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倾城倾国”,最当得起这个说法的大约是牡丹吧. 不知是谁,在隋朝时的洛阳种下了第一株牡丹,那惊心动魄的富贵繁华艳丽魅惑之美,不动声色间就湮没了大唐盛世及北宋年间那些也许原本素白的岁月. 也许,天下牡丹共有一个魂牵梦萦的故乡——洛阳. 就这样,牡丹成了洛阳的小名,任凭岁月一声一声地低唤. 谁承想,牡丹也成了离洛阳千里之遥的我的小村的一枕好梦呢? 那年冬天,妈妈进城买过年的新衣.不料想喜欢花的妈妈傍晚回家时舍了自己的新衣,带回了一疙瘩树根一样的牡丹花种,说:“一件新衣哪里比得上来年的一堂牡丹呢?”还说:“那是洛阳牡丹呢,大老远坐火车来的,不买点都觉得对不起花的心意!”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唐代中叶长安出现了牡丹热。在中国自然审美史上,人们第一次对一个自然物表现得如痴如狂。白居易《买花》诗曰:“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写出了人们买牡丹的热情。李肇《国史补》说:“长字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就观为耻。”道出了观牡丹的盛况。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不少牡丹诗、牡丹赋、牡丹画。牡丹热被誉为“上国之盛事”。宋代也有牡丹热,盛况不减唐代,然而地点却从长安转到洛阳。“洛阳牡丹甲天下”、“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犹为天下奇”,几乎是宋人的共识。南渡后还…  相似文献   

3.
牡丹不仅具有“国色天香”之姿态、“雍容华贵”之蕴意,更是“繁荣昌盛”的象征和“坚贞傲骨”的化身,唐宋以来我国形成了深厚的牡丹习俗与文化。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牡丹文化是洛阳牡丹花会的特色和魅力之所在。针对洛阳牡丹花会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错位、牡丹文化氛围不足、高效之路困难重重、牡丹文化研发滞后等问题,提出了充分挖掘牡丹文化、并将其内植于洛阳牡丹花会之中的对策和举措.  相似文献   

4.
牡丹的拒绝     
①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②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相似文献   

5.
今年7月,我在洛阳拜会了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风老师。 马金风老师1922年生于山东曹县,是豫剧马派艺术创始人。她的唱腔热情奔放,高亢明快,并成功地塑造了穆桂英这一“帅旦”形象,有“洛阳牡丹”的美称。马金凤的代表剧目有《穆  相似文献   

6.
一提到“诗都”“花都”,人们就会想到洛阳这座古老文明的城市,所谓“洛阳牡丹甲天下”。千年帝都,牡丹花开,在这座古都上盛开出一朵国际化教育的奇葩——洛阳国际学校,而这所国际学校的掌舵者——崔建社,有着独特的经历,仅一年半的时间就让学校获得河南省民办教育十大名校、洛阳市2012—2013学年义务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在洛阳市民办学校星级评估中独占鳌头。  相似文献   

7.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的、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跋山涉水,天南地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与翘盼的心,滔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飕飕。街上挤满了从…  相似文献   

8.
正"倾城倾国",最当得起这个说法的大约是牡丹吧。不知是谁,在隋朝时的洛阳种下了第一株牡丹,那惊心动魄的富贵繁华艳丽魅惑之美,不动声色间就湮没了大唐盛世及北宋年间那些也许原本素白的岁月。也许,天下牡丹共有一个魂牵梦萦的故乡—洛阳。就这样,牡丹成了洛阳的小名,任凭岁月一声一声地低唤。谁承想,牡丹也成了离洛阳千里之遥的我的小村的一枕好梦呢?那年冬天,妈妈进城买过年的新衣。不料想喜欢花的妈妈傍晚回家时舍了自己的新衣,带回了一疙  相似文献   

9.
徐建军 《初中生》2009,(6):34-36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字,就连古人在写诗时也常运用数字,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含有数字的古诗数不胜数。更有一些诗句把数字加以巧妙拆析——也就是运用加减乘除法,使本来枯燥无味的数字变成诗歌里富有意趣的特殊元素——我们可以称之为“析数法”。  相似文献   

10.
土族     
<正>土家人如花似玉的好妹妹呵,愿你像这枝盛开的牡丹;你的容光照耀金岭银川,你的人品盖过前山后山,你的心灵如同花蕊(rui)一样甜美,你的巧手织就锦绣河山,土族女孩儿出生时,在场的姑娘们就把一枝枝水灵灵的牡丹(或月季花等)插在“洗三盆”(一种专用澡盆)里,手牵手围着婴儿,说着上面的祝福歌词“阳格喽”。  相似文献   

