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刘寒娥 《新闻实践》2005,(12):34-35
新闻故事化是新闻媒体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所谓新闻故事化,就是记者在新闻写作中发掘新闻事实中的故事因素,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新闻事件。这种报道方式用平凡的题材提炼深刻的主题,挖掘新闻事实中具有人情味的因素,情理交融,揭示人性的闪光点,激活人类的情感,增强新闻报道的趣味性与可读性,实现新闻传播的社会价值。 那么,如何在新闻写作中运用故事化方法,体现新闻传媒的人文关怀呢? 用形象的事实说话,突出情  相似文献   

2.
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富兰克林说:“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因此,新闻故事化,就是记者在新闻写作中发掘新闻事实中的故事因素,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3.
面对同一新闻源,媒介靠什么出奇制胜呢?笔者认为除了选择一个好的报道角度外,关键在于新闻的内容,而内容又如何能够引人入胜呢? 讲故事的新闻写作方法是一种突出描述艺术的写作风格,强调文字描述对感官的刺激,要求记者像语言艺术家那样,用感觉化的文字来报道新闻并发掘这个新闻事件对读者生活的意义。本文试从新闻写作中讲故事的技巧  相似文献   

4.
王晓珍 《青年记者》2017,(21):72-73
人类从孩提时代起就对故事如饥似渴,因为故事是一种最容易被人类大脑接受的信息组织形态,讲故事的新闻写作手法,符合读者的阅读心理.作家陈忠实在给一家少儿期刊写评论时提出“谁有故事谁即胜出”.李希光教授说过:“新闻学传授的是寻找故事和写作故事的一门学问.”写出好故事,首先要找到好故事.《齐鲁少年》从2007年至今,一直摸索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笔者参与了每一期新闻故事的采写和编辑,就如何找到好故事,怎样写出好故事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新闻写作的故事化已经被众多新闻媒体所提倡。所谓新闻故事化,就是记者在新闻写作中发掘新闻事实中的故事因素,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新闻事件。这种报道方式用平凡的题材提炼深刻的主题,挖掘新闻事实中具有人情味的因素,使新闻报道情理交融,增强趣味性,加大受众力度,更好地实现新闻传播的社会价值。那么,如何在新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的新闻采访中,常常听到有这样的说法:“你有什么好点子?”“这个点子不错”等等。什么是“点子”呢?“点子”,就是主意,即在采访写作中,触物于何方?立意于何处?寓理于何事?落笔于何点?“点子”是新闻敏感最重要的体现,它的实质是:从哪个角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新闻价值,才能充分地表现新闻价值。“点子”表现在采访写作和编辑的过程中,但在采访写作中又表现较为突出。“点子”在采访写  相似文献   

7.
新闻要善于讲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新闻采写中,常常把“story”用作“news”的代名词,把采访新闻叫做“to cover story”,头条新闻称之为“head line story”。西方新闻报道中有一种明显的故事化写作倾向,以至于许多名牌大报的总编辑要求记者“像说故事一样说新闻”。 近年,我们也开始强调故事在新闻中的作用。1996年2月,一个叫颜长江的记者在《羊城晚报》上连载《泌阳奇案 广州洗冤》,他用中国民间故事和古典章回小说的手法写了一个奇案,一时“羊城纸贵”。新闻和故事的关系如何,新闻应如何讲故事?  相似文献   

8.
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叙述.每个人小时候都听过长辈讲故事,尽管那些故事是编的,不是真实的存在,但毕竟本能地知道向别人叙说故事的要领:时间(从前……)、地点(有座山,山里有个庙)、人物(庙里有个和尚)、事情(讲故事)……新闻不就是向公众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吗?怎么这样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呢?正因为大家觉着简单,所以不重视,不重视自然便做不好.其实,用十分有限的文字,简洁地而清晰地讲述一件事实,是要花费一些功夫认真对待的,何况还有专业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选择标准、叙述的客观,以及一些职业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陈阳 《新闻窗》2013,(5):42-42
一般来说,“新闻故事化”是一种“讲故事”式的新闻叙述方法。美国记者富兰克林认为“新闻的故事化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出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驷见在,它已经从新闻的后期处理环节逐渐影响到新闻采集、报道策划等前端环节。同时,新闻故事化的处理方式也从社会新闻领域逐渐蔓延到时政新闻,尤其在“走转改”活动开始以后,新闻故事化成为众多新闻记者在采写中频繁使用的写作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少主观色彩对新闻事实报道的影响,在消息写作中,一般不提倡作者直接议论或抒情。新闻报道被称作是“藏舌头”的艺术,发表的应是“隐形意见”或“无形意见”。如果新闻中有太多观点、态度和情感的直接流露,就会影响新闻的客观性。这已成了消息写作理论中的定论。然而,消息中是否就完全不能有议论呢?其实,早在1931年,毛泽东在《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中,就消息写作发表过这样的观点:“也不是完全不发议论,要在消息中插两句议论进去,使看的人明白这件事的意义。但不可发的太多,一条新闻中插上三句就觉得太多。议论要插得有劲,疲沓疲沓…  相似文献   

