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材料 :矿泉水瓶两个 (一粗一细 ) ,粗瓶去掉锥形体部分 ,细瓶去底 ,留上面大半截及瓶盖 ;乒乓球一个。1 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1)往粗瓶内注入大半瓶水 ,水面上放一乒乓球。(2 )用拧紧瓶盖的去底空瓶将乒乓球罩住后 ,把空瓶压入水底 ,可看到瓶内水面及乒乓球比水槽水面低。(3 )将瓶盖拧松 ,瓶内水面及乒乓球慢慢上升 ,水面升至与水槽水面相平。(4 )再次拧紧瓶盖后将其慢慢向上提 (不能提出水面 ) ,这时瓶内水面及乒乓球高出水槽水面。2 水的压力实验(1)往粗瓶内注入半瓶水备用。(2 )拧掉细瓶瓶盖 ,瓶口朝下直立 ,放入乒乓球 ,慢慢注入大半瓶…  相似文献   

2.
图 1为在初中物理第一册教科书中大气的压强的教学内容 ,问“能够显示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很多。如图1鸡蛋将怎样 ?为什么 ?”图 1 鸡蛋将怎样 ?为什么 ?答案 :鸡蛋将进入瓶内。当点燃酒精棉球后 ,瓶内温度升高 ,空气膨胀而排出一部分。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后 ,火熄灭 ,瓶内温度降低 ,压强减小 ,这时 ,瓶内的压强小于瓶外的大气压 ,大气压将鸡蛋压进瓶内。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每次布置这个课外实验操作的任务 ,检查时都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因器材条件不具备而未完成。少数学生虽完成 ,最后在整理器材时 ,都是将鸡蛋捣碎后倒出 ,或是连瓶扔…  相似文献   

3.
按高中物理第二册(甲种本)第99页图5—7的装置,来进行演示时,实验时间长,仪器多(用真空罩和电动抽气机),并且宜在实验室内进行.我们所用的方法,简单易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时:在250毫升的平底烧瓶内装入热水,使水面接近瓶口.然后用胶塞塞 住,将30毫升(或50毫升)的医用针筒的针头插入瓶内,抽出瓶中的空气使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到一定程度时,便可看到热水沸腾起来,这说明外部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就降低.反之若再将抽去的气体重新压入,则可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电磁阻尼现象实验的做法如图1所示。我们多次做此实验后发现,阻尼现象并不明显。我们经过研究、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1实验装置(如图1)图12制作材料可乐瓶一个,橡胶塞一根,薄膜一块,玻璃管一支,用有机玻璃制作的带有指针和刻度盘的简易支架一个。3制作方法把可乐瓶去底,然后取下瓶盖,将瓶盖磨去顶部,套上橡胶膜,盖到可乐瓶上,盖紧。将适当的橡胶塞打孔,插上玻璃管。然后将橡胶塞塞入可乐瓶的瓶口上。注意:玻璃管与胶塞之间不能有水流出。最后将可乐瓶组装在简易支架上。4使用方法向可乐瓶玻璃管内注水,可看到指针向上偏转;拔下玻璃管,水流入可乐瓶中,指针向下偏转。5实验装置的特点及用途此实验装置用于小学科学第六册《水的压力》课堂教学演示及课外学生探…  相似文献   

6.
已有多种演示器材和演示方法做"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实验。按实验的主体器材来分,主要有两类:一是电子振荡电路;二是来顿瓶电路。它们大多线路比较复杂,不便于实验分析,或者是操作不便,实验的可靠性较差。这里介绍一种以原副线圈为主体器材的演示方法,供大家参考。该方法所用器材少,操作简便,可靠性高,演示效果极佳。一、器材与电路主要器材原副线圈,电源和收音机等。收音机用于接收电磁波。电磁波的发射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L为空心原线圈,E为1.5-3V甲电池或蓄电池,a、b为鳄鱼夹(实用中用电源正极代替b)。二、演示与操作1.演示电磁波的发…  相似文献   

7.
一组静电转动实验张旭(辽宁省朝阳市第一师范学校)一、简易静电电动机(一)如图1所示、1.转子:取一只可乐瓶(高橙瓶、荔枝瓶),在瓶盖和瓶底的中心位置各打一个孔,底孔中嵌入一只衔扣(给衔扣涂上点801胶,用细长杆顶住衔扣,从瓶内嵌入底孔中)。2定子:由...  相似文献   

