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其实你是最优秀的”。音乐课上,二年级小朋友正兴致勃勃的学唱歌《迷路的小花鸭》,这是一首表演唱的儿童歌曲,情节生动有趣,深受学生喜欢。当全班同学准确的把这首歌曲唱完后,我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谁能完整的用舞蹈动作把这首歌曲表演给大家看?”话音刚落,全班同学纷纷举起了小手。于是,我让其中一个表现欲望最强的小朋友首先上台表演。她形象生动的舞蹈博得了全班热烈的掌声。接下来的几个小朋友也表现非常出色,但动作却大致相同。这时坐在后排的陈子强举了手,他平时性格内向。言语不多,看着他自信的眼神,我鼓励他说:“强强,老师很想看看你的表演,你能到台上展示给我们看看吗?”他高兴的跑到讲台上,非常投入的随着音乐做起了动作。说实话,他表演并不够生动,动作略显笨拙,同学们没有给他掌声。看着子强的自信慢慢消退,我连忙拍拍陈子强的肩对其他同学说:“你们知道吗?其实强强在这次表演中有一个特大的优点值得大家学习,那就是他的舞蹈动作全部是由自己创编的。虽然前面几个同学都表现得非常好,但他却创造出了自己的东西,保持了自己的舞蹈特色。我们应该为班上有这么优秀的同学而鼓掌。”  相似文献   

2.
刘萍 《儿童音乐》2016,(3):72-74
"音乐课想说爱你不容易!"在音乐课堂上,有很多孩子他们喜欢上音乐课却又害怕唱歌.每一次看到音乐老师来上课他们都欢呼雀跃,可是学完歌曲后,当我说请同学们来唱一唱或者请个别同学演唱的时候,大部分同学立刻趴到桌子上,生怕我的目光落到他的身上,还有小部分同学指着别人说:"老师,让他(她)唱,他(她)唱的好听……"只有几个同学自告奋勇举起手来说自己要唱的.  相似文献   

3.
吴茜 《江西教育》2023,(9):57-58
<正>孩子们六年级了,青春开始在他们身上萌芽。这个月,我听到很多同学对子康的投诉:“子康上课画黄色漫画。”“他不光画还拿给女生看。”“他不光画,还要编歌曲,全都是Rap。”……听完同学对他的投诉,我问大家:“你们有什么感受呢?”话音未落,同学们三五成群、义愤填膺地出示了一大包纸条、残缺的纸张。  相似文献   

4.
陈菁华 《学周刊C版》2011,(10):191-191
【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小红帽》。2.认识d、r,m、f、s,能够听辨音的高低,并学唱。 【教学目标】:1.有表情地用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2.编创动作进行歌表演。  相似文献   

5.
课前活动:师生共唱歌曲《小红帽》。一、结合歌曲导入新课师:课前,我们唱了一首歌——《小红帽》。知道吗?这是一个童话故事。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的名字叫“从现在开始”。(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游戏识字师:课前,小朋友已经读过课文了,谁能读给大家听?(指5名同学)其他小朋友端好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中部有谁?(生接读课文)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 学会准确、有表情地演唱新歌并逐步掌握一些自主性学习音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节拍感、听觉能力、即兴创作和分析理解歌曲的能力。教材分析 《小红帽》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巴西儿歌,歌中叙述了儿童熟悉的“小红帽”的故事,唱起来琅琅上口,童趣盎然。 全歌共分六个乐句,一段体,大调式,2/4拍,浅显易唱。歌唱时应做到活泼、柔美,并用稍快的速度来表现欢快的气氛。在唱“我要担心附近是否有大灰狼”这句时,应用较弱的力度来表现害怕、担心的心情。课件准备 “小红帽”故事的动画片,表示歌曲结构的一些图片,“小红帽”的歌…  相似文献   

