修辞的灵活运用,一种语言结构的叙述构型。①如果按照这样一种思路来考察现有的历史书写文本,我们会看到,不仅有史学的、文学的、艺术的,也有文字的、影像的、实物的,还有考证的、虚构的……总之,人们在运用不同的语言结构、不同的叙事话语书写、建构着历史。但历史毕竟是过去的事实的记载,是对过去的现实的追溯,所以人们总会把其真实性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意义的小说、戏剧相比,散文可以说是体验的艺术。体验是个体生命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切身体悟,是一种身心的投入,是在“体之以身,验之以心”的状态中直觉生命内涵。散文便是这样一种艺术,它以直抒胸臆的文体形式,将作者对生命的体验行之为文。好的散文家,应该是善于体验,并能深入体验的;好的散文,也应该是能表现深层的、具有活力的生命体验的。近读由康启昌、李成汉主编的((19辽宁散文精品赏析》,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现实生存状态被整体地展现出来的震动。辽宁散文作家以他们各自的切身经历,通过体验的“中介”,展现着现代…  相似文献   

19.
科学手段所规定的纪实性、纪实美摄影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兴艺术样式.可以说,它的诞生,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时代的新型艺术(电影、电视等)与科学技术缓慢发展时代的传统艺术的分界线。科学技术对摄影艺术有什么特殊的影响和贡献呢?或者说,科学技术与摄影艺术有什么特殊的密切关系呢?科学技术对摄影艺术的主要影响和贡献在于,使摄影艺术具有了纪实性。  相似文献   

20.
纪录片,顾名思义是以客观纪录为主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最早是由英国电影评论家、纪录片理论创始人约翰·格里尔逊(JohnGrierson)在1926年提出的。纪录片的纪实性不是完全的真实,只是通过艺术的手法展现真实而引发人们思考。而真实性是完全客观记录真实事件过程,表现真实的人和事物,不对其进行任何的艺术加工。以历史题材的影片为例,同是在紫禁城拍摄取景的大型纪录片《故宫》和大型电视连续剧《甄嬛传》的区别就在于整部影片的纪实性和基础素材的真实性。从纪实性和真实性的区别入手,通过阐述摆拍、编排以及数码特效对纪录片的影响,来浅略分析现代电视纪录片的纪实性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