11.
洛阳市牡丹产业发展比较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阳牡丹特殊的地理位置、传统的牡丹文化和丰富的种质资源等形成了洛阳牡丹产业的先天优势 ,同时 ,劳动力资源丰富、科研积累和公司经营等形成了洛阳牡丹产业的后起优势。另一方面 ,洛阳市牡丹产业化发展起步较晚、国际牡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牡丹产业发展战略及产业政策存在偏差和技术瓶颈未得到真正解决等 ,说明洛阳市产业的比较劣势也较为突出。为此 ,我们应该采取一定的策略和措施 ,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努力提高洛阳牡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把洛阳建设成为国际牡丹中心。  相似文献   

12.
湘燕 《学与玩》2024,(3):42-43
<正>你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洛阳牡丹甲天下。提到洛阳,人们很容易联想到雍容华贵的牡丹花,提到牡丹花,很多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十三朝古都洛阳,宋代欧阳修所写的《洛阳牡丹图》中,第一句便是;“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可见早在宋朝,牡丹花就已成为洛阳的重要标志。在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春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洛阳,去看看国色天香的牡丹花,去探索底蕴深厚的洛阳城。  相似文献   

13.
那只蝶破茧而出的时候,正值牡丹花开时节。它听到众蝶议论“洛阳牡丹甲天下”,为一睹芳颜,便不辞劳苦远赴洛阳。到了洛阳,蝶忍不住一声喟叹。满园的牡丹妩媚艳丽,微风过处,摇曳生姿。蝶情不自禁地舒展翅膀,轻舞飞扬,它在牡丹花丛中穿梭,看到了无数朵牡丹向它俏笑。  相似文献   

14.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是“洛阳搭台,全省唱戏”、融赏花观灯、旅游观光,经贸合作与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也是让全国乃至世界了解、认知洛阳甚至河南的大好时机.每年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市可增加中外游客几百万人次,导游短期需求量剧增,缺口较大(尤其略懂牡丹的导游).文化节期间导游奇缺的现状,为学生导游、自由导游和学生顶岗实习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和机会.学生经过一个多月的花会实习,加强了自身的专业技能,提高了应变能力.由于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相关用人单位对顶岗实习学生的专业知识要求高,游客对牡丹的相关知识和文化需求大,而目前大部分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里很少能接触到这类知识,仅仅靠上岗前简单地背背导游词是远远不够的,很难去满足游客的需求.为此,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生态旅游专业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基于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强化生态旅游专业顶岗实习运作前期工作,是确保重大活动生态旅游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顺利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15.
梁昌辉 《师道》2012,(3):22-23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稚嫩的童音,朗朗的书声,这是令每一个走进校园的人都会怡然与欣然的境界。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它是我们精神之源.滋养着母语的生命与情怀。  相似文献   

16.
散文的欣赏     
文学艺术的百花被春风吹的炸蕾吐艳,万紫千红。在这阳光明媚、流芬溢芳的情景,我们来欣赏散文艺术这枝花,更有一番情趣。根深叶茂花含露散文这枝花,在我国文学艺术的百花园里,称得上“元老古枝”,它经受了世间的风风雨雨,而今,更见其根深叶茂,新花含露。“散文”这个名称虽然在宋代才出现,但是,宋代以前就有了散文。有人称我国为“散文之国”是有一定道理的。殷商甲骨文的发现,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散文就开篇了。不过,当时的韵文和散文还混杂在一起;周代《尚书》的问世,是散文开始独立的标志。随后,散文在我国历史的进程中出现过几个繁盛时期。先秦的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等的出  相似文献   

17.
郭跃文 《中国教师》2010,(12):19-19
<正>"洛阳牡丹甲天下",对洛阳城市来说,规模日益扩大的牡丹花会和蓬勃发展的牡丹产业,已经使牡丹成为洛阳最亮丽的名片。对洛阳当地的美术教学来说,这一地方名片可谓是得天独厚的美术教育资源。每年四月是洛阳的"牡丹月",也是牡丹开得最繁盛的季节,到处车水马龙,  相似文献   

18.
段飞 《辅导员》2014,(8):21-23
说到洛阳,除了牡丹甲天下之外,洛阳的汤一样出名。洛阳人很爱喝汤,在洛阳的方言中,对常喝汤的人在称呼上也很独特——老喝家,从教20多年的胡承勇校长笑称自己虽非土生土长洛阳人,却是个典型的“老喝家”,他清晨经常会在学校附近的一家豆腐汤店里来碗热汤,开始一天的工作与学习。2013年隆冬时节,采访东升二中之闲隙,胡承勇校长热情地邀请我们品尝了这爽而不腻、淡而不薄、清香可口的豆腐汤。围坐小桌一圈,连日来的采访经历与胡承勇校长的妙言珠语再次回映脑海;热气腾腾之间,“教育”与“煲汤”这两个词竟然通过眼前的胡承勇校长发生起联系来。  相似文献   

19.
牡丹的拒绝     
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与翘盼的心,涛涛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  相似文献   

20.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自唐代以来,洛阳牡丹甲天下,如今更是成为洛阳市对外交流的“城市名片”。致力于推动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获得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侯小改,向记者讲述了她与牡丹结缘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