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缩微摄影利用黑白感光胶片拍摄彩色原件,是缩微摄影中的一个特殊问题,对于中种色彩色原件,如要拍摄成单色的黑白感学胶片时,应考虑原件上的各种色彩,为了得到比较满意的缩微复制品,需要使用滤色镜来提高或降低原件上某些颜色在缩微胶片上的密度。  相似文献   

2.
"缩微"是高倍缩小的意思.文献的缩微技术包括缩微印刷技术和缩微摄影技术.缩微印刷是用印刷的方法将普通的文献缩印成缩微印刷品;而缩微摄影技术是利用光学成像原理,把图书、情报、档案等文献资料缩小记录在感光材料上,经过冲洗加工得到稳定的借助于放大设备用视觉器官可读的缩微品的一门技术.缩微复制技术正在广泛地应用于图书馆中.  相似文献   

3.
观点     
正缩微技术在数字时代的新发展COM技术,即计算机输出缩微品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等设备将数字信息输出到缩微胶片上,制作成缩微品进行模拟存储。COM技术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技术和缩微技术的优势,其所产生的缩微品具有种类多样的特点,该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20世纪90年代,文献管理部门已开始了COM技术应用的探索,2000年以来,COM技术在该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许多档案馆和图书馆等单位都将COM技术应用于文献管理工作中,大量重要数字信息被输出到缩微胶片上,进行长期安全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缩微摄影技术与数字影像技术各自的特点,提出了对今后文献管理工作的建议-走缩微技术与现代影像技术相结合之路,并介绍了缩微技术与现代影像技术的结合点-缩微胶片扫描系统。  相似文献   

5.
文章论述了1950—1966年中我国缩微技术发展的概况。这一时期,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最早开展缩微文献的复制工作,北京图书馆开展了与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的缩微文献互换工作。1956年开始研制缩微设备,1957年开始在相关刊物上集中研讨缩微技术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这一时期末,在研制设备方面主要转向复印设备。  相似文献   

6.
<正>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大学图书馆都或多或少地购买了缩微设备.其中不少单位购买了从翻拍、冲洗到拷贝、还原一整套缩微设备系统.这说明我国图书馆在应用缩微技术方面有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有了一定数量的人员配备.可以肯定在今后几年,我国图书馆应用缩微技术将会有较大程度的发展.这是值得高兴的一面.但是,应当看到缩微设备在我国  相似文献   

7.
缩微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档案管理中缩微胶片是最佳的文件存档媒体 《山西省档案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建设档案馆专用库房,并根据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配备计算机、复印机、缩微摄影、洗印等必要的设施。”目前社会……  相似文献   

8.
缩微技术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缩微技术是一套成熟稳定的技术,实践证明;档案缩微是档案部门行之有效的保护和抢救档案的一种重要手段。以辽宁省档案馆为例,已缩微档案8万余卷,缩微胶片的利用已占全部借阅卷的三分之一左右。缩微品在信息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通过缩微品的发行,为我馆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缩微文献是利用缩微摄影技术设备,以不同的缩率把档案、情报资料和文献等在缩微胶片上而形成的.因此,缩微文献具有文献和缩微品的双重特性.  相似文献   

10.
信息,作为现代社会的象征,与材料、能源一起,被称为推进现代科学技术和发展生产力的三大支柱。缩微摄影技术作为一种成熟、适用的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现已有品种齐全的设备器材和较完整的国际通用标准系列,其制品已成为当代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为图书馆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服务手段。  相似文献   

11.
缩微摄影技术发展概况缩微技术以高密度信息存储与管理为特点,于本世纪初开始使用。60年代在世界各国迅速推广与普及。80年代随着缩微、磁盘、光盘、计算机的复合系统起步,缩微摄影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通过缩微摄影技术可以将纸张、照片、胶...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各类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形成大量的数字信息,利用缩微技术,将其具有较高保存价值的工程图纸和技术资料制作成缩微胶片进行异质备份。采用电子文件向缩微胶片的自动转换的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确保电子文件中信息的长期安全,如何有效地将缩微处理后形  相似文献   

13.
<正> 由于许多新型知识载体和新技术的出现,对未来的书库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将来的书库里主要将贮存些什么?图书?胶卷?电脑?电子出版物?或者更进一步,书籍将是否会退出图书馆?以下我们谈一点初步的看法:一、缩微品与图书早在四十年代,出现了新型的资料载体,即缩微胶卷、缩微胶片和缩微卡片.这些缩微品出现以后,曾有人预言,将来的图书馆不需要造大的书库了.三、四十年过去了,书库仍然需要,而且越造越大.主要原因在于缩微胶卷在管理和使用上还有一些问题.因此不论国内国外图书馆都把书型资料  相似文献   

14.
侯小云 《图书馆学刊》2011,(2):59-60,121
通过对公共图书馆利用缩微复制技术开展珍贵文献抢救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结合公共图书馆开展缩微胶片数字化的实践,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在开展缩微胶片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一、缩微工作的重心,应由抢救古籍文献,逐渐转移到开发利用缩微技术方面来五千年的中华灿烂文化,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图书文献,这些独特而庞大的文史古籍体系,不仅是我国文化宝库中值得自豪的瑰宝,也是各国人民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桥梁。为了更好地保存和利用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源,早在1985年我国公共图书馆系统就已在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的统一领导下,开始了利用缩微摄影技术,抢救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源。据有关统计,到1991年底,在公共图书馆系统,先后建立了十六个缩微拍摄点,各拍摄点都装备了配套的缩微设备。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界的共同团结协作下,完成了解放前的1845种报纸、2446种期刊、13218种善本书的拍摄工作,这项巨大的工作,不仅得到了国内同行的好评,也得到国外同行的好评。目前,缩微摄影技术在公共图书馆系统,已正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存贮密度大、保存期限长、传递迅速的新的重要的存贮管理文献的手段。从目前全国公共图书馆缩微工作的情况来看,尽管有些拍摄点,对解放前大量的珍贵图书文献还没有拍完,但大部分图书馆已接近尾声。整体上看,  相似文献   

16.
国外报纸的缩微与寄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报纸纸张的迅速磨损和解决存贮报纸所需面积等问题,一向是世界各国出版界和图书馆界所忧虑的问题.当今,世界各国的图书馆广泛地采用了把报纸摄制成缩微胶片的办法予以合理存贮.缩微胶片可大大节省储藏面积,如大开本报纸的缩微复制本仅需原本占用面积的5%,这对充实藏书,改进馆际交流和馆际互借工作也具有很大意义,并且有助于实现图书馆工作过程的自动化和机械化,便于文  相似文献   

17.
缩微摄影技术是图书馆文献资料及信息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这一技术的应用能丰富馆藏,保护原件;同时,向社会提供缩微品,能替代文献资料发挥作用。缩微品也应其体积小、规格化、费用低、耐久灵活、有利于安全保存等特点,在新世纪图书馆面临新的变革、新的挑战之际,仍占有一席之地。本文探讨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缩微工作的发展与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缩微技术在数字化馆藏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论述了缩微技术在图书馆文献收藏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技术优势, 以及如何利用缩微技术与现代化设备和技术相结合, 使其在现代图书馆资源数字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缩微胶片在图书馆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缩微胶片的现状分析,提出了缩微胶片利用率的措施和对策,进而得出缩微胶片是未来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1设备投资与技术要求 1.1缩微技术 设备投资大,使用技术复杂。一套完整的缩微设备需要投资约100多万元,用房约近100平方米。缩微工作中,拍照、成像、阅读、拷贝等工序要求技术高、精度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或经专门培训过的工作人员才能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