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廷贵 《成才之路》2010,(26):52-52
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责无旁贷的。近几年来,我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了一些探索,主要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王爽 《考试周刊》2023,(17):125-128
历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打造的高质量历史课堂,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事件,能够在历史的变迁中得知兴替的原因,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唯物史观,学会用史料实证的方式解释历史现象。文章从高中历史高质量课堂的构筑入手,分析了历史教师在新时期要担当起的使命,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引领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好课堂中的教学引导,确保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金燕 《林区教学》2013,(6):60-61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种教学方法。而历史教学的内容往往容易创设出一定的情境,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打造充满激情的历史课堂,从而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通过加强对高中历史课堂生成性教学的研究能够为历史教师树立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贯彻落实到每一个历史教师身上,加强教师对学生学习价值的关注,从而全面的开发高中历史课堂生成性资源,提供高中历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王立娟 《考试周刊》2009,(26):190-190
在一次学生问卷调查中,我发现,69.6%的学生反映他们上历史课习惯于照抄教师板书的内容,而不是主动探寻问题的答案:有71.4%的学生认为历史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功课。这一调查折射出目前历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即历史课堂像一潭死水,学生的思维在历史课堂上得不到激活。然而历史本身是有生命的,传授知识的历史课堂更应该是有血有肉的,因此让学生通过历史课堂学到更多的知识.让历史学习真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让灵动的历史在课堂上活起来,是历史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周宇华 《教师》2014,(6):112
对历史这门课程来说,它涉及内容纷繁驳杂、包罗万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感到无从下手。综合笔者多年来的历史教学经验,我觉得图示法是非常适合历史教学的一种形式。本文我将就历史课堂教学绘图法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具体如何运用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7.
周宇华 《教师》2014,(6):112-112
对历史这门课程来说,它涉及内容纷繁驳杂、包罗万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感到无从下手。综合笔者多年来的历史教学经验,我觉得图示法是非常适合历史教学的一种形式。本文我将就历史课堂教学绘图法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具体如何运用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8.
教学是一门艺术.好的课堂教学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历史教学同样需要讲究艺术性.力求融汇知识和培养能力.让学生真正认识历史。学好历史。下面我谈谈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9.
依托历史学科教学推进法制教育是每个历史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法制教育是历史学科中不可忽视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培养其法律素养,教育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是历史学科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在历史教学实践中,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理解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法律保障。通过在历史教学中融入法制思想,增强了历史教学与法制教学的实效性,更好地发挥了历史教学的法制阵地作用,引导学生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10.
历史学科的特点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决定了学生学习历史必须借助史料。史料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历史知识的理解,增强探究历史的能力,培养历史思维。课堂教学中史料的选取至关重要,应注意关注学生的情况,服务于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体现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11.
杜晔 《考试周刊》2012,(72):138-138
在历史课堂上,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下主动地进行学习探究活动,从而在主动的学习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每个教师都应当重视的课题。作者结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实践体会,总结了几种历史课堂上常见的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希望能够为有效开展历史教学活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顾秋兰 《考试周刊》2011,(42):172-173
创设历史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历史图片、考古实物、文字史料、语言情感或运用电化教学手段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历史情境化,再现历史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的历史人物或事件,使学生"触景生情",充分感知和理解历史,从而使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产生质的飞跃。作者旨在通过研究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究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3.
论多媒体手段的使用对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刚 《新课程研究》2009,(8):161-163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决定了它在教育领域将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认为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手段的使用,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和课堂有效性的提高产生四个方面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能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实现分层次教学和个别化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的掌握。但在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时,教师还应充分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这样才能使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
在历史课堂上有效的设疑置问,能够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刺激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并不积极配合。对于教师的提问,学生或胡乱应答,或冷漠厌倦,或稳如泰山……因此“问什么”就成为一门课堂教学艺术。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发问。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通过设计和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确保他们能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动"起来,在一系列的探究、交流和讨论过程中获取历史知识,理解历史事件、获取历史经验教训。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状态取决于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能否吸引学生的眼球,能够有效引导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6.
徐兴虎 《考试周刊》2012,(44):133-134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有很强的表述性。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通过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能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史实,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当然,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语言应该有所改进,形成独特而新颖的历史教学语言,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通常把口语作为课堂语言的主体。新课程改革已经到来,历史教学应该让课堂语言变得更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我认为历史课创造性教学的根本点就在于开掘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它既是形成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动力,更是历史教学改革的核心。而要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靠创造性教学。创造性教学可分为两个方面:教师创造性地教和学生创造性地学。二者紧密配合,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才能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创造性的教,时时离不开教师的再创造。我认为,创造性历史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8.
历史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如霸主一般宣布结论.这不是历史教师应扮演的角色。下面我谈谈对历史教师应扮演角色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改革创新精神,去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要使学生更好地学好这一门课程,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考虑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设计向学生传授知识,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设计优化历史教学方法,使历史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与能力,又能使历史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并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洋 《教师》2013,(6):50-50
精彩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对于传统枯燥的历史课堂,其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所以,要完成高效的教学任务,教师更应该重视历史课的课堂导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