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却殊途同归,有着一致的目标,这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渗透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阶段,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面临着更复杂的环境,更繁杂的影响因素,如何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成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现结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经验对如何在该门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以下思路和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叙事是一种认知方式、话语方式,也是一种行为方式。从叙事角度探究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其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过程中,叙事具有建构、浸润、导向等基本功能。从叙事的"内容""话语""行为"等层面开展新时代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助于拓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视域,创新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规律,增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  相似文献   

3.
<正>法律教学是思想品德课程四大模块之一,是支撑法治教育的重要基石。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法""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体现了国家对培育中学生法律素养的高度重视。但是,目前初中法律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张伟 《华章》2010,(14)
价值观教育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重视的课题,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因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文章主要从学校传统方式教育、青少年"自我教育"、家庭社会教育、法制与价值观有机结合教育几个方面来阐释价值观教育方式的多元化,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其推动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帮助我国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文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渗透策略进行简要的阐述,以期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6.
<正>德育与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观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采用言教、身教等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要求1.对学生内在情感激发学生的思想道德有一个逐渐形成和完善的过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2.结合教学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改革以前,价值观教育一直属于德育内容。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语文课程教学也新增了"价值观教学""方法和过程""能力和知识"三大目标,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让实践和理论充分结合。在近些年的教育发展中,价值观教育和中学课程的结合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本文对中学语文课程中的价值观教学进行了初步界定,针对当前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对于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荣君 《成才之路》2014,(35):20-20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修养和正确价值观的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品德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要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渗透,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生命观教育是培养青少年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激发其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的教育,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引导和促进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本文针对目前初中生生命观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如何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生命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思品教学中,对学生旗帜鲜明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更深层次地影响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行为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准则和价值追求,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借鉴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前教育实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做到"四个融入"。  相似文献   

12.
加强中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实行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和关键。然而如何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重要阶段的中学生,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如何才能务实、  相似文献   

13.
"诚实"是思想品德教育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和一个人的美德。任何学科的教学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正确价值观的建立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都承载着诚实教育的任务,教育学生做事要实,做人要诚。四、五月份,在教学视导中我到几个乡镇听了几节小学数学课,任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是当前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关键是对其价值观形成的各方面情况有比较系统的了解.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的主要矛盾是个人价值、自身利益与社会价值、集体利益的矛盾,目的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的矛盾,追求物质享受与陶冶精神情操的矛盾,索取与奉献的矛盾;社会思潮、家庭教育和青少年自身主观方面的消极因素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正>思想品德课程承担着价值观教育的重任,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经常面临学生的质疑和冷漠、矛盾与冲突。此时,是春风化雨润万物,还是疾风暴雨摧幼苗,考验着教师的智慧和勇气。【教学案例】"酷派"事件上课时,忽然发现班里四个男生留着统一的板寸,穿着一色的黑T恤,T恤上分别印着"我就是要爆炸""我就是低调""我有一个大心脏""我让**要低调"。他们坐在一起,显得非常刺眼。师:谁让你们这样穿的?生:我们自己。师:你们不知道学校规定不准穿奇装异服吗?  相似文献   

16.
张丽 《教师》2020,(4):78-79
2017年秋季,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取代之前的《思想品德》教材,正式开始使用。新教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注重引导青少年养成懂法守法、尊法护法的意识和习惯。文章结合作者教学实践,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渗透法治教育的路径研究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强调家庭建设要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关于"第一所学校""第一个课堂""第一任老师""第一粒纽扣"的青少年家庭教育思想论述,对于做好青少年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小学时期的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其形成初步的善恶美丑的价值取向,对于最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品德与社会教学水平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农村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一、农村小学生品德与社会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笔者认为农村小学生思想品德的主流是健康的,农村小学生生长在乡村,乡村自身固有的淳朴、善良的优良品质影响着他们,从小形成了较强吃苦和奋斗精神。以笔  相似文献   

19.
当前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百年大计。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关键在教育,而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全方位关注。正确把握和分析当前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调整教育的针对性,使教育恰如其分地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十分重要,是提升小学生素质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还停留在理论教学方式上,这种教学方式效率并不高。要想提高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效率,就应该让思想品德的教学回归生活化,通过生活方式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效率,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