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对钾细菌UV诱变处理,获得了两株正变株,其解钾能力分别为7.05mg/ml(K2O)和10.25mg/ml(K2O),较出发菌株提高1282.35%、1909.80%。并且通过酸碱、温度驯化,得到一株正抗性变异株,其解磷解钾能力分别是73.mg/ml(P2O5),4.41mg/ml(K2O),较出发菌株分别提高35.97%,25.53%。  相似文献   

2.
添加剂对玉米秸秆燃烧结渣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Ca3(PO4)2、CaO、Al2(SO4)3、(NH4)2SO4和NH4H2PO45种添加剂,按不同元素比例添加至玉米秸秆中进行燃烧试验,并对其灰渣的结渣特性、灰渣形貌、化学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i、K元素形成的低熔点化合物是玉米秸秆结渣的主要原因.Ca3(PO4)2在K与Ca的摩尔比为1∶3,CaO在K与Ca的摩尔比为1∶3时燃烧效果均最佳,烧结强度指数分别为0.46和0.48,灰质表面特别松软,几乎不存在结渣现象.试验结果为解决玉米秸秆燃烧结渣问题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筛选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出8株产淀粉酶的菌株,测得其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在1.4—2.4之间。经过液体发酵后测发酵液中淀粉酶活,有2株菌株产淀粉酶酶活较高,分别为1.06、1.29。经过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和芽孢染色初步鉴定这2株菌株为芽孢杆菌属。  相似文献   

4.
一、氟元素例1 (1997年上海高考)牙齿表面由一层硬的,组成为ca5(PO4)3OH的物质保护着,它在唾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a5(PO4)3OH(s) 脱矿5Ca2 3PO43- OH- 进食后,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产生有机酸,这时牙齿受腐蚀,其原因是________.  相似文献   

5.
β—葡萄糖苷酶产生菌及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菌株筛选,获得了一株高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米曲霉F97。经过在子及正交试验。确立了产酶的最适培养基配方,麸皮4%,KH2PO40.1%,蛋白胨0.1%,水所苷0.05%,并按所优化的发酵培养基,发酵液最终酶活达184.18u/mL。  相似文献   

6.
多元酸中的氢,部分反应所得的产物便是酸式盐。酸式盐的组成除了金属离子(或NH4 )和酸根离子外还有一个或几个氢,如NaHCO3、NaHSO4、NaH2PO4等。有关酸式盐的试题在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屡屡出现,2003年和2004年的试题中均出现6次,涉及NaHSO4、NH4HCO3、NaHSO3、NH4HSO4、Ca(HCO3)2、KHC2O4、NaH2PO4 等物质。一、酸式盐的生成1.多元弱酸和碱中和时,酸过量生成酸式盐。(1)向NaOH溶液或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足量的CO2 NaOH CO2=NaHCO3 Ca(OH)2 CO2=Ca(HCO3)2 (2)向NaOH溶液中通入足量的H2S …  相似文献   

7.
以利福霉素SV自身耐受性菌株为出发菌株,经HNO2+UV和HNO2+UV+Licl分别复合诱变后,获得两株变异菌株。结果表明:其发酵单位大幅度提高,较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17.8%和15.1%.并且其遗传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锌钙系磷化工艺.以磷化膜质量和防锈性为定量指标,讨论了操作参数(总酸度、游离酸度、温度、时间和酸比)对磷化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磷化工艺.结果表明:该磷化工艺稳定,维护简单,所得磷化膜防锈性优良.由磷化机理分析表明,磷化膜的组成为Zn3(PO4)2和Ca3(PO4)2.  相似文献   

9.
通过砂培实验探讨了Ca(H2PO4)2、NH4HCO3、(NH2)2CO对氯磺隆降解的影响.实验中用直接气相色谱检测氯磺隆.结果表明:Ca(H2PO4)2的加入使砂样呈酸性,促进氯磺隆的降解,降解曲线遵从抛物线方程;而NH4HCO3的加入使砂样呈碱性,阻碍氯磺隆的降解,降解曲线同样遵从抛物线方程.砂样添加尿素后,氯磺隆高浓度组中氯磺隆的降解曲线遵从抛物线方程,半衰期为30.5天;氯磺隆低浓度组中氯磺隆降解曲线先迅速下降,然后上升,在20天左右出现一顶峰,最后缓慢下降.理论分析认为,这是因为氯磺隆与尿素先形成结合态形式,使可测定氯磺隆浓度迅速下降,然后在微生物等原因的作用下又逐渐破坏其结合,使氯磺隆又释放出来;高浓度组形成的结合态浓度相对较低,不足以显现下凹趋势,只表现出降解曲线平缓.尿素与氯磺隆形成结合态,可能对后茬作物造成危害,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1.多元酸与碱的反应 如H3P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 (1)将H3PO4溶液逐渐滴入Ba(OH)2溶液中;立即出现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先后发生的反应为:2H3PO4+3Ba(OH)2=Ba3(PO4)2↓+6H2O,Ba3(PO4)2+H3PO4=3BaHPO4↓,BaHPO4+H3PO4=Ba(H2PO4)2.  相似文献   

