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在初学立体几何时,首先学习到的是平面性质的三个公理及其推论.通过教学发现,多数学生感觉到这三个公理很简单,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去应用,因而造成对基础知识理解不透,学习受阻.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对这三个公理的理解、应用等方面加以说明,以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平面的基本性质是立体几何的基础.《数学教学大纲》要求: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掌握”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会用它去解决一些问题.运用平面的基本性质中的三个公理及推论,可解决共面、共点、共线三类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吉众 《中学理科》2007,(9):11-12
立体几何知识是建立在四个公理的体系之上的,而现有的教材对公理化体系安排略显零乱.因此,应先整理归纳,把空间线面位置关系一体化,理解和掌握线线、线面、面面平行和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形成熟练的转化推理能力.归纳总结,理线串点,可分为五大块:①平面的基本性质(三个公理和三个推论);②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与垂直;③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初学立体几何时,首先学习的是平面性质的3个公理及其推论.通过教学发现,多数学生感觉到这3个公理很简单,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去应用,因而造成对基础知识理解不透,学习受阻.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对这3个公理的理解、应用等方面加以说明,以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平面公理及其推论是立体几何中的最主要最基础的理论支撑,它可以确定一个平面,可以证明2个平面重合,可以证明点共线、线共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学习立体几何的入门篇"三个公理及三个推论"的时候,我们会在一些练习中遇到关于证明"点共线"的问题.往往我们在处理这样的问题时,总是依据这样的方式去思考:将线看作  相似文献   

7.
现行立体几何教材“平面的基本性质”一节,各公理及推论大都得到了充分展开和应用,体现了各自的价值.唯独公理2似乎“无所事事”,这就在客观上将公理2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了.如果教师仅停留在教材表面,而忽视对它的教学,只把其内容机械地“灌”给学生之后就万事大...  相似文献   

8.
在立体几何学习中我们不仅要掌握好相关的公理、定理、概念、公式等,同时也要熟悉并掌握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一些解题方法.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9.
在平面几何中经常遇到一类求线段长之和的最小值问题,解决的办法是把折线问题转化成直线问题,利用平面内两点间直线段最短的公理,从而求出各线段长之和的最小值,在立体几何中,也有这样一类求线段之和的最小值问题,解决办法首先是将空间问题转化成平面问题.进而将折线问题转化成直线问题,最后利用公理来解决。  相似文献   

10.
立体几何     
《数学教学通讯》2006,(6):1-31,I0001-I0020
1.立体几何问题有两大类,一是空间位置关系的论证,解决这类问题应熟练掌握公理、定理、定义,位置关系的论证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利用转化的思想;二是空间量,即空间角、空间距离、面积、体积的计算.  相似文献   

11.
立体几何是研究空间图形的性质、画法、计算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而这一切都是从研究空间最基的知识之一——平面的基本性质开始的。1平面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概述 平面和直线一样,是只能描述而不能加以定义的最原始的概念,它是从客观物体的表面,如桌面、镜面等抽象得到的,只有通过构成平面的实体以及平面的性质才能对平面的概念有清晰的认识.平面的性质主要指教材中的三个公理及其推论。 公理1是直线与平面关系的基础,它给出了直线在平面内的定义,因而是判断直线在平面内的依据,它利用直线的“直”刻画了平面的“平”,利用直线的无…  相似文献   

12.
在立体几何学习的开始阶段,对于一些用公理、定理从正面论证比较困难的立体几何问题,常用反证法.反证法的基本步骤是: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由这个假设,再利用某些正确的命题,经过推理导出矛盾的结论.这个矛盾可以与已知条件或其它真命题矛盾,也可以与假设矛盾,还可以相互矛盾.由此断定“假设命题不成立”是错误的,从而肯定命题成立.下面举例说明适合用反证法的一些典型题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目前高考对立体几何的考查仍然注重于空间观点的建立和空间想像能力的培养.题目起点低,步步加深,给不同层次的考生有发挥能力的余地.在复习过程中,应在抓好基本概念、定理、公理以及表达语言的基础上,以总结空间线面关系在几何体中的确定方法人手,突出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指导作用,并积极探寻解答各类立体几何问题的有效的策略.具体而言,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应该从4个方面实施突破:  相似文献   

14.
黄维  刁含祥 《考试周刊》2011,(81):61-62
立体几何是以概念、公理、定理为基础,在起始学习中,要注意三方面问题: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基础知识及一般思路、方法;注意总结思路、规律。这样立体几何的学习将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5.
“平面的基本性质”是高中立体几何的入门课,结合一堂教学观摩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从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引入环节的设计、三个公理的教学序列、学生分组探究活动的组织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相似文献   

16.
<正>高中立体几何公理教学,由于其抽象性,历来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难点.本文在概述高中立体几何公理教学困境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立体几何公理教学的策略.一、当前高中立体几何公理教学困境在高中教育阶段,立体几何这一科目,相对而言具有一定重要性,其直接影响着数学成绩,甚至有不少学生发出"得几何者,得数学"的感慨,由此足见立体几何对高中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性.据现有研究,立体几何教学,较大的难点  相似文献   

17.
1考查要求 立体几何中的折叠、展开与动点问题着眼于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考查,立体几何中有许多形式各异的折叠问题.一个平面图形经折叠后成为一个空间图形,此时图形的结构发生了突变,从二维的平面图形一跃成为三维的空间图形.而以立体几何为载体的轨迹问题能将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巧妙地结合起来,常常涉及函数、数形结合、建模、化归等数学思想与方法,立意新颖,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教师在教学中可集中讲解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基础公理 1.平面的基本性质中师自学考试辅导 2。确定平面的条件。公理3及它的三个推论是确定平面的条件,也是点、线井两的条件,为把空间图形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询题来解决,提供了理论基础。 3.公理4说明了空间的平行直线具有传递性,是研究异面直  相似文献   

19.
一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本作图,是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重要的一环: 初学立体几何,学生由于没有树立起空间概念,教学上除了加强直观教学外,严格要求学生掌握作图和识图的原理和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部编高中课本第二册上系统地介绍了直观图和展开图的作法,这是很好的,但是我认为三年改制班,还应系统地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八个基本作图: 1.作平面。(根据部编高中课本第二册第3、4页上的公理3及其三个推论可作)。 2.已知直线与平面平行,过已知平面上一点,可以作而且只可以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相似文献   

20.
同学们学习立体几何时,往往对课本中的一些公理重视不够.其实公理是我们证明时的工具,首先要对它们进行深刻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对它们进行更好的应用.以公理2为例,它是一个很重要的公理,尤其是在解决点点共线、线线共点等问题时会经常用到.现举例说明,以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