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客":网络时代关键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 《青年记者》2007,(20):79-79
在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发出挑战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关键字眼,而围绕这个字眼展开的种种现象,是网络时代的特有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个字眼就是"客"——博客、播客、拼客、闪客、炫客、威客、维客、黑客、米客、粉客等的"客"字。  相似文献   

2.
晒客是什么?就是把自己的中意物品、生活琐事、思想心得等,放到网络上与人分享,由人评说。晒客的"晒"源自英文"share"(分享),网民们用汉语的"晒"来翻译  相似文献   

3.
马凓 《采.写.编》2016,(4):126-127
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娱乐资源,都以最快速度被整合到网络上,网络娱乐的经济、社会价值日益凸显.文章以"映客"手机移动直播平台为分析对象,透析互联网传播革命下,网络娱乐传播空间的三大特征,即"超真实"的娱乐传播空间、"自我想象"空间以及以关系为纽带的社会交往空间.  相似文献   

4.
戴晓玲 《东南传播》2012,(6):102-104
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加之整体市场的运营环境的酝酿,使得国内兴起了一大批电子商户。作为网络媒介载体的电子商户,在其自身成长道路上总是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本文讨论的网络"客"族专指这些网络电商,通过分析不同的网络"客"族的经营模式,探索网络"客"族们如何更好地实现媒介商业化。  相似文献   

5.
赵颖颖 《东南传播》2018,(6):121-124
从播客、闪客到创客,互联网上总是热点不断."晒客"便是其中之一,发端于互联网络,兴盛于社交媒体,"晒客"已成为一股潮流,席卷全球.微信是当下最普及的社交媒体,朋友圈基于相册的设计又适合晒图与分享生活,因而成为"晒客"重要的活动平台.那么对大学生"晒客"群体来说,我们在微信平台上的"晒客"行为有何特征?它与我们的现实人际交流有何关系?  相似文献   

6.
网络"客"文化的兴起本身就是新科技的结果,新科技为网络"客"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经济支持,而网络文化的不断壮大又反过来刺激了科技的进步,两者相互促进。本文以各种"客"文化的出现为例,具体分析新科技对网络"客"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郑达威 《传媒》2007,(3):60-61
网络技术提供了不同于现实环境的虚拟空间,网民可以相对自由地参与其中并和其他网民发生关系.发端于"黑客"(英文"hacker"的音译)文化的"客"文化反映的是网络虚拟空间里网民的一种新的交往方式.在"客"文化的交往活动中,"实在"表现为各种网络形式及其负载内容,"价值"表现为网民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交往目的.  相似文献   

8.
网络推手虽然对网络舆论产生重要的影响,但由于其往往采取暗箱操作、伪装欺骗、哗众取宠等推送手段,因此被网络受众所唾弃.商业"推客"的出现是对网络推手的一种改良,他们将推荐权交给广大网络受众,推送方式真实、透明,得到了网络受众的认町.从网络推手到商业"推客"的转变.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受众的网络传播价值核心.本文据此提出了进行网络舆论引导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9.
网络哄客现象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传播学视野透视当下网络哄客现象.研究发现哄客话语中心的建构,是"沉默的螺旋"效应的结果,其话语指向的飘移,则常常受到"第三人效果"的影响.哄客现象是一个充满内在矛盾的集合体,由环境与主体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形成.其负面效应表现为流动性群体思维的"合成谬误".因此,哄客自身的媒介素养建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拉扎斯菲尔德最早提出"意见领袖"这一概念,网络兴起之后,研究者将这一概念应用到网络中来,网络"意见领袖"为受众设置议程,引导舆论的走向。然而,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一批在面对特定社会事件时跟风起哄甚至攻击谩骂的网民群体被关注,有学者将他们称之为"哄客"。从网络"意见领袖"到网络"意见哄客",舆论焦点选择的天枰开始出现倾斜,负面效应被不断放大,呈现出一种"沉默的螺旋"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简单来说,掘客(dig)就是挖掘信息均意思,掘客网站提供给网民筛选推荐新闻的机会,由网民民主投票决定网站首页应该显示哪些新闻,通过digging的方式产生最受关注的热点新闻.掘客来源于美国,最著名的掘客网站是www.digg.com.目前中国的掘客网有"中国掘客"(www.cndigg.com)、"掘客中国"(www.diggcn.com)、"世纪掘客"(www.21dig.com)、"我挖网"(5dig.net),"奇客发现"(diglog.com)等.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维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在"博客"概念被炒得火热时,一个新的名词已经悄悄进入了一些网络写作与技术爱好者的视野,这就是"维客".  相似文献   

13.
网络“客”文化的传播特征与双重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刚 《今传媒》2010,(7):41-43
一、网络"客"现象的形成与发展网络"客"现象的形成最初发端于"黑客"。"黑客"一词源于英文"Hack-er",有时也称"骇客",原指热衷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尤其是程序设计人员,后来"黑客"一词被用于  相似文献   

14.
"掘"就是挖掘的意思,直接来源于英文Dig,即在任意-个掘客网站,经过注册,掘客有权上传文章,修改和评论文章,并通过"挖"影响文章排名.其核心思想是网站内容应由大众决定,因而,这类网站没有职业编辑.  相似文献   

15.
梅州定位于"世界客都,文化梅州",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梅州应如何利用网络优势打造"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宣传"世界客都,文化梅州",提升自己的城市魅力和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网络平台为基础的新媒体传播衍生了很多"客",典型的是博客、播客、维客、威客,这种新型的个人化传播方式带来了全新的心理影响。笔者重点阐述了"四客"的互生传播及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网络“客”族的勃兴及意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web3.0技术的发展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博客""播客""拍客"为代表的网络"客"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客文化"的内涵随之充盈。本文试图从传播学和文化角度对这一群体的出现和发展进行三方解读,以发掘其产生和勃兴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晒客”传播的自律及他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倾诉隐私成为一种时尚的今天,网络上又派生出了一个新名词——晒客。晒客的英文名为“Sharer”,义为“分享的人”。所谓晒客,就是热衷于用文字、照片、影像等形式,将私人物件以及私人生活放到网络上“晒太阳”,与人分享,由人评说的网友。如今,晒客一族成了网上新贵,与先后兴起的博客、播客、威客、粉客、换客等,造就了网络上群客涌动的态势。  相似文献   

19.
国内图书馆创客空间发展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研究方兴未艾.为了解国内图书馆创客空间发展研究现状、问题及未来趋势,论文通过文献调查和网络调查的方式,在分析国内图书馆创客空间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发展研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4点相应的改进对策:加强创客空间制度规范建设、增强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理念、完善图书馆创客空间筹资方式、提升创客空间专业人才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20.
网络"哄客"的出现并非网络这一新兴媒体本身的特性使然,这既有网民群体无意识心理的因素,亦有社会的娱乐化这个深层大背景。"犀利哥"事件近期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并将这种影响很快投射到人们的现实生活。文章结合"犀利哥"事件这一典型案例,从而探析网络"哄客"具有责任意识淡薄、从众性等特征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于网络"哄客"现象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