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007年秋季起,我国在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择优选拔热爱教育事业,有志于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只要从事中小学教学工作,就能保证“有编有岗”。有意报考免费师范生的考生,在报考前要充分了解就读免费师范生所应承担的义务,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这样才会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2.
《招生考试通讯》2009,(12):26-27
2009年全国共招收免费师范生12112人,比2008年实际录取人数增加729人。从近三年免费师范生的招生情况看,师范生免费教育的举措对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各地以师范生免费教育为契机,纷纷出台措施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据了解,目前,北京、上海、湖南、江西等地已试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或定向培养农村教师。广东、甘肃、江苏等地对到农村学校任教的本科毕业生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分年度返回学费和住宿费。这些措施进一步增强了教师职业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最近表示,将“建立职业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这意味着免费师范生政策将不再局限于为中小学培养师资,受益范围扩大到了职业院校。  相似文献   

4.
国家重新推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对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师范院校发展意义重大.教育部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执行几年来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也暴露了不足,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继承教育部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有效做法的基础上,将政策目标聚焦农村教育师资短缺和教师综合素质偏低问题、采取“以县为主”的免费师范生招生就业机制、缩短免费师范毕业生服务年限,增加了政策的灵活性与创新性.  相似文献   

5.
免费教育师范生(简称免费师范生),是指报考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之一,有条件地接受免费师范教育的考生。免费师范生毕业后须从事一定年限中小学教学工作,保证“有编有岗”。  相似文献   

6.
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是个体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整体性评估。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水平高低将对其心理健康产生影响。通过问卷调查来研究免费师范生与非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找出影响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提升主观幸福感的建议。调查结果表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师范生整体自述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但免费师范生、男师范生、独生子女的自述幸福感均低于对照组;免费师范生与非免费师范生的幸福感各维度排序除“正性情感”和“生活满意”两个维度外基本上趋于一致;幸福感各维度在人口学统计指标上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p>0.05)。影响免费师范生主观幸福感因素包括内部和外部因素,给着手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7.
曹清  张慧 《文教资料》2009,(33):173-174
近来,相关师范类院校的新闻与公告中用“公费师范生”代替了先前出现的“免费师范生”,这值得我们思考。本文基于文本分析,在简述“免费师范生”回归的基础上,探讨了“免费”二字带来的负面影响,并突出向“公费师范生”转变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高中数理化》2008,(5):65-66
根据国家有关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精神,为吸引优秀学生读师范,鼓励优秀青年当教师,我校2008年在部分省份招收免费教育师范生,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  相似文献   

9.
免费师范生课程现状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免费师范生政策出台以来,如何对免费师范生进行教育和培养就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从免费师范生对课程政策、课程规划、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免费师范生参与课程设计的机会以及课程实施的效果六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免费师范生对课程现状总体满意度较低。形成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免费师范生的“未来角色确定性”使其对课程设置质量要求较高,另一个方面可能是院校的某些制度性保障低效的缘故。  相似文献   

10.
《广西教育》2014,(44):30-30
正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从2007年国家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以来,6所部属师范大学8年来在全国共招收免费师范生近8万名,但是媒体在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夕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仅有31.9%的免费师范生愿意从事教师职业,他们总体上从教意愿不强,而且愿意回到贫困落后地区从事教育工作的比例更低。免费师范生从教现状@黄经飞(乡镇中学教师、首届免费师范生):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我们毕业后的工资实在太低了。比如我第一年的工资1 400元左右,第二年  相似文献   

11.
关于"免费"的众说纷坛免费师范生,在从高校消失了十年以后,今天又出现在几个部属师范的校园里,特别引人注目。和多年以前的免费师范生相比,现在的免费师范生政策已经有了一些不同。比如,免费师范生们一入学,会在《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上签字,承诺"毕业后一般回生源所在地省份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不少于十年"等。  相似文献   

12.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研究的现状及反思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前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研究涉及到普及师范生免费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原因和意义、部属师范大学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执行、如何处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中的各种关系、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成效以及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公平性等几个方面。这些研究对完善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还需要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办法内容的完整性、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普及、成效和公平问题以及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研究等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11年的大学毕业生中有一个群体注定引人注目,那就是2007年秋季入学的首届免费师范生。  相似文献   

14.
免费师范生教育自其孕育之日起,就潜藏着极大的机遇与风险。免费师范生教育作为一个新鲜的教育模式,给众多学子提供了人生的方向和选择的目标;同时,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的本身,它又有着些许不足。而免费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模式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有待完善的方面。本文旨在对比现有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创新,构建“三位一体”和“三种机制”的混合武教育模式,以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免费师范生与非免费师范生学习适应性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非免费师范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高于免费师范生;大一免费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应试水平高于同年级的非免费师范生;大二免费师范生学习适应性水平低于同年级的非免费师范生;免费师范女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环境适应方面均低于非免费师范女生并差异显著;免费师范男生在学习技术水平上高于非免费师范男生;非免费师范男生的学习能力高于免费师范男生。  相似文献   

16.
<正>自从2007年实施免费师范生政策以来,关于免费师范生的研究陆续涌现,主要包括:免费师范生的政策、免费师范生的特点、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基于免费师范生培养的课程设置、免费师范生的教育实习等。研究表明,免费师范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动机不够充足[1],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显著高于非免费师范生等[2]。免费师范生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大学学习和生活具有一定的特点,面临的问题也具有特定性。只有把握住免费师范生的群体特征和成长发展特点,才更有利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使免费师范生得到更好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为增强新疆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加快双语教师定向培养步伐,新疆近日宣布实施“定向培养免费师范生计划”。  相似文献   

18.
在教师教育中强化实践环节,改进教育实践课程设置,已成为众多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呼声和共识。成为免费师范生教育改革的关键一环。基于对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特征及现状的思考,本文构架了以帮助免费师范生“会教书、爱教书、教好书”为三维目标的、以提升其专业胜任力和成长力为核心特征的多维复合型教育实践课程体系。“34918”课程体系是免费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的合理框架,它包括丰富的训练项目与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研究涉及到普及师范生免费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原因和意义、部属师范大学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执行、如何处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中的各种关系、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成效以及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公平性等几个方面.这些研究对完善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还需要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实施办法内容的完整性、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普及、成效和公平问题以及师范生免费教 .育政策的研究等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关于师范生免费教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师范生免费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新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提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效果,文章提出如下几种观点:同一所招收师范生的院校应该同时提供免费和收费两种选择;今后师范生免费教育的重点应该是非重点师范院校;在推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同时必须完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