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北京市高中体育选项课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实施选项教学既是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难点。通过对北京市开展高中体育选项课教学的学校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北京市中学体育设施和师资、专业项目的结构,影响了北京市高中学生的选择范围和兴趣培养。  相似文献   

2.
高中体育课选项教学是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的设置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选项教学的健康开展,必须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沙鑫  张军 《精武》2012,(29):54-54,56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政策的推行,选项教学成为了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与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并培养着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体育课选项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很多不足和矛盾,本文旨在分析高中体育课实施选项教学的必要性,并通过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实施选项教学既是中职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中职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难点。选项学习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但选项教学受学校的条件、教师的水平和专业、学生班数和人数的等诸多教学资源因素的制约,实施起来确实有难度。通过问卷调查对广东省中职学校及师生进行了调查,分析新课程改革下中职体育选项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高中体育选项模块教学是一种崭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对提升高中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专项运动技能的形成,还有利于教师专业的成长和教学效果的实现。结合该校教学实际,就高中开展模块教学的必要性和对该校开展体育选项模块教学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和思考,探讨高效实施体育选课模块教学的新思路和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6.
曾伟 《体育师友》2016,(6):13-15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从2006年开始全面实施模块选项课程,到今年已经整整10个年头。回顾这十年的课程改革,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推广,也有不少失败的教训需要总结,加以改进。总体来说,实施模块选项课程顺应学生意见,符合当前体育教学潮流,但实施模块选项课程是否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体能水平,值得反思,并需要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7.
学分制管理下的高中体育课选项教学是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也推动着体育教师积极地参与体育课程改  相似文献   

8.
高中体育课采用“选项教学”已成为当前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高中生体育能力正处在形成、提高、发展的关键期。从当前的课程改革而言,高中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为终身体育打基础,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课程理念。为了验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广州市第十三中学(以下简称“我校”)高中实施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可行性,推广价值性作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数据统计法,对高中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实施体育选项课教学中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新课标背景下,我校高中体育选项课教学,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等基本规律,符合学生的主体需要,为培养和优化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提供了依据,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文章对偏远山区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选项教学实施现状调查分析,以期为偏远山区高中体育以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供帮助,增强《体育与健康》课的效果,推进偏远山区体育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1.
《课程标准》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特长,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实行选项学习无疑是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一、开设体育选项课的现实意义1)符合学生客观实际,便于因材施教,区别对待。2)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塑造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3)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专长,发挥其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4)对于实施国家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需要。二、选项教学的实施方案1.学校的基本情况学校目前有57个教学班(高一、二、…  相似文献   

12.
<正>一、问题的提出高中体育选项课程打破了传统的行政班级授课的形式,而采用学生自主选择教学内容的选项教学模式,过去相对固定的教学班级被拆分成若干个选项小组,学生被分配到不同的选项教学班。高中体育课程将学习内容设置成6个运动技能系列和一个健康教育专题、  相似文献   

13.
刘静 《体育风尚》2023,(2):56-58
“双减”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深化了素质教育的观念,强化了德育工作的实效,使高中的体育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大环境下,高中体育教育要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式、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获得愉快的学习感受、提升教育效果、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观。随着高中体育课程实施“双减”的新形势,体育教师应对高中体育教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文章从“双减”下高中体育教学现状、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入手,对新形势下的高中体育教学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新形势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提出可行性方法,从而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与高中体育新课程相衔接的高校体育课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使高中体育课程的理念、教学组织形式和内容、学生的学习方式、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等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高校与高中的衔接,由于体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们是连续的体系.为了适应高中体育课程的变化,提出在高校实行学分与积分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建立与高中相衔接的选项教学体系;建立校内单项体育俱乐部;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行分层教学等设想,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能力,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中体育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课改形式大于内容。由于教师选项教学管理不到位、模块教学经验缺乏、分层教学的形式化、评价策略无实效等因素的影响,学生表现出的兴趣不如开始,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下降,学习效果开始减弱。根据后现代课程理论: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已知知识的过程,共同探  相似文献   

16.
孔美玲 《体育师友》2011,34(2):12-13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模块选项教学,给传统的体育教育理念带来新的变化,对学校师资力量、体育设施、场地器材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给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师资力量、体育设施、场地器材欠缺的山区农村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带来新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实施新课程改革已有六个年头,在我校开展也有三年了.自主选项、模块教学、分学制管理是高中体育课改的显著特征.我校是典型的农村完中,规模小,师资力量不足,场地器材设施不完善,近几年高中一般有9-15个教学班,体育教师配备2-3名.在进行选项教学时,我们是按年级打破班级进行选项教学的.每次同一年级有2-3个项目供学生选择,同一年级安排在同一时间,由2-3名体育教师同时按选项分模块进行分班授课.具体选项数及体育教师配备依据当年的招生规模而定.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提出高中体育课要实施选项教学。在教学实践过程,往往要遇到学生运动技能水平相差甚远的现象。如果取用传统的分组教学法,采用“齐步走”教学方式,往往会出现高水平的学生“吃不饱”,而低水平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最终导致高水平的学生技术水平没有提高,而水平较低的学生接受不了的矛盾。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把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的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理念,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在选项教学中显得犹为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一、目前选项教学内容建构中存在的困惑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和《江苏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省重点高中必须实行选项教学,以模块为单位进行选修,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且成绩合格,即可获得1个学分。高中三年中,学生需修满11个学分方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能掌握2~3项体育运动技能和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提供了保障。但同时《课标》和《意见》也给教师教学实践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相似文献   

20.
高中新课程以“模块”为基本单位,对学业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阐述了模块评价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地位以及其实施的理论依据,并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学业评价实施体系的新构想。目的在于找出一套既切合实际又可操作性强,既具有人性化又具有弹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之达到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高中体育课程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