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每个通讯员都希望自己的稿件发出后能被报社采用,但良好的愿望却常常事与愿违。尽管有些新闻事件和写作手法都不错,但就是摆脱不了“靓闺女”找不到“好婆家”的困惑,本来挺好的新闻却不能实现它的社会价值。究其原因,主要是投稿人没能做到有的放矢。我的体会是:一、要选准报纸。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报纸的种类日益繁多,而各家报纸的功能和定位也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它所需要的稿件的内容、体裁及写作风格。如党报,政策性、时事性较强,突出舆论导向;晚报则生活气息浓厚,尤其突出城市生活及消费导向;各种行业报纸也是各有侧重,从发稿角度来说,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为党报投稿就该首先考虑到它的政策性、严肃性及导向性;为晚报投稿则应注意它的生活气息及知识性、趣味性;为行业报纸投稿自然要注意行业特点,如果无的放矢,恐怕多是泥牛入海。由此可见,要想提高稿件的“命中率”,选准报纸尤为重要。二、要选对版面和栏目。一张报纸,不仅有很多版面,也有内容丰富的各类栏目,如果投稿只选对了报纸,而选错了版面或栏目,也会使稿件杳无音信。因为每个版面及每个栏目所刊稿的内容和要求都有所不同,只要有针对性地把稿件投向最合适你的稿件的版面和栏目,做到“看碟下菜”,才能有效...  相似文献   

2.
新闻评论作为报纸宣传的基本手段之一,理应与新闻报道互相配合,比翼双飞,甚至还起到对新闻报道的“点睛”,为市民代言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报社的新闻评论却普遍呈现弱化之势:一是报纸对新闻评论重视不够,新闻评论作者少,写的少,也不注重组织人写;二是评论稿件数量小,有些报纸整版不见一篇新闻评论;三是评论稿件质量差,内容空泛,文风呆板,读者不愿看。  相似文献   

3.
消息是报纸上的常用体,也是新闻报道的“主角”。作为一名记或通讯员.要想使自己采写的新闻稿件在报纸上尽快发表.让报纸多发自己的稿件.最快的捷径、最拿手的技艺、最见效的方法.就是在新闻写作上熟练掌握消息的写作技巧,运用消息这种新闻样式。  相似文献   

4.
新华社出版的“新华社新闻稿”,从今年9月1日起已改为报纸版,并改名为“今日新闻”。“今日新闻”现在每天出版对开一张半,共六版,以后根据稿件多少,将有时增加或减少版面。改版以后每份售价一角五分,全国各地邮局都可以订阅。“今日新闻”不是报纸。它只刊登新华社每天发给中央和各省、市报纸的新闻稿件,它没有自己  相似文献   

5.
都市报怎样打好“主流新闻”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类报纸创办初期打的都是“市民牌”,从新闻题材的选择到写作,都体现一个“软”字。随着都市类报纸的发展,相对老牌的都市报和新创办的都市类报纸都开始举起“主流新闻”大牌。这种定位的调整,说明都市类报纸已经意识到“主流新闻”对受众的影响力;通过这种调整,为进一步占据市场争得了主动。但对都市类报纸来说, 打“主流新闻”牌,毕竟是一个新课题,尚需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也是一名新闻爱好者。十几年来,我一面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一面坚持业余新闻写作,先后被中央、省、地报纸、电台以及新闻刊物采用过120篇稿件。实践使我觉得,新闻写作虽是我的业余爱好,但在这块园地上,却浸透着我的汗水,飘荡着我的欢乐。我在学生时期就喜爱新闻写作。开始一段时间,寄出的稿子总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我没有因之灰心,仍然笔耕不已,1972年8月10日,稿件终于第一  相似文献   

7.
新闻媒体 ,自以刊登新闻为首要之责任 ,自采新闻当占主导地位 ,但为了丰富版面和节目 ,以文摘的形式刊登或播发其他媒体的消息 ,也就成了许多媒体拾遗补缺的一个重要方式。按理说 ,既是文摘 ,自应有其出处 ,但据笔者所见所闻 ,却总能发现好多“无头新闻” :某地报纸的文摘版 ,只见各类消息和作者 ,而对于消息的出处却一概不予注明 ;而某地级市电台早间新闻中的“翻阅媒体”栏目 ,在近十篇稿件中 ,却一个“媒体”的名字也没有出现 ,让听者和观者都如坠雾里。文摘是一种新闻文体 ,出处是其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否则 ,既不完整 ,也会让受众搞不…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新闻培训班上,当我提出新闻稿件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时,不少同志脱口而出:“那自然是写出来的!”我说:“这个回答顶多是说对了一部分。”新闻稿件究竟是怎么产生的? 任何新闻稿件都是先采出来,然后才能写出来。但是,不少年轻记者和通讯员只看到新闻稿件是写出来的,却不理解它首先是采出来的。因此,对待一篇新闻在写作上下的功夫较大,而忽视或不重视采访。即使出去采访也像蜻蜒点水一样抓些一鳞半爪的材料,回到办公室闷头写上半天或一天。结果是,尽管在写作上下了不少功夫,也难出“精品”。穆青同志曾说过:“手里没有好的素材,文字再考究,也弄不出好东西。”笔者刚步入新闻工作岗位时,就有过这样的教训。那是40年前的一个秋天,在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当  相似文献   

