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红梅 《西藏教育》2012,(11):37-38
在我区农牧区教学中要落实新课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管理 一方面,农牧区要加快落实新课改,需上级行政部门大力推进城乡助教、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改在农牧区学校逐步开展,身处教学一线的广大政治教师因其工作和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在课程实施中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与困惑。笔者认为,农牧区政治教师应主动外培、强化内修、通力合作、深刻反思.才能适应和跟上新课改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西藏农牧区人力资源的开发要立足于农牧区区情,要转变观念、大力改革农牧区当前教育体制,因地制宜地稳步发展农牧区教育,重视发展适合西藏农牧区的职业教育,切实加强农牧区的教育投资力度,依托教育有效开发农牧区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在我省已全面推进,在课程改革框架内,教学方法得到了极大改善,教学成效日益显著,但很多不适应负面现象也逐渐呈现,教学中最突出的现象就是学生的两极分化.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无所适从,尤其是在师资缺、条件苦的农牧区,学习英语两极分化现象就尤其明显.以下本人就高中英语两极分化的成因及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对于农牧区教学教育来说,农牧区小学生的汉语文水平相对城镇小学生的汉语文水平要低。由于农牧区的小学生很少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很多学生只是在汉语文教学中才运用汉语进行交流,这样就会导致农牧区的小学生汉语文较差,因此在农牧区的小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汉语文的教育,提高学生汉语交流能力,并有效提高农牧区小学汉语文教学整体效率。本文对现今农牧区小学汉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有效设计良好的教学形式,提高农牧区小学汉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地理学科步入我省中考 舞台,成为一门中考科目。但是农牧区初中学生文化基础差异 较大,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另外,以前地理不参加中考,地理是 副科,是次要的,这种传统思维一直留在家长和学生头脑中,加 大了地理教学的难度,如何提高成绩,成为所有地理老师面临 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农牧区寄宿制初级中学就是以农牧业经济为主导地区的农牧民子女就读的、享受国家“三包”政策及助学金待遇的初级中学。一直以来,“如何让农牧区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如何做好农牧区寄宿制初级中学班主任工作”这一难题时刻困绕着广大农牧区初级中学的班主任们。本人结合多年来在农牧区从教及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就此谈谈个人看法,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8.
多媒体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运用多媒体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农牧区有效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重新把握农牧区多媒体教学的现状,探讨农牧区发展多媒体教学的对策,是当前推进农牧区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当前农牧区中小学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思想、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问题,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教学手段现代化与教学现代化、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才能保证农牧区中小学多媒体教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育需求是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制订教育政策的逻辑起点和依据。由于受特殊的地域环境、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诸方面的影响,西藏农牧区的教育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农牧区的教育需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充分认识农牧区的教育需求,承认这种需求的合理性,从而对农牧区教育从政策的角度进行改进和调整,是实现农牧区教育内涵式与可持续...  相似文献   

10.
以改革的精神促进农牧区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健康发展,增强农牧区群众文化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及农牧区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创建新型的社会主义农牧区群众文化,为农牧区改革与发展作贡献.  相似文献   

11.
王丽丽 《小学生》2022,(7):10-12
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既是农牧区教育的一个重点,也是农牧区教育的一个难点。本文针对现阶段农牧区特殊家庭学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农牧区特殊家庭学生养成教育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2.
农牧区基层党组织既是农牧区工作的领导核心,也是党与群众、政策与实践之间最重要的“链接点”.青海省黄南州特殊的经济环境及文化社会环境使得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尤为必要.本文分析了黄南州农牧区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西藏教育》2013,(5):64-64
今年,西藏自治区将通过新建381所农牧区双语幼儿园、实施农牧区中小学澡堂、高寒地区学校暖廊建设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措施,进一步保障农牧区儿童受教育权益。西藏自治区教工委副书记、区教育厅厅长马升昌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3-2018年西藏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本研究从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接受培训情况、师幼比五个方面对西藏农牧区学前专任教师发展状况问题,分别按照纵向的时间发展轨迹以及横向的城乡对比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西藏农牧区学前专任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年轻,骨干型教师缺失;西藏农牧区近一半的学前专任教师未评定职级,职称结构偏低;校级培训是西藏农牧区学前专任教师接受培训最多的形式,西藏城乡间在学前专任教师培训上发展不均衡;西藏农牧区学前师资配备逐渐充足,但是却低于全国整体师幼比。今后更好地解决制约西藏农牧区学前专任教师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主导,不断实现西藏农牧区学前教师资源的"均衡发展";以"园本培训"为重点,多种形式抓好教师职后培训工作;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学前双语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发挥青海省农牧区教师培训教学实践基地学校作用,通过跟岗方式增强农牧区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省教育厅加大“农牧区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基地跟岗研修”培训力度,年内拟投入93.6万元,培训农牧区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教师300名。截至目前,第一期跟岗研修培训班108名农牧区教师培训工作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16.
促进西藏昌都农牧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提高地方人口素质、提高农牧区基础教育质量和实现教育均衡等现实意义。目前昌都农牧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对教师专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不高等维度。昌都农牧区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利用地方教育优势资源,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开展反思教学,推进教师轮岗制等。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推进农牧区的德育工作,探索具有农牧区特点的德育模式,那曲索县人民政府、索县教体局在教育厅、地区教体局的直接领导下,在西藏教科所和社科院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于2008年开始,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了以“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增强民族团结教育,推进农牧区德育工程”为总目标的区域性德育工作。把传统的德育工作与当前的主题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具有农牧区特点的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加强农牧区教师队伍建设,办好农牧区学校,是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帮助农牧区孩子健康成才、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近年以来,特别是拉萨市2012年市委1号文件和2014年市委2号文件实施以来,农牧区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要与西藏首府城市相匹配,发挥首位度作用,新形势下特别是实现当下自治区提出的"五个100%"、"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教育目标,拉萨农牧区教师队伍建设在  相似文献   

19.
开发校本课程对落实三级课程管理,促进边远农牧区文化传递、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作为课程的执行者,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他们的课程开发素养直接决定着边远农牧区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决定着课程改革在边远农牧区的纵深推进。但是,边远农牧区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意识淡漠、知识和技术缺乏、课程行动研究能力不强,严重制约了边远农牧区校本课程的开发。因此,通过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研究等途径大力提升他们的课程开发素养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布局的调整,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在四川藏区基础教育中占据了较大比重。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出路、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师资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正越来越明显地制约着藏区农牧区寄宿制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