7.
上完《扁鹊见蔡桓公》后,我说:“象桓侯那样掩饰自己的缺点,是要吃大亏的。”突然,一个同学站了起来,并说:“老师,桓侯并没有掩饰自己的缺点,相反,我认为他很大量。”什么?我吃了一惊,鼓励他继续说下去。“桓侯作为一个国君,总得有自己的尊严。他能当着众人的面承认自己有病吗?扁鹊三番五次责难他,他仅仅表现出不悦,并没有处死他,这不叫大量吗?”我楞了一下,虽然他的想法有点牵强,但其思考问题的方法值得肯定。于是,我让同学们继续发表意见。有的说桓侯是个爱面子的人;有的说他心胸狭窄……谈到扁鹊时,一位同学的发言…  相似文献   

8.
教《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这篇课文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把自己用卡纸做的一只蝈蝈送给了朗读最好的那位学生。为了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再来读读这篇课文,我灵机一动,说:“现在有没有哪位同学再来试试,读得好老师教你画蝈蝈,你就可以自己画一只绿色的蝈蝈了。”我本以为这样课堂气氛会比刚才更热烈,却没想到无一人举手。可能是因为怕我下不了台,过了一会儿才有一只小手举了起来。课后我百思不得其解:画蝈蝈总比拿一只现成的有意义吧,学生为什么不感兴趣呢?一位听课的教师说:“画、做多麻烦,拿只现成的多好。这年头,哪个孩子还乐意自己做。”  相似文献   

9.
师:猎狗走了以后,小麻雀和老麻雀会有什么表现呢?我想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说不定会希望我们中国的小朋友帮他续写一个更感人的片断。下面就请同学们先自由结组交流一下。可以直接用语言表达,也可以两个人合作表演后其他同学帮助解说。咱们赛一赛,看哪组同学说得又真实又具体。 (学生自由结组交流、表演) 师:哪位同学愿意代表小组起来说说你们续编的故事? 生:我说。猎狗走后,老麻雀望着猎狗远去的方向呆呆地站了好久。突然间,她像想起了什么似的猛地转过身来,一把搂住小麻雀,然后捧起小麻雀的脸左看看,右看看,说:“乖宝宝,…  相似文献   

10.
[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我们班蓝天同学画的一幅画(实物投影仪展示画面,学生观察)。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出画面内容。生:画面上有一条马路,旁边有很多花草树木。生:我还能说得再细一些、再具体一些———画面上有一条弯曲的马路,路旁有很多行道树。师:说得太好了。你们喜欢这些行道树吗?全班:喜欢。师:同学们,你们是喜欢蓝天同学画得好呢,还是喜欢行道树本身?(学生笑,有人说“都喜欢”。)好,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台湾女作家张晓风为我们描绘的行道树(师板书课题),看看我们所…  相似文献   

11.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之一。歌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然而,大多数教师在音乐教学中都有这样的体会:演唱教学好像不太受同学们的欢迎,一节课中参与演唱的同学寥寥无几,要不则是大喊大叫,全班乱成一片,根本谈不上什么音乐的审美感。那么,在新课标理念下,如何提高学生对音乐演唱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音乐考试结束后的第三天,我到六(三)班上本学期最后一节音乐课,打算总结一下期末考试情况。我首先表扬了几位演唱教材歌曲和音乐知识问答成绩突出,被评为优秀等级的同学,接着委婉地指出还有一些同学教材歌曲都没唱好,考试成绩不佳,评定为中等。当提到段乃佳的名字时,只见她举起了小手:“老师,我会唱花鼓戏。我可以补考吗?”听她这么一说,又有几位同学举起了手:“我会拉二胡。”“老师怎么不考跳舞呢?我都学好几年了。”我一时怔住了。  相似文献   