9.
经济新闻的报道量,无论是日报,还是晚报,都占有重大比例,系一张报纸的“拳头产品”。写好经济新闻,既是增强报纸吸引力的手段之一。也是提高新闻工作者业务素质的具体要求。然而,当今新闻界中经济新闻的写作。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新闻枯燥单调,成了“内行人不爱看,外行人看不懂”的罗列事例、堆砌数字的框架新闻。本文旨在针对经济新闻写作的“通病”,采取辨证施治的方法,有的放矢地“对症下药”,借以达到经济新闻写作要适应读者口味、更生活化的目的。那么,怎样选准经济新闻的写作角度,才能使经济新闻生活化呢?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序推移,新闻工作人员不断更替,建国前后参加工作的老报人和老通讯员基本上已经离退休了,现在报纸的主力队伍。专业人员和业余作者都包括在内,绝大多数是中青年。他们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也有各自专业的专长;他们为报纸写作稿件的积极性很高,也很想帮助报社把报纸办得更好。然而,他们缺乏新闻专业的基础知识,甚至不了解什么是新闻、新闻怎么写,要求本刊请些老新闻工作者作些新闻基础知识的讲解和辅导。因此,本刊从这一期开始,陆续刊出新华日报高级编辑高羽同志撰写的“《新闻学步》讲座”,以适应这一要求。希望阅读以后提出问题,供作者参阅,力求在“讲座”中予以解说。  相似文献   

11.
《青年记者》1995年第一期刊载童兵教授文章《报纸由谁唱主角》,读来颇多启发。童教授的文章侧重于探讨当前的报纸杂志化的问题,但我以为,在注意报纸各种专栏、专版增多,防止报纸杂志化的同时,也应当关注报纸新闻版(特别是要闻版)中的非新闻倾向。翻开我们的报纸新闻版,特别是要闻版,头题、二题、三题稿件极少昨日讯(除了会议消息、领导人活动等),甚至本周、本月的新闻都很少,常见的时间要素是“几年来”、“近年来”、“去年以来”、“年初以来”……。占据新闻版的大部分稿件是生产报道、经验报道、典型报道以及会议动态、讲话摘要等等,其中大多数稿件很难与杂志报道区别开来,有的甚至难以区别于工作报告和总结。新闻版的非新闻倾向,主要源于将新闻与宣传对立起来。这使得新闻版甚至是“要闻版”缺乏较强的新闻性。报纸,特别是各级党委的机关报要不  相似文献   

12.
报纸编辑的修养与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编辑是报纸编辑方针的制定者,是报纸整体形象的设计师,是记者从事采访写作的参谋长和指挥员,是新闻传播活动的“集大成”和“总把关”。因此,报纸编辑必须具备较好的修养与能力,才能在筛选稿件、编排版面和总体把握上游刃有余,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3.
现在,报纸上的新闻时评很多,很多报纸开辟了专栏或专门版面来刊发时评,写作时评的人也不少。新闻时评,最重要的是稿件的观点,稿件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着时评的观点来服务的,读者喜欢看时评,主要的也是为了看稿件所体现出来的观点,观点是时评中最核心的要素,是稿件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好“点子”能出好新闻。要使这一因果关系成立,有两种概念先要澄清: 一、“点子新闻”区别于“预制新闻”。何谓“点子”?“点子”即办报人在办报实践中理性思维与具体内容的兼备融合,是确保新闻稿件频频产生轰动效应的有效方式,是突出报纸特色的具体设想和策划。“预制新闻”,它是作者先对新闻事实做出假想,并在  相似文献   

15.
一切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定规律。报纸又称“新闻纸”,因而,它应该按新闻规律办事。报纸选用的新闻稿件,应该以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为判断的唯一标准。读者读报,是为了获得信息。如果把一张综合性的省报办成枯燥的“会议公报”,那就会失去读者。这一道理大家都懂,但做起来确非易事。  相似文献   

16.
我为报纸写稿是从到宣传部工作以后开始的.两年来,我出不了解给报刊写稿是怎么回事,到现在已有十几篇稿件被报纸和电台采用,并且逐渐爱上了新闻写作,把它作为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从实践中体会到:新闻写作并不难,也并非象有的人所说要依靠“后门”登稿.只要勤于动笔,从短从小从自己单位的具体情况写起,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7.
报纸谈话类或称访谈类体裁。是围绕某些新思想、新观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等内容,突出个性见解。以问答、谈话实录为主的写作形式。谈话类新闻的成功取决于新闻价值及谈话质量和社会效果,但相像的外貌一多,势必倒人胃口。有道是“物无美恶。过则成灾”,再加上报纸谈话类体裁有几个短项,一是“谈话”为主,信源单一;二是  相似文献   

18.
“动态新闻,是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新事物或新动向的一种新闻体裁”。每篇只写一人一事,内容情节比较集中,篇幅短,语句凝炼,强调时效,突出“动”感。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每天都能见到听到的一种新闻体裁。与一般新闻相比,它的时效性最强,是新闻中的“热货”。这种体裁的范围广泛,诸如人物新闻、经济新闻、会议新闻以及一些简明新闻都属动态新闻。动态新闻的体裁特点是一快二新。它犹如清晨的露珠,稍纵即逝,因此非常强调时效。因其篇幅短小,每篇只有百十字,最多也不过几百字,所以采访、写作都比较迅速,也易被读者接受…  相似文献   

19.
新闻稿件不被刊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虽然是新闻但编辑看走了眼;有的不是新闻;有的虽然有点儿新闻性,写作水平太差;有的具备新闻性、写作也还可以,但不合时宜;有的完全可以发表,可惜版面有限挤了下来……于是,有些稿件就“死”了。已经“死”了的稿件,还能不能复“生”呢?能!只要有相应的机遇,只要有编排的技巧。  相似文献   

20.
一切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定规律。报纸又称“新闻纸”,因而,它应该按新闻规律办事。报纸选用的新闻稿件,应该以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为判断的唯一标准。读者读报,是为了获得信息。如果把一张综合性的省报办成枯燥的“会议公报”,那就会失去读者。这一道理大家都懂,但做起来确非易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