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短诗二首     
点评流浪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有些人用身体去流浪,有些人用心灵去流浪。诗中的“你”像狂风一样去流浪,而“我”则看不出是在流浪,那为什么最后又说“你只是/很久以前的我”呢?原来,一棵永不移动的树是一种孤独,而孤单的牵牛更是一种孤独,所以作者才在多年以后一个温馨的日子有了这样一种感觉。全诗由第一节单独描写的“你”拓展至第二节“你”“我”的对比,最后又找到“孤独”这样一个共同点,让“你”“我”合一。跳跃的思维暗含有内在的情感逻辑, 而“树”和“牵牛”这组意象的运用也浑然天成,值得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2.
缘分的天空     
顾云倩 《神州学人》2003,(10):41-41
澳洲的首都堪培拉有着丛林之都的美誉,这里无论波光粼粼的湖面,还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抑或栖息其中的成群的美丽鹦鹉,都透着一股自由自在、安静平和的气息。就在这美丽的天空下,我和一家人演绎了一段难以想象的缘分故事。很喜欢女作家程乃珊的一段话:“哈姆雷特讲得罗罗嗦嗦,‘为什么爱你?没有理由,我爱你就只是因为我爱你,正如金牛星为什么只有七颗星,没有理由,那只是因为它没有第八颗’,一大段独白,及不上两个字,有缘!”世界上不仅仅只有爱情会讲缘分,更有许多其它的情感让人感动。2001年的8月,刚刚结束高考的我只身一人来到南半球开始一种…  相似文献   

3.
静夜沉沉,浮光蔼蔼。我独自走在情人路上。萧瑟的身影和周围的黑暗融为一体。伴随我的只有踏踏的脚步声。我是一个孤独的人。有着一个孤独人该有的一切特征:头发零乱,衣衫褴褛。像这样的一个人只配到网上发发牢骚,或者呆在寝室喝喝闷酒,抽抽闲烟。可是我没有。没人知道为什么,也没人敢问为什么。因为我是龙飞,“见光死”龙飞,“铁公鸡”龙飞,“吹牛王”龙飞,一个震惊网界的杀手,一个令无数MM对见网友心灰意冷的杀心之人。这就够了。黑暗隐没了我的一切。可是眸中闪现的一丝绿光昭示着我的存在。熟悉这丝绿光的人都离开了情人路,只是远远地…  相似文献   

4.
“花儿、花儿,你为什么不说话?”“因为你没有关注我……”“花儿、花儿,你为什么现在又说话了呢?”  “因为你现在关注我了呀!”  “花儿、花儿,你为了什么而存在,又是为了什么而美丽呢?”  “为了那关注我的人。”爸爸妈妈,你们常说我是一朵小花,一朵开在你们心间的小花。但是,你们知道吗?花儿的开放,除了充足的“肥料”,更需要被关注的滋润,需要被理解的土壤。关注是一种爱。也许你们会说:“我们天天围着你转,这还不叫关注?我们把最好的都给了你,这还不叫爱?”忙碌的爸爸妈妈,你们是否能停下脚步,用心回答我的询问?你们是否能俯下身来,用爱倾听我的心声?爸爸妈妈,你们为了我操碎了心,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心血和汗水。可是,爸爸妈妈,你们关注过我的心吗?你们知道我真正想要什么吗?也许,只是几分钟认真的倾听;也许,只是几句真心的鼓励;也许,只是一个睡前的小故事;也许,只是一次秋天的郊游;也许,只是……真的,只是这些就够了。  相似文献   

5.
杨啸 《高中生》2012,(27):52
如果你在动笔以前,在写作以前,就大概知道会写什么,你永远也不会写,不值得写。——玛格丽特·杜拉斯在《写作》这本书中,玛格丽特·杜拉斯以一种近乎狂野的自由姿态,向这个世界"叫嚣"着自己非同寻常的写作观——写作与孤独。"写作,一开始就是我的地方。"她这样写道。写作,是人与生俱有的狂热与痴迷,每个人的内心都埋藏着写作的欲望。只是有些人写在纸上,有些人  相似文献   

