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孙存梅 《考试周刊》2012,(61):161-161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时会发生这样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满怀激情地讲授知识,而学生却心不在焉;或者教师苦口婆心地劝导学生,学生却不耐烦;或者教师心怀不满地训斥学生。学生却万分委屈。试想,师生关系如上所述者,教师还有何激情讲课?学生又有何心情听课?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奋斗在教育战线的广大教职工,面对着复杂的德育内容,往往苦于无处下手、无法下手,虽一再努力,但收效并不理想,学生的言行举止不时地表露出太多的随意性。面对学生的各种失控行为,我们总不至于束手无策吧?原因出在哪里?德育工作究竟该从何处下手?  相似文献   

3.
学生上了中学,记忆的东西越来越多,力不从心的现象不时出现。因此,指导学生高效地记忆,便成了中学老师不可回避的问题。那么,该如何指导学生高效记忆呢?  相似文献   

4.
雷鸣     
《双语学习》2011,(5):8-8
我听见雷声隆隆, 我听见雷声隆隆, 快听,听见没有? 快听,听见没有?  相似文献   

5.
每当回忆过去的时候,我就想起一件往事。那是上二年级的一天,语文期末考试正在紧张地进行着。静静的考场上,只听见“沙沙沙”的写字声。监考老师庄重地坐在那里,眼睛不时地注视着考场。  相似文献   

6.
赖俊辰 《广东教育》2009,(12):63-63
一天中午,我正在办公室和学生谈话,忽然听见一声唐突:谁偷了我的三棵大白菜?我慌忙起来,懵懂地解释:我不知道哇,你还带白菜来学校?引得同事们直笑。身边的学生小声对我说:不是真的偷菜,是x老师在“QQ农场”玩偷菜游戏。原来如此!  相似文献   

7.
说起写作文,有的老师也许觉得除了书上固定让写的几个文题外,再没有什么内容可写,其实不然。生活中美的事物有许多,就看你能否去发现。今年一入秋,成群的瓢虫涌入教室。一天,语文课上,我发现几个学生不时向天花板上看 去,继而听见“你看,那边有”“那边也有”的小声议论,随即有更多的学生看着天花板。课堂一下乱了套。我刚想发火,可是又一想,这不正是一个好机会吗?于是我说:“大家先静静!你们了解这些瓢虫吗?”学生们摇头。“那好,我们捉几只一起观察一下吧!”就这样,一节语文课变成了一节作文观察课,学生们兴…  相似文献   

8.
弱水 《海外英语》2007,(7):102-104
八戒与凯特的第二天 落霞山在婉转清脆的莺声燕语中慢慢醒过来了,谁知,八戒醒得更早.他正拿着凯特送他的那本《简单快乐学英语》入迷地看,还不时地嘟囔两句,连沙和尚喊他吃饭都没听见.  相似文献   

9.
张锦贻 《家庭教育》2009,(12):14-14
常常听见父母们叮嘱孩子:放学以后,好好地写作业哦!尽管孩子们都答应着,实际情况却并不一样。父母们都很忙碌,不可能每时每刻都伴随在孩子身边。孩子放学回家,是否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主要在孩子自己。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会不把父母的话记在心上?难道他们不想让自己当个好学生?做个好孩子?  相似文献   

10.
期末考试时,我们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交叉着坐。和我坐在一桌的同学,准备的作弊用品,有电子手表、一点通、语文书、数学书,还有胶布。先考的是语文,我不时地听见哗啦哗啦的声音。我一看,原来他开始用他的一点通和语文书了。这时他的脸上,呈现出紧张的神情。也许是怕被老师发现  相似文献   

11.
某日课间,教室里不时传出大呼小叫的喧闹声.作为班主任的我非常敏感地意识到教室里有事发生.我快步走进教室,眼前的一幕令我惊呆了!只听见唐某大呼:"奥特曼来啦!"一个飞腿向胡某踢去.  相似文献   

12.
曾经听过贾志敏老师的一堂语文课,发现在学生自由朗读的时候,他总是走下讲台,俯下身子,倾听个别学生的朗读,不时地耳语,不时地微笑,不时地用手轻轻地抚摸学生的脑袋……  相似文献   

13.
《父母必读》2014,(1):120-120
儿子3岁半,每次让他干什么事都得说3遍以上才能行动,这是怎么回事?比如让他洗脸,说第一遍时他跟没听见一样,第二遍也是一样,第三遍我的声儿高了或者有点怒了,他才磨磨蹭蹭地行动。他是真没听见,还是装听不见?我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的话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曾经听过贾志敏老师的一堂语文课,发现在学生自由朗读的时候,他总是走下讲台,俯下身子,倾听个别学生的朗读,不时地耳语,不时地微笑,不时地用手轻轻地抚摸学生的脑袋……然后,他……  相似文献   

15.
<正>长期以来,小学习作教学的效果不佳,许多教师对如何上好习作课深感困惑,很多学生也不时发出"作文,作文,听见就头疼"的感叹。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应从各方面入手,消除学生的畏惧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切实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结合平时的作文教学,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数学课,学的是有关“实际与计划”的应用题。由于这些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我生怕学生听不懂,就列举了许多例子。下了课,象往常一样,我坐在桌前先批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作业,这样他们能提早把作业订正好。批着批着,发现从第一排的后面不时传来一阵阵笑声,抬头一看,那里围着好多孩子,不知在看一件什么东西。“你们在干什么,这么开心?”我边说着,边走过去。“快擦掉,快”,我听见一个孩子轻声说着,另外一个说:“没关系的。”“是什么?”“老师,阳阳把你上课的内容都录了音,他说你经常说他上课插嘴,烦…  相似文献   

17.
落叶旅游记     
裴之妍 《新作文》2014,(4):24-24
一群鸭子嘎嘎地说:“妈妈,妈妈,明天再带我们去游泳,好吗?”这叫声被树上的落叶听见了,它自言自语地说:“要是我也能游泳,那该有多好啊!”这话被路过的秋风伯伯听见了,就说:“落叶,我把你送到河里,让你去游泳,好吗?”落叶一听,心里乐开了花。  相似文献   

18.
教育无小事     
“郑老师在吗?”下班的时间到了,我正在收拾东西,忽然听见轻轻的一声。我好奇地寻声看去,只见办公室门口,一个小男孩正怯怯地倚着门站着,侧着头听房内的动静。小男孩我认识,是46班的学生陈凤,我刚刚还在他们班上过课。至于这个小男孩,我也认识不久,这个时候来找我,会有什么事呢?我笑着问:“陈凤同学,你找我有事吗?”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表情     
前不久听了一节初一历史课,内容是古老印度的抗争。老师按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教学,在介绍章西女王领导的印度人民起义后,让学生看书中的插图——“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饥民”。有几个学生在看插图时不由得发出了“扑哧”的笑声,老师好像没有听见,依然按照自己的备课思路强调说:“对于印度人民的遭遇,我们是同情的。”接着继续进行已预设好的内容。课后与这位老师交流,问她是否听见学生的笑声,她说听见了。但为什么没有对其做出相应的处理呢?原因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发出这样或那样的声音,她都视为有意扰乱课堂纪律而不予以理会。学生这样突发的表情,真的是在扰乱课堂纪律吗?  相似文献   

20.
看燕子     
张鑫 《山东教育》2007,(11):16-16
不知从哪天起,两只春燕拜访了我们学校.并在我班教室的楼檐下安了家。随之几天.学生们总是不时地向外瞟。于是,我图势利导地问:“同学们,看清楚燕子是怎样做巢的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