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业安  吴坚 《编辑学报》2018,30(6):632-635
基于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稿件外流、整体学术水平亟待提升的现实背景,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的《民族传统体育学》栏目为例,探讨通过民族特色栏目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策略。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栏目发挥学科、人才优势,依托专家、专题支撑,推进新媒体、多语种出版的办栏策略,为中文科技期刊依托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品牌,通过特色栏目“窗口”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开办交叉学科栏目是期刊创新发展、打造特色、提升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以中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开办《教育法治》专栏的工作实践为研究对象,总结该栏目呼应国家政策关注要点、选题策划紧跟立法关键事件、汇聚稳定作者群的特点,分析其凸显期刊特色、提升期刊影响力作用明显、社会效益显著的办栏成效,提出提高交叉学科栏目办栏水平应找准栏目定位、做好主题策划、重视作者维护、建设审稿专家库,为开办交叉学科特色栏目的学术期刊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借助特色专业或优势学科创办特色栏目是高校办好学术期刊、增强期刊传播效应的重要因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特色专业是大气科学,学科优势明显,科研力量强大,《阅江学刊》以该特色专业为依托设置《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具有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引导了大气科学研究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交叉融合,为传统的大气科学研究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吸引众多专家学者的热点栏目,增强了期刊的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4.
张益嘉 《编辑学报》2021,33(1):103-106
以《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食品科学》栏目为例,探讨了高校科技期刊特色栏目的形成背景、发展举措和建设效果.期刊编辑人员应利用、挖掘校内优势科研资源,策划特色栏目;深入作者群,发挥编委的作用;积极拓宽稿源,紧密跟踪研究进展,建设特色栏目.特色栏目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学报的影响力,提高了编辑的工作能力,也提升了学校优势学科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仲崇民 《编辑学报》2015,27(1):85-86
回顾《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特色栏目《石油化工》的成长历程.介绍特色栏目在成长过程中突出策划意识、关注石化热点,努力为作者、读者服务,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努力提高期刊影响力的实践经验,为地方院校学报解决缺乏特色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俊丽  蒋持平 《编辑学报》2012,24(6):597-599
介绍在钱学森、周培源等著名力学家和广大力学工作者的关心和支持下,力学综合性期刊《力学与实践》科普特色栏目的建设历程。以创栏20周年的《身边力学的趣话》栏目为重点,回顾科普栏目建设的艰辛和成果,以及为贯彻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温学兵  王秋萍 《编辑学报》2016,28(4):394-396
以《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例,介绍该刊编辑人员利用、挖掘校内优势科研资源,策划特色栏目,深入作者群,紧密跟踪研究进展,寻求优质稿件,努力建设特色栏目的实践,探讨地方普通高校学报如何寻找强校名校期刊空白,策划、建设特色栏目,从而提升期刊影响力,助力学校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8.
张广萌  韩婧  苏磊  张昕 《编辑学报》2018,30(4):412-415
特色栏目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期刊办刊理念的总结提升。本文以《科技与出版》的《资格考试服务》栏目策划为例,分析总结其品牌栏目的构建和优化思路:在办刊宗旨引领下,精准定位,专注于对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工作的追踪策划,精心构建一流的专栏作者团队,精准组织栏目内容;积微成著,持续推出《资格考试服务》专刊。并融合新媒体,精心打造资格考试在线测评课程,多途径提升栏目品牌影响力。通过《资格考试服务》特色栏目的打造,塑造了一流的期刊品牌,切实提升了期刊的社会影响力,为出版行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姜春霞 《编辑学报》2009,21(4):344-345
探讨《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创办《食管癌研究》新栏目的经验。认为以《食管癌研究》为品牌栏目,不仅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栏目,提高了《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生存能力,促进了食管癌医学知识的传播,而且提升了期刊核心竞争力,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河南大学学报》"编辑学研究"栏目自创立之始就在我国编辑学界有着重要地位。本文以"编辑学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名栏工程"为契机,联系时代与学科背景,探讨新时期该栏目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并为其进一步打造特色栏目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宋琦 《山西档案》2007,(4):46-48
狭义的档案文化指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记录与反映的档案信息及其载体,即档案实体文化。广义的档案文化除包括档案实体文化外,还包括人类有效管理和利用实体文化成果而采取的活动方式及其创造出来的档案事业文化。我国的档案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华,是社会和谐文化中的一只奇葩,要把档案文化融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中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试论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玉珍 《图书馆》2002,(1):57-59,65
网络文化具有平等参与、多元竞争、开放和个性化等特征,对传统文化的传统方式、语言表达方式、知识存储方式、汉字文化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为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交流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古文明国家文化尤其是东方文化面临着西方文化霸权的严重威胁,中华文化只有抓住机遇,挺进世界网络文化阵地,利用网络这一新型传媒,使中华文化得以整合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盛行之时,档案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自身的文化建设上应该因势而谋,应势而动。本文探讨了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之下,传统文化对档案文化建设的影响,以及如何建设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档案文化。  相似文献   

14.
概述大学阅读文化涵义以及从阅读价值观念和阅读实践活动两方面总结大学阅读文化的结构特点。大学阅读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关联性在于大学阅读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营造书香校园的重要内容,有益于引导大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舒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压力。从另一方面来讲,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校园文化又对阅读文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借鉴国内外图书馆地域文化推广实践经验,从图书馆作为"建筑景观""资源建设者""社交场所""活动组织者"等多种角色出发,聚焦地域文化传承与弘扬,以"基础支撑—角色定位—核心服务—职能发挥"的逻辑思路,构建公共图书馆地域文化推广服务模式,并提出服务路径.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文化纵横谈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图书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充满了农郁的文化氛围,提出了现代管理理念:人性化管理。图书馆文化中充溢着人文关怀,激发和唤醒着图书馆员和读者的潜能。使图书馆充分发挥出其社会效能。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互动建设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吴凡 《图书馆》2006,(5):91-93
文章阐述了图书馆文化的构成及其特点和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特点,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如何加强图书馆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互动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文化生态视野下档案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问题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审视档案文化的建设,分析了文化生态对档案文化建设的影响,并对档案文化建设的症结进行剖析,提出文化生态视野下档案文化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信息效应是信息被使用后所产生的一切后果;信息文化是人类群体与社会围绕信息所形成的具有共同性和稳定性的精神传统和行为习惯.信息效应是信息文化形成的基础,信息效应中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会积淀成为信息文化的内容.信息效应可用信息效律、信息效域、信息效度三个概念范畴涵盖并展开研究;信息文化可用信息心理倾向、信息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e deep trove of information 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 and the expanding connections it affords to new communities online have been a transforming force in museums in the recent past. A single individual can publish thoughts and ideas to an audience of millions with a few simple clicks of a button. The cultural sector has made great strides in adopting these same methods to advance the missions and content of our organizations; however, a rise in participatory culture poses a number of challenges for the role of museums and our place in the evolving culture of our community. A debate surrounding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uthority and the participatory expectations of society is central to defining how museums can meaningfully engage with contemporary audiences. When making decisions that define how audiences play a role or not in their organizations, museums must consider the far‐reaching consequences of these choices on the relationships they have with their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