8.
(1)器材注射器(100mL)、抽滤瓶(500mL)、三角漏斗、单孔橡胶塞、快速滤纸、待滤液。(2)装置(见图1)图1在常压过滤过程中,随着漏斗中待滤液量的减少,液体所产生的压强也随之减少。加之滤纸表面吸附了一层固体颗粒物,所以过滤速度逐渐变慢。若改用常规抽滤,则操作较为繁琐,另外校内课堂也缺少自来水管。因此作如上改进,利用注射器抽拉所产生的吸力,使抽滤瓶内的压强减小,从而加快过滤的速度。改进实验后,现象明显,操作方便,可以不受实验条件的限制。一种简易抽滤法@戴明$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214125…  相似文献   

9.
高中物理教材第二册中关于光电效应演示实验是这样描述的 :把一块擦得很亮的锌板连接在灵敏验电器上 ,用弧光灯照锌板 ,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 ,表示锌板带了电 ,进一步的检查知道锌板带的是正电。从而说明在弧光灯的照射下 ,锌板中有一部分自由电子从表面飞了出去 ,锌板缺少了电子 ,于是带正电 ,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图 2实际做实验时发现 :该实验要求验电器的灵敏度较高 ,若用普通的验电器金箔几乎不张开 ,实验效果较差 ,现象很不明显。本文介绍以下两种改进的方案 ,仅供参考。  方案一 :实验前先让锌板带负电 (可通过导体将用毛皮…  相似文献   

10.
塑料瓶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 ,现把它巧妙地拼凑设计 ,将物理过程简单、直观、形象、生动而富有启发性地演示给学生 ,既能揭示物理思想的奥妙 ,又让学生倍感亲切、自然而有趣 ,易于理解接受。下面 ,就介绍塑料瓶的两种妙用 ,不妨一试。1 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实验器材】1个塑料瓶、1支镊子、棉团、酒精、打火机。【实验方法】图 1 (1)向学生展示塑料瓶的外形。(2 )用打火机点燃浸过酒精的棉团 ,放入塑瓶内 ,如图 1a ,随即拿瓶盖旋紧瓶口 ,火熄片刻 ,塑料瓶就发生很明显的变形 (圆的变成三棱形 ,方的变成菱形 ) ,如图 1b。(3 )松开瓶盖 ,“…  相似文献   

11.
1 教材中该演示实验的不足( 1 )按教材的做法让物体做匀速运动非常困难。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通过调整吊盘上重物的质量 ,使沿着拉力方向轻轻推一下木块时 ,木块图 1便能在桌面上做匀速运动。实际进行过操作的教师都知道 ,这是办不到的。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长木板各部分的粗糙程度有差异 ,二是肉眼很难分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 2 )不能从实验中得出滑动摩擦力跟压力的正比关系。( 3)不能较好地研究滑动摩擦力跟接触面积的关系。为此 ,我对该实验进行了仔细研究 ,作如下改进。2 实验改进内容改进后的实验器材和装置如图 2…  相似文献   

12.
初二物理课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往玻璃管注水银容易外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不仅不安全,而且玻璃管易损,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利用细透明胶管代替玻璃管,操作简单,方便易行,效果良好。一、实验器材制作(如图1)1.底座:25cm×15cm(木板)2.立杆(木标尺)110cm×4cm×2cm3.木斜杆(附铁片夹)110cm×4cm×2cm4.转轴(带螺母的螺丝固定)5.指针(30cm×0.7cm铁片)在竖杆上下可移动6.250ml葡萄糖瓶7.透明细胶管110cm8.废油笔芯9.注射器(10ml)图110.细胶管11.排气阀二、水银瓶制作1.向瓶内注入适量水银,将细玻璃管、油笔芯插入胶塞,然后塞好瓶口。2.在胶…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自然》第十二册教材中的“光的折射”实验 ,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此实验存在以下不足的地方 :1.在教室内做实验 ,阳光的采用不方便 ;使用电筒光 ,实验效果不明显。2 .学生做实验时 ,很容易做成光线垂直入射 ,根据光的折射原理 ,我们知道“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 ,传播方向不改变”,这样就达不到实验目的了。为了弥补以上不足 ,本人在教学时对实验进行了以下设计和改进 :一、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 :玻璃砖一块 ,缝衣针 4枚 ,泡沫板一块实验要求 :1.在垫有泡沫板的玻璃砖的一侧斜插 2枚针成一直线 ;(如图 1所示 )图 12 .在玻璃砖的另…  相似文献   

