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版权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环境下,作品被复制侵权变得难以控制。为保持网络版权人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需要明确作品合理使用的范围,建立网上作品法定许可制度,建立网络信息资源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庞孝梅 《现代情报》2005,25(4):65-66,69
网络著作权限制制度是在网络环境下实现著作权人、作品传播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著作权利益关系平衡的保障器,本文从因特网本身的特征出发,从著作权限制制度的合理使用制度、法定许可制度、强制许可制度这三个方面作了一些有益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促进电子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就必须对电子图书馆建设引起的诸多知识产权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重新定义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合法性,在图书馆与权利人之间建立利益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4.
丁遒劲  周杰 《情报杂志》2013,(2):165-168,134
"复制"和"二次传播"是导致文献传递机构与版权人之间矛盾的主要原因,版权结算通过经济补偿和合理授权使用的方式可有效缓解这一矛盾。本文在概述我国文献传递服务版权处理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发达国家文献传递服务利益格局,阐述了复制权组织的作用及版权处理实例,从版权法、复制权组织和图书馆角度提出我国文献传递服务解决版权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著作权强势保护主义者以哲学和经济学范畴的理论作支撑,过分强调著作权人利益,使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公益性代表机构——图书馆陷入困境。作者引入“权利弱化与利益分享”理论,主张在保护著作权人利益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公众利益,为图书馆享有“适当”的著作权豁免开辟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6.
关于数字图书馆引发版权纠纷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冬梅 《情报杂志》2004,23(6):46-47
从质疑版权法是否赋予社会公众和图书馆以公平的权利引发出几点反思,即:技术进步给版权人和使用者带来了什么、现行网络版权保护框架下纠纷双方的利益是否平衡、纠纷双方的利益是否完全对立、现行版权保护框架数字图书馆可否避免侵权、图书馆界可否在著作权法修订中有所作为等。  相似文献   

7.
赵莉 《情报科学》2004,22(12):1511-1514,1518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图书馆通过取得集团许可证、国家许可证推进公共信息获取的有益尝试,指出实施许可证是使用和管理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平衡知识产权权利人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有效机制,并就我国网络信息资源许可证制度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分析认为,要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需要处理好著作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处理好著作权人与网站运营商、数字图书馆之间的利益平衡,还需要处理好著作权人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9.
乔永忠 《科学学研究》2011,29(10):1490-1494
 专利维持年费机制的设置是专利制度从重点保护专利权人利益到保护专利权人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并重过渡的重要标志之一。该机制通过增加专利维持成本,影响专利维持时间,平衡专利权人和社会公众利益,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专利制度的运行绩效。  相似文献   

10.
3D打印时代便捷的私人制造以及专利的数字化表达趋势,可能引发规模庞大、地域分散的专利侵权乱象。现有的排他性措施——"事后诉讼"亦或"事前审查"使得专利制度的运行成本大幅提升,激化了权利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矛盾。本文借鉴版权制度中应对私人复制的规范措施,构建专利补偿金机制使得私人制造行为摆脱原本不确定的法律状态。通过将打印材料纳入补偿金征收客体,并按照CAD图纸下载流量所反映的市场份额分配补偿金。专利补偿金机制可以满足社会公众便捷地开展私人制造、参与创新以及权利人获取合理报酬、持续创新的双向需求。  相似文献   

11.
论信息网络传播权与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我国《著作权法》经过修改以后赋予著作权人的一项新权利。随着数字图书馆的迅速发展,该著作权利与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关系问题日益成为学界讨论的话题。如何在尊重著作权人的权利基础上,正确平衡社会公众利益,对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性质,探讨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英 《现代情报》2009,29(6):10-11,14
面对数字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使用给版权带来的巨大影响,而传统版权制度的创新尚无法对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于图书馆领域开展有效协调时,不如寻求包含"权利相互性"与"权利立法平等性"等先进立法理念的版权补偿金制度的支持,以促进版权人、图书馆及社会利益的共同实现,这项制度必将成为图书馆使用数字版权的重要法律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陈琳 《现代情报》2012,32(11):39-41
通过分析我国多重建设主体数字图书馆各自不同特点、运营模式以及存在的版权问题,本文提出应区分盈利性和公益性数字图书馆的不同性质,确定各自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针对不同建设主体的需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版权制度,从而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版权补偿金制度和法定许可制度的立法背景、内容及其特征,并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试图借此对我国的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的解决起到借鉴作用,以达到有效平衡权利人和社会公众利益关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版权平衡的提出.将改变图书馆在版权平衡中的被动地位。版权平衡的实现对版权体系中所有利益集团的版权平衡的实现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分析GATS协议和船协议出发,探讨了数字化、全球化趋势对图书馆版权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静 《现代情报》2009,29(6):219-221
澳大利亚著作权制度的调整对图书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总的认为,澳大利亚著作权法的变动较充分地考虑了公共利益,其中对图书馆豁免的立法体现出了自己的特色,使图书馆使用著作权有了更加科学的程序与规范。  相似文献   

17.
吕璐 《情报探索》2014,(12):22-25
从政府信息公开的视角探析隐私权的涵义、特征、内容及其与知情权的关系。认为政府信息公开中对隐私权管理具有行政性、公权和私权冲突交叉、需要多种法律协调等特点。从知政权与隐私权、社会信息知情权与隐私权、隐私权保护的统一与均衡、法定知情权与隐私权等4个方面,探讨如何平衡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关系,提出应根据社会政治及公共利益、利益衡量、宽容协调、人格尊严等4项原则来协调,以实现二者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是体现社会知识公平与自由获取的知识传播机构,是体现著作权法律平衡精神的利益平衡器。著作权法在促进知识的创造与传播的同时,也制约与影响着图书馆传播与利用知识的行为方式。著作权的许可使用是著作权行使的主要方式之一。正确利用著作权的许可授权,获得更广泛、更自由的传播与利用知识的权利,是影响图书馆发展的焦点问题。本文从图书馆视角分析我国现有的著作权授权许可模式,对其在图书馆的适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各个环节中,著作权制度具有较高的效率价值,但我国现行著作权制度在制度社会效率、制度自身效率与制度配置效率等方面仍存在低效的问题。因此,提高著作权的制度效率应坚持“利益独占,成果共享”的利益平衡原则,整合各种著作权制度,协调、提高著作权制度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20.
彭辉  姚颉靖 《科学学研究》2012,30(3):359-365
 版权法的本质上就是要在创作者和使用者之间建立一种最优的均衡关系。过强或过弱的版权保护并不有利于版权权利人、模仿者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平衡关系。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揭示了文化产业版权保护的内在机理,阐释了在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创意创作、创意开发、创意传播和创意消费四个阶段中版权保护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