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周刊》(以下简称《新》)与《三联生活周刊》(以下简称《生活》)是目前中国期刊行业的两个名牌产品,两刊以其鲜明的风格,多样的内容使人爱不释手,过目难忘,它们之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同属综合类期刊,同属半月刊,价格定位与读者定位也相类似。正是基于这些相同和相似之处,我们对比这两本期刊,使得大家对两刊有一个更深入、更理性化的认识,无论对于普通读者还是出版业内人士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曲亚洲 《出版广角》2013,(21):58-59
各个幼儿期刊的风格或特色可能会有很大不同,但每本杂志的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应该是一致的:即源自对儿童真诚的爱。在数字化的冲击之下,原本就竞争激烈的幼儿期刊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打造核心竞争力是幼儿期刊摆脱内容同质化困境、脱颖而出的有效举措和必然选择。处于同类期刊领军者地位、以品质取胜的《东方娃娃》赢得了幼儿、家长衷心喜爱,也得到众多儿童领域专家和学者的高度赞誉。这源自以尊重儿童为中心的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其中共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文汇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四季青作家丛书》 ,一套4本 ,分别选入了顾行伟、朱大建、曾元沧、钱汉东近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和报告文学作品。这套丛书的作者 ,均长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 ,是上海作家协会的会员。他们以新闻记者敏锐的目光 ,写下了许多反映新时期、新形势、新生活的报告文学与散文随笔。顾行伟的《晚秋偶赋》一书 ,由“晚秋偶赋”、“域外拾遗”、“朝露化珠”、“艺苑语丝”章节组成。细细品读 ,让人感到其作品雅淡冲和 ,颇有意境。作者突破了人和事的表象 ,探求着崇高的人性情感。他生在晚秋 ,实实在在看到过秋的繁华 ,无时无刻不…  相似文献   

4.
封面是一本期刊最重要的一页。党刊也是刊,其封面能够形象地体现党刊的编辑出版质量和风格特色。本文结合甘肃《党的建设》杂志的封面设计,论述了期刊封面设计要素、特点,进而说明封面设计可以从整体上提升一本杂志的品位。  相似文献   

5.
选编和选编本的出现是一种历史必然。这种必然性导源于典籍文献的增多和阅读者时间精力的相对有限之间的矛盾。如果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更长的时间跨度来翻检选编的历史,将会发现选编是与文化保存传播以及社会发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一、选编的历史与模型概述选编,是指将单篇文献有选择地加以汇集。选编的历史久远,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的儒家六部经典中四部就是选编本,它们分别是《诗》、《书》、《礼》、《乐》。魏晋南北朝,文献选编兴起并走向成熟,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昭明文选》,《文选》直接以“选”为题来凸显选编的特征。隋唐以降,直…  相似文献   

6.
王芙蓉  赵勇  曹文磊 《编辑学报》2021,33(5):567-570
"特色栏目"是期刊中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单元.扬州大学专业期刊《美食研究》的《饮食文化》栏目坚持办栏30多年,形成自己稳定的风格和特色.总结探讨特色栏目创办背景、办栏实践和建设成效,探讨其充分利用个刊的内容优势,反哺专业建设、服务地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在中外交流过程中以"食"为"媒",起到塑造积极正面国家形象的积极作用.希冀为其他依托民族、传统文化内容资源打造特色栏目的中文期刊提供参考,也为我国期刊内容的特色化传播与期刊国际传播能力提升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7.
从《读者》看文摘类期刊的风格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琴 《传媒观察》2006,(4):24-25
2000年第4期《读》发行量达到605万,名列中国期刊媒体首位、全球综合性期刊排行榜第4名。有人认为,《读》已经成为一种化,影响了一代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然而也不时有声音激烈地反对它:“《读》20年来,老是拿没有创新的旧面孔敷衍读,不正宗不到位的小资情调。”一本没有原创稿的类期刊,缘何引起如此剧烈的反应?从叙事结构与风格变迁的角度来研究,《读》是个典型的个案。  相似文献   

8.
高飞 《文化与传播》2023,(1):22-26+31
法国女作家科莱特以其独具自然风格的散文享誉法国文坛,反男性中心的情感小说更是成为女性主义研究的代表性文本。其晚年作品《花事》是一本由22篇散文汇编而成的文集,文本大都以花的品种为标题,不仅惟妙惟肖地临摹出花与之生活场景,并且以花喻指女性生命,引领女性拥有诗性人生。但诗意浪漫与诗性崇高并非意味着与现实脱离,《花事》一书植根于女性的现实处境,聚焦平凡女性,直击社会现状,并对女性衰老做出前瞻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由新闻出版署办公室编辑、中国ISBN中心出版的《新闻出版工作文件选编》1992年卷、1993年卷、1994年卷已在新闻出版系统内部发行。该套《选编》汇集了1992年、1993年、1994年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印刷、发行、版权、计  相似文献   

