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读《论语·雍也》中的一个片段,感觉此处的孔子和刘亮程似乎在思索同一个问题:"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1)这段记述,除了让我们感受到孔子发自内心的悲悯情怀,还有他面对人生无常而生发的感慨。"斯疾"之重,来势汹汹,像一阵寒风扫过,顿使病入膏肓;"命矣夫"是孔子无奈的喟叹,又何尝不是对人类悲苦遭际的叩问?"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这样的话由刘亮程来说便是:寒风吹彻。寒风吹彻,  相似文献   

2.
反复趣话     
《辞海》对于反复的解释有层意思是:修辞学上辞格一。用同一的语句,反复申说以表现强烈情思的修辞手法。如《论语&;#183;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相似文献   

3.
反复趣话     
《辞海》对于反复的解释有层意思是:修辞学上辞格一。用同一的语句,反复申说以表现强烈情思的修辞手法。如《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鲁迅先生在《秋夜》开篇说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里“枣树”的重复出现追求了一种情绪和韵致美,提高了作品的审美内涵。试想,若写成“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这种句子,便失去原文的韵味,落了俗套。我们从这个例句中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反复辞格在文章中的作用与意义。反复又叫复沓、复迭,是相同词语或句子的重复…  相似文献   

4.
李凯 《中国教师》2011,(8):53-54
<正>《论语·八佾》载,林放问孔子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鼓励学生发问,就是鼓励学生把学与思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思想与老师的思想碰撞。学生不发问,怎能体现出师生交流的过程呢?  相似文献   

5.
陈军 《上海教育》2011,(10):46-48
《论语》各章,均是对话或自言。对话有问答,自言也有问答,各臻其妙,各具其境。孔子本人在问问答答之中对某些"问"也有所评论,如"大哉问"等。大者,境界高也。为什么说这样的"问"境界就相当的高呢?这是很值得研究的。《论语》记录了弟子问孔子的问题一百多个。对于弟子之问,孔子有其要求:一是善于发问;二是不耻下问;三是问一得三。  相似文献   

6.
《史记》效《春秋》而作,这是司马谈定下的义例。《太史公自序》云:“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相似文献   

7.
《论语》“子在齐闻韶”这段话今人皆作孔子赞美《韶》乐之论,此说盖源于朱熹的《四书集注》。其实,这全违背了特定的历史背景和语境,对此自齐梁至宋代已有不少学者持有异议。根据孔子的礼乐观,本文作者认为“子在齐闻韶”不是孔子美《韶》乐而“不知肉味”。恰恰相反是闻《韶》而感伤齐政,食不甘味也。  相似文献   

8.
《论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的纪昀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载:“《论语》、《孟子》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析非汉儒所及。”   其中提到的《论语》直接继承了《诗经》的语言,更是句句凝练、言简意赅。   就以“子张问‘达’”为例。   开篇以一问句直入主题:“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 ?”而孔子也用了简单的几个词“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闻。”将儒家所推崇的“礼”说出来了。孔子并没有裸露地道一个“礼”字,只是将这个抽象的东西,用通俗的生活语言表达出来,十分符合一个师长对其学生的语言特点。试想,若孔子张口就…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问说》一文有这样的话:“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注释如下:“《史记·淮阴侯列传》:‘狂夫之言,圣人择焉。’圣人,或指孔子。”接下来,注释又引《论语·微子》介绍这一典故,兹录如下:“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  相似文献   

10.
近读《论语》,又有所获,聊记数则于下: 一、“父母唯其疾之忧”语出《为政》篇,是孟武伯问孝于孔子,孔子回答他的话。这句话看来很简单,但历来的解释都不能令人满意,原因在于对“疾”字的理解不够恰当。对于“疾”,历来都以疾病为训,这样“其疾”便成了问题。这是指谁?是父母?是儿子?这两种解释都有,而且也都说出了道理。如以“其”是儿子的人说,“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常以为  相似文献   

11.
《论语》各篇虽看似散乱,实则各具集中篇旨。《为政》篇的主旨在于为政,集中论述了孔子的政治思想。第一、二章点明为政之主旨,即是通过无邪之心施政,而达于无为的为政境界。第三章,指出孔子政治观之依归在于礼。第四章,回顾自己学于礼、立于礼、行于礼、教于礼,最后达于无礼之处而有礼的儒家无为境界之经历。其余诸章,分论孔子政治观之孝治根本以及为政中的君臣之道。  相似文献   