13.
【案例描述】
  笔者曾经执教过一节口语交际课:《陶罐与铁罐》。课上,笔者问“:看来同学们已经读懂了剧本,如果让你表演,你想演哪个角色?为什么?”同学们思考了约摸一分钟,张同学举起了手:“我想当解说员,因为解说员的个性平和,语气平缓,我能演好。”没想到第一个举手的同学居然要当解说员,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但为了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角色体验,我首先肯定了张同学的选择,然后鼓励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角色,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紧接着,同学们纷纷举手,李同学信心十足地说:“我想演铁罐,因为铁罐的个性是盛气凌人、傲慢无理,这个角色比较具有挑战性。”随后,王同学慢条斯理地说“:我想演陶罐,因为陶罐的个性是谨慎谦和、息事宁人,这个角色比较适合我。”一下子,同学们的热情被点燃了,大家畅所欲言,纷纷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我的小孙子悠悠两岁了,他对音乐有特殊的兴趣,听到音乐马上就手舞足蹈,特别是听到熟悉的歌曲,会合着音乐打拍子。同事到我家来玩,总说:“悠悠给我们表演个节目吧。”他大方地说“好。”马上到玻璃橱内拿一个用纸折好的“皮球”,又拿一支笔插在“皮球”内放在嘴前当“话筒”。我说:“悠悠当小歌星,我来给你伴奏,你听我弹的什么歌你就唱。”我在钢琴上弹一句,他马上就会说“一条鱼……”接着便摇头摆身地唱了起来,所有的客人都边拍手边说:“唱的真好。真好。”他一边说谢谢大家,一边深深地鞠躬,站也站不稳,甚至要碰到地板上,…  相似文献   

15.
两只蝴蝶     
《学前教育》2006,(4):34-35
幼儿园组织小朋友春游,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尽情地感受着满目的春色,唧唧喳喳地说着,笑着……突然路边的广播里响起了歌曲《两只蝴蝶》的旋律,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喊了起来:“是《两只蝴蝶》啊。”随即合着音乐唱了起来“亲爱的,你慢慢飞……”孩子们热闹的大合唱顿时引来了游人的止足观看和议论。有的说:“唉,这么小的孩子就会唱这种歌了,他们知道自己唱的什么吗?”有的说:“老师怎么能让孩子唱这样的歌儿呢?”带队老师望着沉浸在歌声中的孩子们和议论纷纷的游人,不知如何是好。假如您是带队老师会怎么办呢?对此您有怎样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任小平 《甘肃教育》2006,(9B):50-50
一、引发兴趣灵活思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依此,我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对例题和习题的选择,来引发出儿童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例如,教学一年级数学“连加应用题”。我出示例题:“同学们做操,小明前面站3个同学,后面站5个同学.这队一共站几个同学做操?”先让学生根据题意上台,边听“健康歌”边表演.以下学生边看边数,每人轮流.明确答案。  相似文献   

17.
戴昕 《中学文科》2007,(7):107-107
一次音乐欣赏课前,一位男同学跟我说非常想听周杰伦的《本草纲目》。他的这个要求给了我提了个醒:本节课我要和同学们一起了解的是《音乐的美》,其中有一首肖邦的《夜曲》,而这首乐曲和周杰伦的《夜曲》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用这首歌曲导入新课,不是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吗?于是,我临时决定改变导入方式,调整上课程序。  相似文献   

18.
今天中午,王仁牒跑来说:“老师,小权又偷我东西了。”“什么东西?他怎么又偷了?”我又气愤又惊讶。“一盒油画棒,是闻琪告诉我,油画棒在小权的书包里,我已经从他的书包里拿出来了。”王仁牒振振有词地说。  相似文献   

19.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就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抓住语文教材本身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乐学”的氛围。我教《诚实的孩子》一课,作过这样的尝试;讲课前,先让学生做一个画圆的游戏,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要求学生自觉闭上眼睛在圆内再画一个小圆,学生都跃跃欲试。我先叫了两位较听话的同学上讲台画,结果都未画对,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我又叫了外号叫“机灵鬼”的学生来画,他很快在圆内画了一个小圆,两圆几乎是同心。同学们拍…  相似文献   

20.
《童谣》是人教版《音乐》第七册第七课歌曲。小羊“吃”狼是第二课时的一段教学精彩片段。 师:挑战第二关! 生:展现自我,向前冲!耶! 师:同学们,请你根据歌曲《童谣》的内容创编出不同形式的表演。比比哪一组的想法最新颖、最独特。 (学生分成三个组进行讨论) 师:下面请各组同学把你们的想法表演出来,并说说你们的创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