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一、“中介论”是艾丰的重要理论建树艾丰的哲学著作《中介论》写于1992年 ,出版后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 ,特别是各级领导者和实际工作者的重视———他们认为该书从哲学上回答了他们在实践中感到困惑和长期解答不了的问题。理论工作者特别是哲学工作者也对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学术上的支持。1994年11月和1995年6月 ,先后有三家全国知名哲学学术团体在北京召开研讨会 ,许多哲学界的权威学者都到场发表意见 ,对该书给予了总体的肯定。2000年1月 ,该书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再版 ,艾丰在《第二版前言》中称之为在“已经出版的著…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深度报道在各种报刊上日益多了起来,并作为新闻的一种新的发展和走向,引起了新闻界的重视与关注。那么,什么是深度报道呢?我觉得,深度报道应当是理性的新闻。我之所以这样说,是从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论述中得到启示的。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提出了认识的两个形式和两个阶段,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3.
何砾 《新闻知识》2005,(7):58-59
近些年来,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各新闻媒体越来越重视新闻策划,力争拿出最有新闻价值的报道,以满足受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要求新闻摄影报道必须策划 1、新闻媒介激烈竞争产生的新格局使新闻信息传播出现了新的特点 进入21世纪以来,新闻事业的竞争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要激烈。在新的媒介格局基础上,新闻信息传播出现了新的特点。这主要表现为两点。 其一,受众对于新闻信息已从“量”的需求转向了“质”的需求。新闻媒介的丰富使得受众获知的信息量从匮乏转为足够多甚至饱和过量。人们并不缺少信息,而是缺少对信息的分类整理;人们并不在乎得到多少信息,而是在乎得到多少有效的信息。新闻报道仅仅以“多”取胜、以“快”取胜,显…  相似文献   

5.
新闻—信息还是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新闻知识》2001,(10):13-14
尽管学术界对“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仍有不同的意见,但几十年来涌现的形形色色的有关新闻的定义从来没有从根本上动摇陆定一这一定义的权威性地位。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来的新闻的定义大都存在着一些致命的缺憾,而不能得到广泛的认同。比如说,事实说就是将新闻的本源当作新闻的属概念;手段说更是将新闻放进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属概念中。他们都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不符合下定义的逻辑规则。随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深化,新闻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越来越趋于两种流派。一种是仍然认同于“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将…  相似文献   

6.
魏宏伟 《记者摇篮》2005,(6):30-30,33
新闻媒体作为舆论监督不可或缺的“利器”.为党和国家所重视,被百姓们寄予厚望。人们强烈的关注着这类节目,把他们看作帮助自己实现愿望、伸张正义的载体。然而,也正是由此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替人民说话”的愿望,让记者们很容易模糊自己的身份.走人报道的误区。其中,“新闻审判”的危害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我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旧有的经济报道观念已不适应新的环境的要求。以前,各地经济工作中的生产进程、成本变化、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内容,都可以作为工作成绩写成新闻报道;而现在,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增多,人们对一厂一店一村式的经济报道越来越不感兴趣,而比较普遍地关注于经济报道的社会性、群众性和宏观指导意义,以期能在这些报道中获取有益的信息,指导他们的生产和经营,为他们的发家致富提供帮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尽快转变经济报道观念,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据新闻的风生水起,数据新闻编辑浮出水面。他们在编辑部台前幕后的工作越来越被人关注、重视。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新闻日渐增长的重要性在于实施者的能力,在于编辑是否能提供清晰的背景,能否在纷繁复杂并不断膨胀的数据信息中发现真理。数据新闻无论对新闻业发展,还是对民主社会进步,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时政新闻如何增强可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惜分在《新闻学大辞典》中,将“硬新闻”定义为:“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按此定义,毫无疑问,时政新闻属于硬新闻的一个种类。这个定义也表明,时政新闻从内在属性上说,有题材重大、能引起广大受众关注的特点。然而,在我国现实生活当中,时政新闻长期以来并不很是受读欢迎。不少读甚至觉得时政新闻版没看头。原因在什么地方呢?笔以为,主要是因为在时政新闻报道过程中,忽视了受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黑龙江日报从事编辑工作多年,结识了一大批各地通讯员,也编发了他们很多的稿件。在编辑审稿过程中,笔者认为,要提高通讯员投稿中标率,除稿件内容要绝对真实可靠外,还要在快、短、活、深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童兵 《新闻界》2004,1(4):4-7
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在当前这个转变时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他们在思想教育方面的责任尤其重大。  相似文献   