12.
《侍坐章》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侍坐章》是一篇从古以来被人重视的语录体散文 ,至今仍被选录为大中学语文教材。文中孔子为什么要哂由、与点 ?关于哂由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曾说过“夫子盖许其能 ,特哂其不逊”。朱熹的话对后世影响颇大 ,但他的话究竟有无根据 ?关于与点 ,古往今来 ,尤其言人人殊 ,其中不乏穿凿附会和刻意拔高之说。此外 ,对文中“哂”“浴”“风”等字的词义注释 ,也一直众说纷纭 ,难明真谛。弄清这些问题 ,对语文教学 ,对孔子研究 ,都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论语·为政》篇中的“父母唯其疾之忧”一句的训释自汉以来一直存在分歧,出现了两种绝然相反的观点:一说认为“其”字指代父母,此句应训为“儿女只担忧父母之疾”;一说认为“其”字指代儿女,此句应训为“父母只担忧儿女之疾”。前一说不符合先秦古文的语法规则,亦不符合孔子的孝道思想,而后一说才是此段话的本义。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和"的思想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思想.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这里的"和",一义为"适合",但亦可作"和谐"解.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礼"与"和",是互相作用的."礼"的作用,是"和",而"和"也是维系"礼"的重要手段.儒家的思想不仅是道德的哲学、生活的哲学,还是政治哲学."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即儒家学者理想中的社会至少是一个和谐、团结、和平的社会.子贡评价孔子说:"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论语·子张>)这里的"动之斯和",就是能让公众团结一致、同心协力.  相似文献   

15.
《论语》各篇虽看似散乱,实则各具集中篇旨。《为政》篇的主旨在于“为政”,集中论述了孔子的政治思想。第一、二章点明为政之主旨,即是通过“无邪”之心施政,而达于“无为”的为政境界。第三章,指出孔子政治观之依归在于“礼”。第四章,回顾自己学于礼、立于礼、行于礼、教于礼,最后达于无“礼”之处而有“礼”的儒家“无为”境界之经历。其余诸章,分论孔子政治观之孝治根本以及为政中的君臣之道。  相似文献   

16.
“学而优则仕”是《论语》中的名句,一般引述为孔子的言论,理解为“学习优秀的才可以做官”。其实这话不是孔子说的,释义也不是《论语》的本义,而是后人演绎而成的劝学格言。“学而”语见《论语低十“子张第十九”。朱熹集注本题往日。“此篇皆记弟子之言,而于夏为多—…·盖孔门自颜子以下,颖悟莫若子贡,自曾子以下笃实无若子夏,故特记之详焉。”原文为:“子夏回: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朱熹注文说:“优,有余力也;付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有以尽其事,而后可及其余。然仕而学.则所以资其仕者益深;学而仕,则…  相似文献   

17.
《论语》中有三个十分重要的概念,首先是"仁","仁"是《论语》一书的核心思想,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一生都在实践着"仁",并且提出了实现"仁"的两种方式,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次是"礼","礼"是《论语》一书中仅次于"仁"的重要概念,"礼"是"仁"的表现形式,而"仁"是"礼"的思想内容。再次是"中庸",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就是说,"中庸"是一种"至德",一般人是无法企及的;而"子见南子"正是"中庸之德"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8.
《论语·子罕》篇里有这样一段话: “子曰:吾有知乎能?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端而竭焉。” 对于这段话,旧注只是说到孔子的如何谦逊,对于鄙夫如何的穷尽心力;而至于如何解决鄙夫的问题,则涉及甚少,只是说“终盟本末,上下精粗,无所不尽”而已。 至清焦循,对于这段话作了一番疏证。他在《论语补疏》中说: “此两端,即《中庸》舜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之两端也。鄙夫来问,必有所疑。  相似文献   

19.
夫子《论语》中孔子的弟子尊称孔子为夫子,后逐渐成为对老师的专称。《北史·斛斯徵传》:"宣帝时为鲁公,与诸皇子等咸服青衿,行束脩之礼,受业于徵。仍并呼徵为夫子,儒者荣之。" 先生《礼记·玉藻》:"(童子)无事,则立主人之北南面,见先生,从人而入。"孔颖  相似文献   

20.
“束修”二字,自皇侃疏:“束脩,十束脯也。”朱熹注:“脩,脯也。十艇为柬。”后之学者皆以“束脩”为弟子初次拜见老师的见面礼。今传本孔安国注:“言人能奉礼,自行柬修以上,则皆教诲之。”并未明言此“束脩”即是“束脯”。《尚书·秦誓》孔颖达疏:“孔注《论语》,以‘束修’为‘束带脩饰’,此亦当然。”《后汉书·吴佑传》:李贤注:“束脩,谓束带修饰。郑玄注《论语》曰:‘谓年十五已上也。”’是孔安国、郑玄谓自十五岁“束带修饰”之童子以上者,孔子“未尝不诲也”。孔子设教授徒,“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亦即《礼记·大学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必待大学之人,故孔子授徒,似不当以“束修”即“十艇脯”为“诲之”的条件,而当以是否具备大学学习资格为“诲之”的条件。故本章“束修”之说,当以孔颖达引孔安国《论语》注及李贤等引郑玄《论语》注义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