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莫淑文 《广西教育》2014,(41):65-65
正教育植根于爱。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孩子。因此,教师要做到"爱生如子"。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亲近学生、体贴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留心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掌握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如学生的能力、性格、爱好等,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曾凡成(化名)的学习成绩不太好,并且经常违反班级纪律。一天上课,曾凡成足足迟到了20多分钟,当他气喘吁吁地站在教室门口说"老师,我迟到了"  相似文献   

2.
不仅是学生,老师在生活中也会迟到,有的是有意为之,有的是客观情况无法避免。面对经常迟到的孩子,我们可否把他们的这种行为别太当回事呢?不久前,我在"人教论坛"上看到一篇叫《"糊涂"艺术》的帖子,意思是说:有一个平时不曾迟到的学生迟到了,老师没"按惯例"批评他,而是让学生主动向老师认错。就这种教育方法来说,这位老师能因材施教,说明比较讲究教育艺术。但一个"按惯例"却让我有一股想为迟到  相似文献   

3.
<正>爱是解决所有问题最有效的钥匙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解释什么是"爱"。如果爱是给点好处,说点好话,那么回答是否定的。如果爱是公平的规范,爱是尊重的促进,那么回答则是肯定的。如果学生上学迟到,老师只是摸着他的头温和地说:"没关系,下次注意就好了。"这样肯定解决不了问题,或者说这也根本不叫爱。因为如此会让这个学生养成迟到的习惯,日后会失去全勤奖,错过某个重要的约  相似文献   

4.
延伸阅读     
《班主任之友》2013,(Z2):50-52
迟到大王和他的老师《迟到大王》的原书名是John Patrick Norman McHennessy-The Boy Who Was Always Late,直译过来就是《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一个总是迟到的男孩》。这名字大人会嫌烦,但小孩一定会爱死这个长长怪怪的名字。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不是一个普通小男孩的名字,这个名字,就预示了这将不是一个普通的故事。果然,怪事接踵而至——约翰·派克  相似文献   

5.
王红燕 《成才之路》2012,(16):131-I0006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爱"是需要智慧的。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我想说:"给你一个支点去撬起爱的教育吧!这个支点就是智慧,有智慧地爱学生,才是教育的‘真爱’,有  相似文献   

6.
爱迟到的学生都是那些上学不主动、学习不积极、贪玩的孩子吗?真正走近学生,你会发现学生迟到并不是态度和认识问题,而是有着各种客观存在的原因。迟到与学习成绩的好坏无关,因为好学生也爱迟到。李平(化名)是被分到我们班上的第一名,我对他当然期望很高。但是在开学的第一周,他竟然迟到了三次。于是我把他叫到教室外对他说:"你可是咱们班上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7.
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对于学生管理,教师光满怀信心还不够,因为学生的思想活跃的。作为班主任,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班级学生的思想脉搏,在管理中就会处于被动地位,管理不会有理想效果。教育教学工作者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有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离开了爱,一切教育都是平谈的。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  相似文献   

8.
有人问当代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他总是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热爱学生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无需你付出太多,也许只是一个善意的眼神;只是一个理解的微笑;只是一句关切的话语,就会在孩子的心灵撒满阳光,就会润泽出班级芳园的一片生机. 一、爱是教育的润滑剂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知道,奉献给学生真挚的爱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只有在爱的教育中,才能激发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去获得成功.教师要爱"听话"的学生,让他们成功,更要爱"不驯服"的学生,让他们也获得成功.爱是一种巨大的动力,它会激励学生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9.
刘萍 《广东教育》2003,(9):18-18
班长送来本周的班级日记,我翻开一看,在迟到、早退、上课讲话等栏目中,有一个人出现的次数又是最多。这位学生是我班上一位自我约束力极差的学生,曾因参与打架、偷窃、迟到、旷课被我多次批评过。可他并没有从此改过自新,依然我行我素。到现在,已到了大名远播的地步,办公室的教师一见到他,就会异口同声地说:“南毅你又来向刘老师报道啦!”  相似文献   

10.
爱你三毫米     
正爱是什么?爱是教育的真谛,爱是教师、学生沟通的桥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一天课间,我正看同学们下跳棋,刘涛挤进来,用他惯用的拖长音说:"我——要——玩。"望着他一脸的企盼,我便想逗逗他:"喜欢我吗?喜欢我,我就和你玩!"我满以为他会点头,谁知他很认真地看着我,撇了撇嘴巴,不回答。此时,上课铃响了,教室安静下来了。刘涛突然大声说:"我不喜欢老师……"自诩为孩子偶像的我呆住了,有的同学笑了,有的同学张大嘴巴望着我。难道就是因为课上我批评他的字"龙飞凤舞",他就把我全盘否定?不会吧?所以我接着启发道:"一点点喜欢都没有?"  相似文献   