14.
1 小口瓶根系系列标本图 (含标本例和存放箱 )如图 1所示图 1 2 特点及用途2 1 特点( 1 )根须完整 ,根标本齐全成系列。由于是在瓶内长的根 ,无挖断根现象 ,连根须也很完整 ,可满足对根的教学要求 ,有利于突破《各种各样的根》等课的教学重点 ,难点。( 2 )用小口瓶浸制“大型”标本方法新颖、美观、激趣。那些在小口瓶内长大的“胖”根 ,易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 ,产生“我也想做”的欲望。( 3 )外形美观 ,形象生动 ,可见度高。用小口径的透明瓶 ,透明液将各种各样的根生长时的立体形态制成一系列根标本 ,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 ,他们可从…  相似文献   

15.
徐杰 《阅读》2023,(38):10-11
<正>中央电视台的一档电视节目《是真的吗?》曾介绍:薄荷糖和可乐不宜同时食用。这是真的吗?做下面的实验,你就能揭开其中的科学奥秘。实验材料500ml可乐1瓶、薄荷糖8粒、塑料槽。实验步骤1.在塑料槽里放入500ml可乐1瓶。2.打开瓶盖,迅速将8粒薄荷糖放入瓶内。3.仔细观察,可乐瓶中逐渐产生了气泡。3秒钟后,  相似文献   

16.
1教具装置图(图1)2特点和用途(1)特点①制作简单。本教具由化学实验室里常用仪器组合而成,便于教师自制。②现象明显。热水中置于铁丝网上的白磷熔化成液珠。当氧气泡自下而上与之接触时,便可观察到燃烧现象;停止供氧则燃烧停止,可反复演示。如将瓶内热水换成凉水,通过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滴眼瓶有玻璃和塑料制的两种。玻璃滴眼瓶透明度高,耐热,可放在热水里或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塑料滴眼瓶瓶体软而有弹性,不易破裂,容易加工。下面介绍利用滴眼瓶做实验器材进行的部分自然实验。 一、代替漏斗 将塑料滴眼瓶瓶底剪去,把玻璃滴眼瓶两端的橡皮帽和橡皮塞除去,都可以作为漏斗使用,如  相似文献   

18.
1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改进(1实验装置(如图1图1(2)原实验的缺点①实验装置复杂,操作繁琐;②实验现象不明显,成功率很低;③容易造成CO泄漏,影响教师、学生的健康。(3)实验操作①往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②把直径2mm铜线弹簧放在酒精灯上灼烧成黑色氧化铜表层;③往锥形瓶内的小杯中(小型塑料杯或小型烧杯)滴入2mL的浓硫酸和2mL甲酸,把灼热的铜弹簧迅速伸入锥形瓶中,立即拧紧胶塞。④观察现象,一会儿铜弹簧黑色的表层慢慢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改进后的优点①实验操作简便,反应速率快,实验效果明显;②节省教学时间,实验全过程只…  相似文献   

19.
行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关于简谐振动图象的演示 ,实验采用振动沙摆漏出的沙流到木板上而形成图象。它只能在水平面上显示 ,若将木板竖直 ,沙质图象消失 ,留下的图象痕迹粗而模糊 ,影响了实验效果。如果把沙摆改用注射器 (喷水 ) ,问题即可解决。改进方法如下 :1.把盛沙的漏斗改用装有墨水的注射器 (此注射器可用热学玻—马定律实验中带有框架的注射器代替 ) ,如图 1a所示。2 .在薄木板上贴一张与木板一样大小的纸条 (用棉纸效果更佳 ) ,并在纸条中央画上“零线”OO′,如图 1中 b所示。图 1把注射器固定在用铁架台做的框架上。使注射器摆动…  相似文献   

20.
(1)用小刀从硬泡沫块上削下一小块薄片,加工成圆形(直径Φ4mm左右)。在一个饮料瓶盖中,先装半盖子水,把泡沫小圆片放入盖中心。这时会看到小圆片先从中间慢慢向盖子边缘移动,快要到达边缘时,小圆片加速运动到边缘,并尽力要往盖壁上爬,最后,小圆片一部分在水里,一部分在水和盖壁的交界处的盖子上(露出液面)。如果用牙签把小圆片“推”到瓶盖中间的水里,它仍然要往盖壁处加速运动,且尽力往盖壁上爬,不管你怎样“推”,都将无济于事。如图1a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