12.
有这么一个故事,大意是说在一个监狱里,一名患有哮喘病的囚犯因难以忍受狱友吸烟的习惯而数次要求换囚室,但一直没得到应允。他在那里几乎无法呼吸.非常痛苦。一名妇女知道这件事后想帮助他,就打电话给一家报社的编辑,问他是否可以写点什么。那位编辑回答:“等那人死时再给我打电话。”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民生新闻作为一种全新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越来越受到各级党报的重视,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何萍 《视听纵横》2004,(1):110-111
新闻策划是对新闻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新闻界的重视,有的新闻单位甚至成立专门的策划部门,把新闻策划作为新闻竞争的关键环节来抓。特别是在重大事件、突发性事件等战役性报道上,策划的地位与作用有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发挥。  相似文献   

15.
文林 《新闻前哨》2000,(6):37-38
大凡切准时代与人民脉搏的新闻,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称道,就会收到很好的传播效益。作为一名基层新闻工作者地市州党报的摄影记者,怎样不断深入基层,深入人民群众的思想实践和生活实践之中,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用镜头反映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所爱所恨所需所求,积极做好党和政府一贯倡导的舆论监督工作?在新闻实践中,我们作了一些尝试。 马克思在《新莱茵报审案》一文中,曾首先提出了党报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的命题,这同时也表明了我们新闻摄影性质是党、国家和人民手中的舆论工具,更表明了它在党和国家工作中、人…  相似文献   

16.
150多年前,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以他们的不朽著作<共产党宣言>宣告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指导世界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将其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而且创造性地将其理论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和世界能够不断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在去年参加函授学习的时间里,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写稿,先后在军地报刊上刊登稿件48篇,其中有两篇军事训练稿件被《人民军队》报头条采用,两篇稿子被《人民军队》报刊登后,还得到300元钱的奖励,年底,我也因此荣立了三等功。  相似文献   

18.
如何增强经济新闻的亲和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的新经济异彩纷呈,值得我们新闻工作者大书特书,可是在经济报道中有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是缺乏亲和力。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由于常规思维的束缚,长期以来经济新闻写作中就事论事,见物不见人,忽视人的思想、观念、情感、素质等,造成片面性、简单化、绝对化,形成枯燥乏味或大同小异的思路,表现又呆板,缺乏吸引力,受众不欢迎;其二、缺乏深度,缺乏诱导力。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广大受众对一般性的经济报道已深感不满足,他们希望了解经济报道中深层次的东西,希望知道经济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经济事件进程中各种矛盾的撞击…  相似文献   

19.
艾丰的哲学著作《中介论》写于1992年,一出版即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特别是各级领导者和实际工作者的重视--他们认为该书从哲学上回答了他们在实践中感到困惑和长期解答不了的问题.理论工作者特别是哲学工作者也对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学术上的支持.1994年11月和1995年6月,先后有三家全国最高的哲学学术团体两次在北京召开研讨会,许多哲学界的权威学者都到场发表意见,对该书给予总体的肯定.2000年1月,该书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再版,艾丰在《第二版前言》中誉之为"我已经出版的著作中最得意的一本书".  相似文献   

20.
隗鹏 《青年记者》2007,(11):58-58
无论什么样的稿件,在写作中都要力求一个“新”字,这既是新闻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创新的基础。但是记者在具体的新闻采写过程中,往往为报道对象的外在形式和自身的思维定势所束缚,使不少很好的新闻题材在写作加工的过程中落入窠臼,走入了程式化的老路。所以,新闻稿件要出新,记者必须逾越三个关口.从报道事实所依据的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