10.
王屹洲 《大观周刊》2012,(11):70-70
《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创作的顸峰之作,是贝多芬创作最辉煌阶段的作品,给人以一种辉煌与壮丽的效果。本论文通过对贝多芬生平的介绍和对《悲怆奏鸣曲》作品风格创作风格和演奏风格的分析从而进一步理解了《悲怆奏鸣曲》所反映的深刻内涵,本曲反映出对残酷命运与黑暗势力的反抗和追求美好理想和幸福人生的雄伟诗篇。全曲充满着斗争的力量和热烈追求的激情。  相似文献   

11.
本刊11期刊发了《着眼现实关注问题——当前工人报再就业报道述评》一文后,本期又选编了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工人报既关注社会现实,也注重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欢迎读者朋友来稿加入我们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经书的注本与疏文本来各自单行,至南宋前期始正式汇编刊刻,最早开版的是《周易》、《尚书》、《周礼》三经.南宋中期以降,渐次增刊《毛诗》、《礼记》、《左传》、《论语》、《孟子》等经.这些注疏汇本皆刊于越州(今绍兴)①,均半叶八行,世称“越刊八行本”.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出版问世的二十年间,在学术界引起的反响似一石激起千层浪,各路学者纷纷依此著书立说,而《选编》的价值也在持续高居文献引用率前列的数字中得到了最有力的诠释。本刊特邀党史、国史和经济史学界的3位专家,从不同视角对《选编》的学术价值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家地理》(简称CNG)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一本自然科学类期刊,立足中国本土、讲述山川之美、梳理人文精粹、弘扬科学精神,目前月均发行总量每期超过80万册,在所有参加BPA认证的大陆期刊中名列第一.《中国国家地理》创刊60余年来,一直以"责任"和"创新"为己任,引领科学传媒风气之先,媒体形态从平面杂志发展成全媒体传播,现在业务涵盖三本精品纸刊(《中国国家地理》《博物》《中华遗产》)、网站、移动终端、发行、广告、图书出版、影视制作、文创基地等,已成为一家现代化期刊传媒集团.笔者通过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其发展模式,以期为期刊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实习记者 沈金萍)5月9日上午,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期刊《全球传媒学刊》创刊座谈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此次座谈会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出版社《全球传媒学刊》编辑部联合主办.座谈会由《全球传媒学刊》编委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崔保国主持.清华大学出版社副总编、期刊中心主任、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长颜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及副院长崔保国,分别代表清华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全球传媒学刊》编委会致辞,并在致辞中回顾了《全球传媒学刊》的创刊过程,对学刊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希望.  相似文献   

16.
正这些作品或多或少记录了当下的出版活动,或深或浅折射出当代出版人的精神风貌,然而,它们又是用文学的笔触写成,显得比较真实可感。《岁月如歌》已经是黄健兄的第三本散文随笔集。先前出版的两本是《掠燕湖札记》和《岁月行思》。作者长期在出版行业工作,过去在出版社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新闻与写作》2001年被中国期刊协会列为向“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的赠送期刊,成为全国36家赠刊单位之一。 由中国期刊协会主办的向全国各行各业社会主义双文明先进单位赠建百家期刊阅览室活动,是一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这项活动开拓了一条办刊人与读刊人相互沟通,共同探讨办好刊、读好刊、用好刊的有效途径。《新闻与写作》被列为赠送期刊,是对该刊的一种鞭策和鼓励,《新闻与写作》的同志表示,将以此为动力,把刊物办得更好。《新闻与写作》入选“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欣文  相似文献   

18.
倏忽间,作为一本以发表纯文学作品为主的内部资料(刊形)《阿克苏文艺》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5年来,《阿克苏文艺》从稚嫩走向成熟,从不为人所知到逐步被新疆文友所熟知并认可,这其中包含编辑们的辛勤工作和对纯文学内部资料的准确定位。在文学越来越边缘化、并逐渐成为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9.
在《庄子》传播史上,刘安及其门客编订的五十二篇本《庄子》(含自作三篇"解说")是一个重要节点,早期《庄子》文本均以该本为源文本。但汉代至少尚有一种廿三篇选编本,跟古本并行。传世三十三篇本《庄子》是郭象据古本删订而成的,由于其自身质性以及其他版本的佚失,它几乎成了后世所有版本的源文本。郭象完成了对《庄子》的重新塑型,这是历史的幸事,但显然也是历史的遗憾。  相似文献   

20.
《投资研究》创刊10周年、《中国投资管理》创刊5周年,1992年12月26日在京举行庆祝会。“建行”总行副行长、《中国投资管理》主编周汉荣向来宾介绍了“两刊”的工作情况。“两刊”是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而先后创办的投资类专业期刊。《投资研究》是以投资理论为研究对象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创办于1982年。自创刊至1986年间,该刊作为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机关刊物,主要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