11.
初为人师就当了班主任,无意间听一位老教师抱怨:当班主任就是给学生当"妈",学生的衣食住行样样都得操心,简直就是当"班妈"。这使我想起了高尔基的话:"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从那时起我就决心要当一个爱学生的好"班妈"。十几年过去了,如我所愿,我自认为还算当成了一  相似文献   

12.
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学习心态,健壮的体魄,必须热爱教育事业。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体会到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工作能否打开学生的心扉,取得学生的信任,用爱心教育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真情关爱是转化后进生的基础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  相似文献   

13.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比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所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学生,强化职业情感,去爱教育,让爱与教育同行。  相似文献   

14.
苏赫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崇高、持久而深厚的情感.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如何用"爱"去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健康成长? 一、爱在"宽容"中 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他们会在"犯错"中成长.作为教师,我们要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因为宽容是一种信任、一种激励、一种智慧,用放大镜放大"优点",用显微镜缩小"缺点",让学生健康成长.我新接四年级(1)班时,李某是个出了名的"坏小子",欺负同学,破坏公物,不写作业,经常迟到,上课不是讲话就是睡觉,让人十分"头疼".一天,我走进教室上课,大约5分钟,听到一声:"报告!"又是他!我本想狠狠训斥他一顿,但还是静下心,问他:"去哪了?"他低声说:"打乒乓球."我看了看他,他把球拍和球藏在身后,我和气地对他说:"进来.  相似文献   

15.
连慧君 《师道》2006,(7):4-5
作为班主任,一开始我们接手一个班级,充满了信心,都想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学生们都快乐地、健康地成长,因而抱着一种信念来开展教育:用爱感化他们,引导、启发他们。事实上,反复性在班上的那些学困生身上不可避免地重演着:经常迟到的学生又迟到了,拖拉作业的学生又没按时完成,课上爱做小动作、讲话的学生又在课堂上重复着他们的动作。有时,我们班主任会束手无策,教育效果只是事倍功半。但是,只要我们耐心地循循善诱,用真诚和爱感化学生,学生会向我们敞开他们尘封的心灵,乐于接受教育。冰封之冬2001年9月,我担任了职一班的班主任。班里一名…  相似文献   

16.
一般认为对别人越体贴、越关心,就越会得到其理解、支持和回报,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会越融洽,但事实告诉我并不全是这样。我班有一个学生经常迟到,一天上午,他又迟到了,当时我叫他到办公室,批评教育后做了记录。第二天,有几位学生也迟到了,我下午对他们同样进行了教育。而那位学生只看到别人迟到,没看到别人受批评。后来,他每次旷课、睡觉、上课说话又都被我“抓”住了……他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思考,得出一个结论:其它同学违纪老师总是视而不见,而我自己犯了一点小小的错误,老师就紧抓不放。一旦产生这种错觉,那么老师越关心他…  相似文献   

17.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胸怀一颗爱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应有的爱。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四年来,我总是把满腔的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下面,就用两件事来讲述我的教育故事。  相似文献   

18.
朱彩虹 《山东教育》2012,(Z4):26-27
一直很欣赏一句话:"关爱优等生,博爱中等生,偏爱后进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泛爱"的教育理论。其实,一名教师最崇高的爱就是全心全意地去爱每一个学生,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一个学生。新学期我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也就认识了他——一个高个子、十分强壮的男孩。开学第一周,他就与邻班孩子"合作",撞坏了学校消防箱上的玻璃;放学后不及时回家,带着本班三个男生钻桥洞;安排给他的值日任务坚决不服从,冲  相似文献   

19.
刘强是我们班的第一大问题学生,平时不爱学习,上课不听讲,爱睡觉;更有甚者,经常出入KTV或跟社会上的人交往,有时会发生打架现象,迟到旷课更是家常便饭,整体表现就是一个问题学生,所以也让很多带课老师头痛。作为新班主任,我充分地认识到对问题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对问题学生关注不够,可能就会成为管理好班级的最大障碍。可是,怎样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怎样让问题学生走  相似文献   

20.
陈媛 《师道》2013,(2):29-30
一、受伤的心这学期学校新建了6张乒乓球台,下课铃一响,一帮学生第一时间便冲向那里,而上课铃响了还迟迟不回教室,致使上课迟到。我们班的淘气大王——黄嘉豪就是其中一份子,班主任已向我投诉多次,每次找他谈话,他都承诺会改。那天第二节是我上英语课,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