11.
张刚 《青年记者》2016,(16):43-44
在当代新闻实践中,讲故事,尤其是讲好故事,是否已经过时?新闻理想和操守,在刷屏时代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 笔者在齐鲁晚报融媒体“齐鲁壹点”客户端开设了一个“底层行走”壹点号,讲述底层故事,以期通过更灵活的体裁、更自由的表现手法,选择能够自如驾驭的新闻场景,寻找一个职业新闻人更加宽阔的表达空间和舞台,也希望给自己的新闻理想寻找一个归宿和答案.  相似文献   

12.
叙事就是讲故事.叙事和故事乃一体两面共存的关系,故事是叙事所述之事,而叙事则是讲故事的方式.从文本的角度观察,古今中外大量的新闻报道、历史著作、文学作品无疑都是叙事作品,那同样作为叙事文本的历史叙事和新闻叙事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本文通过比较的方法,从内容取向、选题价值、真实性、时效性以及是否需要"想象力"等若干方面阐述了新闻叙事与历史叙事的异同,爬梳它们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探寻两种叙事文本各自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怎样才能使新闻“活”起来呢?这里面有多种办法可寻,而写出“立体化”的新闻,就是其中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新闻是不停地在路上寻找美丽的故事。如今,“新闻故事化”已越来越多地运用在新闻采写中。所谓新闻故事化,就是记者在新闻采写中发掘新闻事实中的故事因素,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新闻事实,使新闻报道充满人情昧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15.
新闻写作的产品是新闻作品。研究新闻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好的新闻作品,那么什么样的新闻作品才算是好的呢?这个标准是什么呢?很显然,符合和适合新闻传播的规律和要求的新闻作品才是好的新闻作品。新闻作品的五个特点就是这样提出来的。它们是:新闻作品是“易碎产品”,新闻作品是“机遇产品”,新闻作品是“组合产品”,新闻作品是“选择产品”,新闻作品是“传播产品”。  相似文献   

16.
平凡 《新闻采编》2006,(1):28-28
什么是新闻故事?新闻故事在新闻类作品中不是一个独立的门类,新闻教科书中也没有新闻故事这个门类。新闻故事既是新闻,又是故事。所以,我觉得它和消息、人物通讯有相类似的特征。尽管在新闻教科书没有新闻故事这一类体裁,但在新闻报刊上,新闻故事还是经常存在的。新闻故事的特点是什么?新闻故事由“两个”词组成:一是新闻,二是故事。首先是新闻,其次是故事,新闻有新闻的特点,故事有故事的特点,合起来就是新闻故事的特点。作为新闻,特点就是“新”“真”,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比如说,每年3月全国召开“两会”,这“两会”会内会外有很多新闻…  相似文献   

17.
会议报道,是新闻改革的难点之一,也是记者获取新闻和新闻线索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新闻报道是不应该忌讳会议的,会议是个“富矿”,会议里面有“黄金”。记者要善于从“富矿”中提炼出“黄金”,把它献给读者、观众和听众。怎样从会议的“富矿”中提炼出新闻呢?这需要记者充分利用会议提供的有利条件,积极主动地去“挖会”,把埋在会议中的“黄金”挖出来。也就是要精心构思,精心写作,这叫做  相似文献   

18.
秦人贾平凹说.衡量一个人能否成为小说作家.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其是否具有讲故事的能力。从某种角度来看。他的这一观点.无疑也适合新闻人。因为.当我们的新闻人将一篇人物或事件新闻呈现给读者时.能否引起共鸣.首先要看其是否以故事吸引人、打动人.进而取得感染人、教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西方新闻报道故事化的写作倾向已得到国内媒体人的认同,广播电视新闻因其转瞬即逝等传播特点,更需要"讲故事"。本文从故事的选题、典型性等方面,阐释广播电视新闻应如何"讲故事"。  相似文献   

20.
新闻故事化的发展脉络 新闻的故事化报道是一种形象化的报道方式,即以讲故事的形式报道新闻.新闻故事化报道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法国的杂文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