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教育与职业》2006,(10):18-19
洪可柱代表: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应惠及更多普通百姓。长期以来,我国高招按照省份分配名额、划线录取,而录取名额的分配很不公平,中西部等地区“僧多粥少”,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升学竞争异常激烈。很多重点大学把相当数量的招生名额留给了所在地省份,没有重点大学的省份分到的名额很有限。这违背了公平原则,长此以往,会使国家重点大学“地方化”高招中的不公平势必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催生很多不正常的现象,比如说“高考移民潮”。  相似文献   

2.
“两会”期间,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宣布:今年起中国政法大学将按各省人口比例分配招生指标。原以为,在最“经典”的教育不公——名牌高校招生指标地域分配不公已闹得民怨沸腾的情况下,徐校长的这一宣示,中国政法大学这一试图从招生名额分配环节还教育以公平的初步尝试,不仅应该得到民众喝彩,还应该有众高校见贤思齐才对。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高考地区不公现象,提出了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高校招生名额分配模型,即以各地区考生占全国比例为基础,用"基础教育水平系数"政策扶持系数"和"地方倾斜系数"进行微调来测算国办高校在不同地区的招生名额.根据不同级别的高校,提出了三种典型的名额测算办法,即绝对公平原则下的名额配置模型、效率优先原则下的名额配置模型和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下的名额配置模型.国地合办高校可依据其办学经费来源将其名额资源分为两部分:全国公共资源部分和地区公共资源部分,其中全国公共资源部分可直接借用上述模型,地区公共资源部分可由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协商确定其在不同地区的招生计划.既体现了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也可为不同类别、不同级别院校招生名额分配提供具体参考.  相似文献   

4.
教育优势资源的再分配应实现实质公平。市场优胜劣汰的资源配置方式将寒门学子放在社会最不利的位置上。政府对优势教育资源的分配,应坚持对处于最不利地位上的人最有利的差别对待的原则,以实现对寒门的正义,达到教育机会的实质公平。自主招生对寒门学子不应设置门槛,寒门学子在自主招生中应至少占一定比例的名额,对寒门学子参加自主招生的差旅费应由组织自主招生的高校自行负担。  相似文献   

5.
中等师范学校要面向农村小学,更好适应农村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重要的是必须了解农村小学,熟悉农村小学,认真研究和掌握农村小学教育规律,并且对中师的现状作出进一步的改革。 (一)改革招生和毕业分配制度,体现“向农性”。为了建立一支稳定、合格的教师队伍,中师的招生和分配工作应强调贯彻小学教师地方化的原则,逐步解决农村、山区、边远地区缺少小学教师的问题。在分配招生指标时,适当增加这些地区的名额,从实际出发适当降低的录取分数线这种做法,对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不利。定向招生是要打开人才通向农村的路子,把招生与几年后的毕业分配紧密联系起来,而不是为了照顾落后地区,降低质量。为了保证中师招生时收到较优秀的生源,  相似文献   

6.
李兵 《考试研究》2012,(2):12-19
自主招生向农村考生倾斜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是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突破之举。然而,自主招生向农村考生倾斜必须以有效确认考生的农村户籍为前提,避免少数“非转农”考生占用农村考生的录取候选人名额。教育部和试点高校还应共同资助农村考生,以免除他们应试的后顾之忧。试点高校必须调整面试的方式与内容,使自主招生能全面考查农村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前,所有部属高校在普通本科招生时一直都是依据行政区域来事先分配录取指标的,而且分配给学校所在地的招生指标均大大超过了其他地区的招生指标。这种"部属高校地方化"的主要成因在于教育部和高校的招生权力之间法治化程度不够。要改变"部属高校地方化"现状,须在法治化理论指导下,重新配置教育部和高校的招生权力。  相似文献   