6.
递进式     
杨琍琼  滕异珊 《音乐世界》2007,(12):158-159
遇上一个人一个过来人.也是我的一位良师对我说:"要珍惜,珍惜你爱的人!"因为遇上一个你爱的人是多么的偶然!据说在这个广袤的世界上.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相遇的可能性只有千万分之一,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大约是两亿分之一.而成为终身伴侣的可能性是五十亿分之一。遇上一个你爱的人又是多么的不容易!在爱上她之前,我一直在等待。在人群中找了她好多年,那是多么孤独的日子!在爱上她之前,我在心中千万遍刻画她的形象。我知道这个世界上必有她的存在,必有她成为我的一半、我的太阳.必有她容纳我并拥抱我的一切。我知道她在前方的某个路口或某个站台等我.然后出其不意的走过来.出其不意的和我相识相知。就这样.我很孤独很快乐的走在这条路上。就这样,我们在某个黄昏某个雨后相逢,不是太早.也不是太晚。在岁月的记忆中.没有留下"恨不相逢未嫁时"的遗憾.也没有留下"噢.你也在这里吗"的轻叹。就这样.我拉着她的手.拉着这美丽的孤独,不需要言语的叙述.仅仅是意念的融流,我们却获得了永久。这是多么的难得!因此,要珍惜!  相似文献   

7.
綦春霞 《教学随笔》2008,(11):60-61
高行健曾在《为什么写作》中说:"因为写作已成为我的一种积习,一种生活方式。我所以写作无非是作为一个人,并非只是一个  相似文献   

8.
<正>记忆语录加缪说,很久以前,当我试图用一句话概括《局外人》时,我意识到这句话如此之矛盾:"在我们的社会里,一个不在母亲葬礼上哭泣的人应当被判死刑。"我只是想说书里的英雄之所以被治罪是因为他不遵循社会的潜规则。就此意而言,他是社会中的局外人,生活在边缘地带孤独而物质地游荡。那为什么默而索不  相似文献   

9.
常有人诉苦:“为什么没有人理解我呢?”言者一脸的无奈与痛苦。的确,人是需要理解的。被人理解会使人信心倍增,因为你觉得自己并不孤独,至少还有人理解、支持你。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因而也渴望被人理解。“理解万岁”的口号就这样传开了。而一旦失去了理解,便难免在孤独与苦闷中挣扎,甚至有一种被世人遗弃的哀怨。但事实上要做到真正理解,也并非易事。世界之大却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各人有各人的性格。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生活经历铸造了不同的个性。老年人看不惯年轻人的热情奔放,成天摇头不解:“现在的年轻人呀……”颇…  相似文献   

10.
感受孤独     
孤独 ,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字眼 ,人们都害怕孤独 ,可孤独却又无处不在。当你独自一人在空旷的田野里游荡 ,陪伴你的只有一座座灰冷的山峰与一些不知名的花草时 ,心中会油然而生一种空落落的感觉 ,这就是孤独。说到孤独 ,我并不害怕 ,也不陌生 ,也许是因为经历过太多太多。我喜欢孤独 ,因为孤独是我平静的港湾。只有当我平静的时候 ,我才能真正感受到自我 ,才能体会到我存在的意义。其实 ,忙碌是最有趣的孤独。它能帮你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一步步造就你独立的思想 ,让你最终适应社会 ,适应生活 ,让你学会感受 ,学会理解。让你成为茫茫人海中一…  相似文献   

11.
我的爱好     
在我的生命中,有一个最可爱的朋友,她就是音乐。我习惯把音乐看成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女孩,是因为我一直觉得美好而感人的音乐应该是柔和的抒情的,属于舒缓、缠绵或伤感的那种。也许这只是我的理解罢了。我真正理解并迷恋上音乐却是拥有了孤独之后。曾认为,孤独是音乐的温床,人往往就是这样,孤独陷得深了难免忧郁,忧郁深了难免想到倾诉,倾诉的的欲望又促使你想到朋友。但有时候在茫茫人海中往往找不到一个人听你倾诉,或者说你已不习惯随便向人展露你的孤独。即使展露了孤独使你得到解脱的同  相似文献   

12.
关于倾诉     
人作为一个独立体存在于世,那就注定了他一世的孤独。只是有人将这孤独玩味得格外深刻,以至自赏;而有人则尽其一生精力来排遣这种孤独,力图让自己溶入这个世界而成为生活这条大河里畅流的鱼。这就有了个人爱好的选择。我选择了写小说。因为它可以让我尽情尽性地倾诉。没有人能阻止我倾诉激情,也没有人会轻视我倾诉平淡;没有人厌烦我的燥乱,亦没有人嘲笑我的痛苦。在我倾诉的过程中,我感到自己内心空间的辽远和阔大,感到了自由和随意在那里散发着无边的芬  相似文献   

