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通过分析恩格斯对“思维的至上性”“思维绝对性”观点的批驳,提出学习它,能深化我们对认识的本质,认识的过程及认识的实现程度的理解,也能进一步澄清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2.
地球是我们“人类之家”(图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应当认识这个“家”,了解这个“家”,熟悉这个“家”。  相似文献   

3.
李秀林 《集宁师专学报》2002,24(3):25-26,43
“是”字在现代汉语中出现使用的频率很高,这样使得“是”字句在语言中也比较突出,对“是”字句的探讨与认识,为我们进一步学好语言,准确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可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全面认识,准确把握现代汉语中的“是”字句。  相似文献   

4.
再论“认知”与“认识”的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论“认知”与“认识”的分野●张积家在《论“认知”与“认识”的分野》①一文中,我们论述了“认知”与“认识”的分野并阐明了用“认知”取代心理学中“认识”一词的进步意义,并对赵璧如先生《论用“认知”取代“认识”的问题》②中的一些观点提出了质疑。1995年...  相似文献   

5.
从严格的代际理论出发,“80后”“90后”是同一种人群,因为他们之间没有经历过“重大的社会折断”,因而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和不足。他们身上的许多特点,烙印着改革开放的影子,认识和理解他们,是认识我们自己和我们未来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舒云 《广东教育》2005,(12):65-65
“评价、认识”类题型一般是给出材料,要求考生就材料中的现象、事件或者观点谈自己的看法、认识等。常见的设问有:“如何(怎样)认识或看待材料中的经济现象”,或“评析材料中的经济现象”。此类试题不仅要求考生“知其然”,而且耍“知其所以然”。认真研究“评价、认识”类问题,对我们的复习和备考不无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十六大报告“政治文明”新提法,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民主政治建设有了新的认识。首先,“政治文明”新提法,加深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完整认识;其次,“政治文明”新提法,标本我们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新一层次认识。  相似文献   

8.
我们常常认为,不认识自己,却洞悉别人。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呢?确实,我们并不能很清晰地认识自己,不能对自己做出最好的判断。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本文讲述的是一个优秀的“旁观者”——杰克·韦尔奇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邓小抚 《青海教育》2013,(11):21-21
一、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学校发展规划是从英国引进的—个概念。过去,我们对规划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文本”的规划上。更多的时候,规划是为了应对上级检查的“官样文章”。今天,我们应该这样认识学校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0.
一、全厅干部职工要进一步提高搞好行风评议工作,端正教育系统行风的认识。   首先要端正态度,提高认识。干部职工中,对于行风评议工作不正确的态度是有的,这必然会影响到我厅的行风评议工作的深入开展。要认识开展行风评议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近,我们正在学习江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江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江总书记“七一”讲话中,我们就可以理解到行风评议与落实“三个代表”的关系。我们要从“三个代表”的高度认识行风评议的意义和重要性。社会风气不是单纯的东西,是由执政党的党风、政…  相似文献   

11.
翻开小学数学教案集或名师授课录,在课题中你看到最多的词是什么?每个熟悉小学数学教材的老师一定会脱口而出是“认识”。的确,这个词使用频率之高,无其他词可取代。随手摘取几例:第一册中有《加法的初步认识》《10的认识》《元角分的认识》《11~20各数的认识》……到六年级,有《倒数的认识》《圆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等等,真是不胜枚举。几乎所有的几何内容起始课都冠以“认识”,所有的概念起始课也冠以“认识”,“认识”怎么会不多呢?现代汉语词汇如此丰富,我们却找不出其他词来取代“认识”。以《三角形的…  相似文献   

12.
缘起:“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一直成为我们取笑江湖郎中的话柄。那么,我们语文素养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贫乏”、“认识肤浅”等毛病,又该如何医治呢?  相似文献   

13.
刘萍 《天津教育》2009,(4):26-26
要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优良教育传统,就得先认识我们的教育传统。笔者以为我们的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和”,“和”是我国教育传统的核心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一、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 教师让学生回忆:平常我们到商店购物时需要付出什么?当学生指出“需要付出一定数量的钱”后,教师指出:我们通常所说的钱叫做人民币,现在就让我们来一起认识人民币。 [多媒体演示:屏幕上出现 1分的硬币,并闪烁。] 教师让学生说出“这是几分钱”。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问题:你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通过讨论认识:1分钱上面有大写的“壹”、汉字“分”和小写的数字“1”,表示它是1分钱。 认识2分3分的人民币。(略) [多媒体演示:屏幕上出现5角的硬币和纸币,并闪烁。] 教师提出问题:这是多少钱?…  相似文献   

15.
校本培训中的"校本"意蕴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玮 《继续教育》2004,18(6):46-47
实施校本培训,首先必须深刻认识“校本”的意蕴,因为“校本”的意蕴涉及到校本培训的目的、意义、特征、形式等各个方面。那么,如何来认识并把握“校本”的意蕴呢?认识并把握“校本”意蕴的能给我们实施校本培训以什么有益的启迪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性质所决定的,也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伟大的认识工具和实践指南,指导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中追求真理、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论文通过对我们党在不同时期的统筹问题的分析研究,既指出了过去对统筹问题上存在的认识上的片面性和实践中的误区,又阐明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统筹问题的新的理论和认识上的发展。从而对统筹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帮助人们加深对我们党新提出的“五个统筹”理论认识,增强人们在实践中贯彻执行“五个统筹”发展观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8.
“圆的认识”这节课,听了很多遍了。特别是华应龙、张齐华等名家更是把“圆的认识”演绎的精彩纷呈。名家的课堂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但晏丽老师带给我们的确是全新的课堂,本真的课堂,才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课堂。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总结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涉及唯物史观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层面,涉及历史活动的主体,具有方法论意义,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研究“四个如何认识”的崭新视角。“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认识社会主义发展历程,认识我国社会主…  相似文献   

20.
教育叙事:数三角形的认识封闭及其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认为某些知识(或某种方法)不能用来解决当前的问题,而实际上却是可以解决的,那么我们就把这种现象称为认识封闭现象,又将这种“把不会当不能”的认识称为封闭认识.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个认识封闭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