11.
从受石油产品污染土壤中筛选出5株石油降解菌,并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石油降解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其中KF-2、KF-4两株菌均为微球菌属Microrococcussp.),石油降解能力较强,其单菌落接种20天后石油降解率分别可以达到76.21%、74.82%。在对这两株菌的降解特征的进一步探究中发现:KF-2菌株在NH4NO3作为氮源的条件下石油降解率较高;而KF—4在(NH4)2SO4作为氮源的条件下石油降解率较高。环境pH为7时,KF-2、KF-4的石油降解率都最高。混合菌的试验表明,KF-2、KF-4混合菌的降解效果明显好于各单菌株接种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流感嗜血杆菌与生物分型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方法 :对 7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了培养 ,药敏试验与生物分型。结果 :共分离出流感嗜血杆菌 33株 ,检出率为 4 2 .3% ,在对所有分离株进行的生物分型结果中 ,共检出 5型 ,其中以Ⅳ ,Ⅵ型居多 ,分别为Ⅳ型 8例 (2 4 .2 % ) Ⅵ型 13例 (39.4 % )。 33株分离出的流感嗜血杆菌中 ,全部菌株对氯霉素 ,氧氟沙星敏感 ,头孢拉定株 2 1(6 3.6 % ) 、头孢唑林 19株 (5 7.6 % )、去甲万古霉素 2 3株 (6 9.7% ) 、苯唑青霉素 31株 (93.4 % ) 、复方磺鞍甲基异唑 11株 (33.3% )、红霉素 4株 (13.2 % )。结论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流感嗜血杆菌有较高的检出率 ,以生物Ⅵ型和Ⅳ型居多。流感嗜血杆菌存在着严重的耐药倾向。  相似文献   

13.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蔬菜中的痕量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消化技术,以自吸背景校正方式,在硝酸介质中,NH4H2PO4和Mg(NO3)2混合物为基体改进剂,直接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了蔬菜中的镉,并研究了最佳的实验条件.该法在0-6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6μg/L,回收率为96.4%-103.8oA.用于蔬菜中痕量镉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原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茂名炼油厂附近长期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2株能够以原油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的原油降解菌株,经鉴定分属假单胞菌属和芽孢杆菌属。进一步研究了2株菌原油降解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株菌5d原油平均降解率分别为42.8%和44.7%;在pH接近7.0,NaCI的质量浓度为10g/L,表面活性剂吐温-80的质量浓度为40mg/L时降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PSO312是从土壤分离的1个青霉菌株,生长中能产生不同酸碱性条件下显黄色与紫红色等天然色素物质.通过菌株固体平板上恒温培养,168h测定菌落直径的方法研究了温度、pH及碳、氮源对菌株(Penicilliumsp.)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31℃为菌株生长的最适温度.31℃培养以pH2—3的最快,pH8—9生长次之,24℃培养以pH8—9生长最快,pH3—4其次.菌株以蛋白胨4g/L、牛肉膏4g/L、酵母膏2g/L及尿素2g/L为氮源培养的菌落直径分别为55.75mm、51.5mm、55.5mm及25.3mm.在(NH4)2SO4 2g/L、NH4NO3 3g/L、NaNO3 4g/L、KN034g/L用量之上培养生长最快,菌落直径分别为35mm、34mm、35mm、及32mm.葡萄糖、蔗糖用量30g/L、果糖20g/L及乳糖25g/L的生长速率最快,菌落直径分别为45mm、38mm、38mm及39mm.丙三醇与淀粉25g/L培养的菌落直径均为39mm.  相似文献   

16.
化学方程式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语言。近年来,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信息题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迎考,现选编并分类解析这方面的试题,供同学们参考。一、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例1有些牙膏中添加少量的氟化物(如氟化钠),刷牙时,氟化钠跟牙齿矿物质——羟磷石[Ca10(PO4)6(O H)2]反应生成氟磷灰石[Ca10(PO4)6F2],氟磷灰石具有抗酸(牙缝中食物残渣发酵生成的有机酸)的作用,从而达到防治龋齿的目的。写出氟磷灰石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解析: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联系复分解反应的规律:碱 盐→新碱 新盐,就可以得出答案:2N aF Ca…  相似文献   

17.
豫北地区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纸片扩散法,对豫北新乡、焦作、鹤壁、安阳等地的89株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用17种抗菌药物进行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89株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头孢派酮、多粘菌素、卡那霉素等药物的高敏率为88.2%-93.7%;对先锋霉素、红霉素的中敏率为40%以上;对17种抗菌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如复方新诺明为80%,氨苄青霉素89.8%,阿莫西林为77.5%,四环素为84.3%,氯霉素为80.%,氟派酸为88.2%.实验结果也发现,大肠杆菌主要为多重耐药,对5种以上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菌株至少占80%.在这些耐药菌株中,对一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为2株,对10种以上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居多。所以,临床应用应首选高敏药物,头孢类抗生素效果比较好,慎重使用中敏药物,尽量不用氟派酸等高耐药性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从泡菜中分离出4株具有乳酸菌菌落特征的菌株,菌株编号分别为L1、L2、L3和L4.经革兰氏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理试验等初步鉴定为乳酸菌.4株菌均为乳杆菌,其中菌株L4是较理想的纯种发酵菌株.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溴百里酚蓝(BTB)选择性培养基对采集样品进行初筛分离。初筛菌株在30℃,DM培养基培养3天后的溶液测定其TN、NO3-N、NO2-N浓度变化。最终成功分离得到一株编号为8#菌株对NO3-N的降解率91.70%,亚硝态氮累积量仅为0.61mg·L-1。该菌株反硝化能力较强,在实际的废水处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从豫北地区7家规模化猪场采得疑似仔猪黄痢、白痢、水肿病病料64份,实验室共分离到大肠埃希氏菌28株,经血清学试验鉴定为O_2的4株、O_(149)的3株、O_9的3株、O_(O07)的3株、O_(20)的3株、O_(138)的2株、O_(60)的2株、O_(45)的1株、O_(141)的1株、O_(63)的1株、O_(147)的1株、O_(149)的1株、O_8的1株,另有2株未能定型,以O_2、O_(149)、O_(107)、O_(138)、O_(20)、O_(60)、O_9等株血清型占优势.对不同分离菌株做了药物敏感性试验,为该地区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病治疗中药物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