13.
很多朋友告诉我不喜欢冬天,不但因为它的寒冷,更因为它萧条的样子。残枝败叶,万物凋零,有一种凄凉的感觉。一位网友给我发来信息:为什么冬天我会感到很孤独?思索很久之后,我回了一个信息:春天你还感到孤独吗?  相似文献   

14.
静(节选)     
<正>"……自然界的神力真是不可思议!人活在世上,呼吸着空气,看到天空、水、太阳,这是多么巨大的幸福!可我们仍然感到不幸福!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的生命短暂,因为我们孤独,因为我们的生活谬误百出?就拿这日内瓦湖来说吧,当年雪莱来过这儿,拜伦来过这儿……后来,莫泊桑也来过。他孑然一身,可他的心却渴望整个世界都幸福。当年所有的理想主义者,所有的恋人,所有的年轻人,所有来这里寻求幸福的人都已弃世而去,永远消逝了。我和你有朝一日,同样也将弃世而去……我觉得,有朝一日我将融入这片亘古长存的寂静中,我们都站在它的门口,我们的幸福  相似文献   

15.
登山界有一段著名的对话. 一个人问登山家:"你为什么要没完没了地去登山呢?"登山家说:"因为山在那里."因为山在那里,这是我听到过的最励志的一句话了,因为它不是豪言壮语,却表达了一种逻辑:人,不是因为实际的需要而去干某一件事情,人,往往是因为有个目标摆在那里而去前赴后继,哪怕付出一生.  相似文献   

16.
被遗忘的人     
在教室的角落不是躲只是被遗忘不是我太平凡只是我不太出众不是我不想表现只是我个性内敛被人遗忘的感觉不好受,还有一点空虚和寂寞被遗忘的人不止是一个偏偏被遗忘的人同时也是将人遗忘的参与者这个世界就这么矛盾[解读]不想被人遗忘,就不要做遗忘的参与者。看过这样的话:孤独的你,遇到孤独的我,两颗孤独的心,将孤独消融。对别人热情,也一定会收获别人的热情。被遗忘的人@隐形的人  相似文献   

17.
有人问我,你是大学教师,为什么不让你的孩子上高中,而上中专呢? 我想,问我的人,可能认为孩子上了高中,就容易上大学,上了大学才有出息,才是个有才能的人。这种认识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在有才能的人当中,许多人具有大学水平。但是,孩子上中专能不能成才呢?我想,多数人也会持肯定态度。只是觉得成才的水平略低一点。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也能证明这一点。既然这样,我为什么同意孩子上中  相似文献   

18.
孤独(节选)     
<正>孤独若不是由于内向,便往往是由于卓绝。太美丽的人感情容易孤独,太优秀的人心灵容易孤独,其中的道理显而易见,因为他们都难以找到合适的伙伴。太阳是孤独的,月亮是孤独的,星星却难以数计。人都难以忍受长期的孤独。意志薄弱的人为了摆脱孤独,便去寻找安慰和刺激;意志坚强的人便去追寻充实和超脱。他们的出发点一样,结局却有天壤之别,前者因为孤独而沉沦,后者因为孤独而升华。有一种人宁愿孤独也不愿无聊,因为孤独对他来说只是寂寞。有一种人宁愿无聊也不愿孤  相似文献   

19.
对的打钩     
王贞虎 《家长》2014,(12):1-1
正"为什么把这道题圈起来?"孩子又嘟起嘴,抱怨我将他作业上的错误标示出来。我义正辞严地说":当然要做记号啊,这样你才知道错在哪里,下次做类似题目时,就会提醒自己。"一直以来,每次在看孩子功课时,经常因为这件事而小有争执。我了解孩子很在意自己的表现,也常把握机会教育他:"做错一道题,不表示你学得不好。你是很棒的孩子,只是这道题做错而已。"我边说,边往下看,继续把他做错的题目圈出来。猛然想起,最近在网络上看到过的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的一堂"幸福"课,课程中提到"隧道  相似文献   

20.
很多朋友告诉我不喜欢冬天,不仅因为它的寒冷,更不喜欢它萧条的样子。残枝败叶,万物凋零,有一种很凄凉的感觉。一位网友给我发来信息:为什么冬天我会感到很孤独?思索很久之后,我回了一个信息:春天你还感到孤独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