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大学城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与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催生了大学城的建设热潮,但大学城的出现并未改变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条块分割、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的弊端.要提升大学城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必须对其服务模式--组织形式、服务方式、服务对象、管理机制等进行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人文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杨新 《图书馆》2008,(3):114-115
本文从图书馆"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新时期图书馆如何实施"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与服务方式,并对新时期图书馆如何建设人文服务的管理机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2017年全国图书馆新型服务能力建设学术研讨会以"图书馆新型服务能力建设"为主题,重点探讨在创新驱动环境下图书馆新型服务能力建设的战略思考与创新实践。此次研讨会对加快图书馆从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智慧服务的延伸与深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过程] 基于10位国内图书馆服务领域专家学者与一线工作者的专题报告,探讨图书馆新型服务创新与能力提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结果/结论] 认为只有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技术、空间、人才等多方面要素的作用,才能全面提升图书馆支撑教学、科研、管理、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增强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与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知识服务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地  黄幼菲 《图书馆学刊》2010,32(9):9-10,17
知识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趋势。从对知识服务的认识和理解出发,分析了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基本模式,并从组织管理机制、知识服务技术、资源管理、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了推动图书馆知识服务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图书馆社会责任概述,阐述了图书馆社会责任与服务能力的关系,分析了图书馆社会责任下服务能力体系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提出了图书馆社会责任下服务能力的延伸拓展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有助于图书馆服务体制建设和发展理论的挖掘.  相似文献   

6.
宁波市大学园区图书馆是一种新的图书馆办馆模式。本文在总结分析该馆的办馆理念、资源建设、读者服务和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可供其它大学园区(城)借鉴的图书馆建设与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越来越多地扮演着学校教学、科研支撑等信息服务的角色,所以很有必要从人本化的角度打造图书馆标准化、立体化的信息服务模式。文章在阐释高校图书馆人本化理念及其重要性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如何构建人本化的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并对高校图书馆的人本化建设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2019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第十二届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论坛在江南大学举办。图书馆界的专家学者们围绕本次论坛的“智慧强内涵服务育人才”主题,深入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战略规划、服务育人创新、管理机制改革与馆员队伍建设等问题。文章综述了本次论坛上专家报告和案例交流的主要内容,旨在分享新理念、新成果,探索图书馆事业未来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新探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论述在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用户及信息需求的结构变化,决定了医院图书馆服务对象、信息服务内容、服务手段与管理机制。指出目前医院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存在的障碍,提出了在信息时代医院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途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简论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服务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图书馆服务和内部管理机制两个方面探讨了以人为本理念对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树立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建立以人为本,馆员第一的管理机制,介绍了结合图书馆实际所采取的具体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