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问题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笔者就食品安全监管执法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访者对《食品安全法》不熟悉,该法的宣传力度急需加强.群众对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的满意率也只有15.8%,成年人对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的满意度相对高些,学生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大多数人认为食品安全的主要责任在于政府,持此种观点的成年人比例更高.在中国的国情之下,这种结果有其合理性.在食品安全事故的信息发布上,公众最信任的是新闻媒体网络,最不信任的是企业.大部分被访者认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分工“表面是明确,实际上不明确”.大多数公众认为食品安全应当由政府、社会组织、消费者联合监管.我们应当明确监管职能,加强社会性监管,强化监管力度,加大处罚力度,完善食品信息公开和问责制度,加强食品检测.  相似文献   

2.
11月29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在京组织召开了2012 '科技伦理研讨会.这是继2011年以"转基因技术伦理问题"和"纳米技术伦理问题"为主题召开的科技伦理研讨会之后,由学部组织的又一次关于新兴科技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ELSI)以及科学家责任问题的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干细胞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及科学家社会责任"为主题,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常委会主办,院士工作局、学部道德与科技伦理中心承办.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许智宏院士、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周远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秘书长曹效业,干细胞领域的院士专家,科技伦理、科技政策、科研管理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有关部委的分管领导等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3.
《科学中国人》2011,(14):58-58
食品安全问题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由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和中国科协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网络科普宣传专题研讨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来自有关全国学会食品安全行业的专家与人民网、中国网、新浪网等14家网络媒体汇聚一堂,为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网络科普宣传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核能技术的应用历来在各国存在广泛争议。2011年3月的福岛核泄漏事故再度引发国际社会对核能技术安全性与可推广性的关注,并争论不休。在福岛核泄漏事故中,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的接受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分析了福岛核泄漏事故中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的接受度,从决定因素的角度探讨了造成科学家与公众对核能技术的接受度差异的原因,并对我国未来的核能发展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贵州省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缺陷与不足作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构建机构健全、责任明确的食品安全组织监管体系;认为应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并不断完善,持续提升食品安全科学监管能力和安全监测检验水平,为公众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从而推动经济与社会实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利用"我国科技工作者社会公众形象调查"数据,分析了公众从事科学家职业的意愿,并运用定序回归分析探讨了影响公众从事科学家职业意愿的因素。研究发现,公众从事科学家职业的意愿较强。个人兴趣因素、职业价值观因素、社会资本因素和人口统计学因素都对公众从事科学家职业的意愿有着较大的影响。具体而言,是否参加科技活动相关社团,社会网络中是否有科学家,以及对科学家职业的社会贡献、社会声望和职业权力的评价对公众的从业意愿影响最为显著。基于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加入WTO之后,国内企业开始以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形式向公众传递企业责任实践的决心与行动,但是食品安全事故却络绎不绝,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与顾客忠诚度存在正相关,且法规层、利益层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经济利益角逐使得部分企业丧失了社会责任,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现.西方社会学中社会失范理论提供了解释食品安全问题产生原因的一种方式,包括规范的无效态以及文化限定的目标的混乱与制度化手段弱化.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性以及巨大的社会危害性决定了这个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食品安全问题的交织性决定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大,笔者从重建共同信仰以及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两个方面给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理论路径.  相似文献   

9.
王晓冰 《百科知识》2009,(12):34-36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尽管公民的食品安全现在有了法律保障,但要保证食品安全,公众自身也需要负起责任。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继民 《学会》2002,(11):29-31
爱因斯坦提倡科学家应比普通人对社会进步有"更多的责任".科学家是人类社会中的精英,不可避危地负有一份对人类的责任.科学家主要通过从事科技实践活动来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新闻     
中国科协举办热点问题学术报告会近日来,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核污染等巨灾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巨大自然灾害的影响、核能利用与安全等问题的普遍关注,央视3.15晚会曝光的"瘦肉精"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忧虑和关切。针对这些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3月29日,中国科协在中国科技会堂举办2011中国科协热点问题学术报告会,邀请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孙文科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核学会顾问叶奇蓁,中  相似文献   