8.
利用全国39个省市自治区985高校的分地区招生名额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得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和本地区985高校数对教育资源的分配有决定性影响。研究建议在现有教育政策的改革背景下,需要考虑到各地区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重新分配招生名额,从教育的供给和需求入手,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引导考生考取非重点高校,同时出台法律法规促进就业公平,最终使整个社会的教育形成良性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运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985”高校在各省区招生情况可以发现,尽管“985”高校总体上在各省区招生比例的分配较为公平,但是具体到各“985”高校却很不公平。主要原因是“985”高校招生属地化倾向严重,在本省区招生比例太大。此外,某些省区间交换招生计划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是国家(区别于地方)的责任。包括根据国家分税制制度安排的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均负有发展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中央政府应当确保按照国家义务教育办学的基本标准最终补足经费。政府应当对“择校费”加大统筹力度.统筹部分用于改善区域内的薄弱学校和资助贫困学生,实现教育在更高质量基础上的公平。素质教育不是要简单地取消考试.它更加重视考试和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在教育内部,要改革招生考试制度,重点高中可把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学校;可选择若干所高等学校进行自主招生试验。  相似文献   

11.
开放式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角色意识缺位、教师沟通技能不足、幼儿园自身职能局限等诸多因素制约着幼儿园实施开放式教育的效果。构建以幼儿园为主导、儿童生活圈为外延、以社区资源为基础的教育社区,提高家园沟通技巧,建设家长团队是改善开放式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浅谈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敏 《培训与研究》2005,22(4):91-92
本文从目前高校大学新生所表现出来的几种不适应情况,引发对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吴电 《丽水学院学报》2004,26(1):114-115,128
在大力开发图书馆信息功能的同时,如何重新定位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这是值得探讨的一个新课题。图书馆承担社会教育的职能,是图书馆的天职。也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现代化图书馆在教育内容、方式、机制、形式等方面都应有所深化和创新,以增强社会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艺术整合活动是一种符合幼儿认知规律的教学组织形式.幼儿园艺术活动可以在主题目标上寻找整合切入点,重视音乐与美术之间的联系;在活动开展中确定整合手段,形成整合模式,并在环境创设中发现整合的创新点,如可以在音乐活动中融合绘画,在美术活动中融合表演等.  相似文献   

15.
日本侵华时期对中国沦陷区实施殖民统治,奴化教育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为了深入地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日伪制定了相关的教育目标,并以此为核心在实施过程中从学校和社会两个方面加强控制,妄图彻底“改造”青少年的思想。对此,我们应严肃地加以清理。  相似文献   

16.
兼顾平等与质量是当今世界中等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二战后英国政府通过实行中等教育的综合制改组,完善后期中等教育结构,设立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补充考试,实施全国统一课程,鼓励学校的多样化与专门化,推行“教育行动区”计划以及进行“公学革命”等,极大地推动了英国中等教育的民主化进程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探索人教育与科学教育间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回顾人教育与科学教育在中西方的变迁特别是近代以来在高等教育中的变迁,描述了西方高校人教育的复归潮流,对中国高校人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近代商业教育萌生于新学兴起、商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除大学堂设有商学科、普教系统加开商学课程外,归属于实业教育系统的商业学堂是开展商业教育的主要实体。较之以往的学徒制教育,近代商业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更为系统、学理更为深奥,教育目标更注重务实达用。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初,爱的教育就作为一种新型而有效的教育形式开始在学校里推行。爱的教育在我国全社会推行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社区的共同努力,因为,教育是全人类共同的活动,它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是全人类都应承担的义务。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certain contextual factors explain levels of education attainment and participation amongst youths in 30 European countries, whilst also exploring the scope for action of education policy when dealing with these issues. Through simple OLS regressions, we first evaluate the impact of a group of contextual indicators on the percentage of the population aged 20 to 24 having completed at least upper secondary education (education attainment) and the number of students aged 18 as a percentage of the corresponding age population (education participation). Secondly, through multivariate OLS analysis, we identify the net impact of some of these factors on the levels of education participation of 18-year-olds. The results show the significance of three factors: low-skilled occupation, the structure of public spending on educa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grammes in secondary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