12.
李科 《科学学研究》2010,28(11):1606-1610
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提出科学家社会责任的背景、履行科学家社会责任的途径、培养科学家社会责任意识的措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由于科学研究活动中违反科学道德的行为日益增多从而使得科学家社会责任问题备受关注,注重科学家通过构建良好的道德自律机制来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强调通过科学家本人培养科学良心来提高社会责任感;而西方国家则由于科学带来诸多负面效应才引发了对于科学家社会责任问题的广泛讨论,通过科学共同体制定准则来规范科学家的科学活动,注重通过专门机构培训科学家道德伦理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比较也不难发现,我国的科技伦理道德仍基本属于学术道德。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石.科学事业需要后继有人,更需要一大批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科学家,他们不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开拓者,同时也应该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使科学家社会责任的内涵在不断丰富,但做为一名航天领域的科学家,"以国为重"、"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应是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核心价值观,对科研工作高度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则是一名负责任的科学家承担的首要责任,而这些责任的构成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赵喜凤  蔡仲 《科学学研究》2012,30(8):1128-1133,1205
长期以来食品安全的"可信性"依靠"科学的"标准,科学变成了决策的依据。但是科学本身的不确定性不但使科学所树立的权威形象难以维持,而且还可能给政治决策带来失误,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使科学与政治备受质疑。科学所面临的"可信性"危机使人们开始从科学内部反思科学在解决问题中是否充分。对公众维度的忽视,是问题不能彻底解决的重要原因。具有经验型技能的公众参与科学,不但使公众的参与从口号走向了现实,也使科学从独断走向生活。食品安全的"可信性"是科学、政治、公众三者共同参与的结果,公众的介入使"科学的可信性"更加充分。  相似文献   

15.
本文融合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对竞争优势持续性的影响。采用面板数据,以我国2002—2011年沪、深两市302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对管理者、员工、政府和公众的责任与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性正相关;对管理者、员工、供应商和政府的责任与竞争劣势的持续性负相关;对股东的责任与企业竞争优势持续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不是什么与是什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是一个指导科学家实施其正当科研行为的问题,同时更是一个关乎人类未来生死存亡的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应该说既不是无关痛痒的“无病呻吟”、不是单纯的科技创新,同时也并非科学家个体或群体的单一责任。实际上,它是一种长效责任和全局责任、一种内在责任和显在责任,同时更是一种对于人类命运与发展前途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及其社会应用呈现出明显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当前人类已进入科学与社会互动的的更为频繁的"大科学"时代,科学家们也基本告别了专注于爱好,自由意志进行科学研究的小科学时代,科学技术活动总体呈现出大规模、高投入、组织复杂化、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特点。因而把社会责任纳入到科学家的责任范围越来越得到多数人认可。科学家在社会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无一例外的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中,基于系统论的观点,从系统要素的角度作为切入点,以期能够探索一个更为清晰阐明的科学家社会责任范围。  相似文献   

18.
短讯     
《科协论坛》2013,(6):48-48
上海市闸北区科协举办食品添加剂与健康生活科普讲座。讲座围绕食品安全关乎市民健康生活这一主题,为社区居民解答了"什么是食品添加剂"、"常见食品里有哪些添加剂"、"添加剂与食品安全"、"怎样简单鉴别非法使用添加剂的食品"、"鉴别区分文字陷阱"等问题。宣传食品安全科学知识,为公众营造了一个"食品安全健康你我"的良好社会氛围。(闸北区科协)重庆市渝中区科协启动"一米园地低碳生活"科普活动。利用一个约1平米左右的木盆,种上十多种不同的花草,也可以种上多种蔬菜,打造成为一个袖珍的花园和菜园。在  相似文献   

19.
《今日科苑》2013,(14):13-16
转基因技术自问世以来,就备受公众关注。中国科协举办的第29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邀请了中科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张启发,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陈晓亚,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大昉,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研究员卓勤四位专家,以"转基因技术的未来发展"为主题,深入探讨了转基因技术的过去、现状和未来。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6,(17)
在我国科普中,科学家不为乃至少为的现象,是我国科普工作不能有效进行的十分重要的原因之一。科学家在科普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科普功能的实现如何,需要科学家肩负起在科普中的责任。本文旨在明确科学家在科普中应尽的责任,促进科学家向公众传播科学,让公众了解科学,使科学更好的服务于公众,促进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