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岛武郎是日本近代学史上白桦派主将之一,是一位极富社会性和思想性的作家。他的作品大都是对人生问题的探索,具有强烈的社会意识、浓厚的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代表作《一个女人》把一个狂热追求个性解放的女人悲惨的一生,通过她同周围社会之间的纠葛和抗争,摆在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下描写出来,对于认识当时的日本社会,了解有岛武郎的学世界,都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1906—1907年,宋教仁通过阅读日本的杂志报章、守田利远的《满洲地志》,以及对"韩边外"和延吉厅的实地考察,逐渐认识到日本的"间岛"侵略计划指向的实质地域是图们江北越垦韩民聚居区,"韩边外"只是关系地。在日本挑起"间岛"争端后,他撰写出内容详备的专著《间岛问题》,为清政府对日谈判提供了有力依据。延吉边务公署和清外务部都有意聘请宋教仁回国协助交涉,宋教仁本人也打算借机打入清政府的内部,但由于节外生枝,最终未能成行。从"间岛问题"谈判1909年阶段的进程和结果看,宋教仁推断的"间岛"地域底限,提示的图们江国界地图,以及建议的谈判原则和策略,为最终在法律上确认中国对图们江北地区的关键主权,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作用,从体育的城市发展功能和高校体育的职能出发,结合对《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与体育有关条款的评析,阐述了高校体育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4.
唐朝有个演滑稽戏的李艺人,善于逗乐。他自夸学问渊博,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儒教、佛教、道教三大教无所不通。在一次皇家宴会上,有人问他:“如来佛是什么人?”他答:“是个女人。”二“为什么?!”“《金刚经》说:‘敷坐而坐。’(自己把打坐的位置整理一下然后坐下来。)一个人既有丈夫又有儿子,不是女人是什么人?”另外一个人又问:“太上老君是什么人?”李艺人答:“也是个女人。”“W hy?”“《道德经》说:‘我有大患,为吾有身。’(因为我有自身,所以我有莫大的祸患啊。)若不是女人,怎么会怀有身(孕)呢?”皇帝大笑,问:“文宣王是什么人?”答:…  相似文献   

5.
读罢剧本《哦,女人们》,不由地想起了张洁的小说《方舟》中开篇的感叹和终篇的呼应:“你将格外的不幸,因为你是女人。”“做一个女人,真难!”作者的一个“哦”字,包含了多少丰富的感叹,感叹女人的艰难、不幸、困惑和沉重。这感叹,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索——女人的悲剧之根在哪里?  相似文献   

6.
三岛由纪夫的小说《金阁寺》表现出一定的存在主义倾向,本文从其存在主义倾向的产生渊源、具体表现以及独特个性三方面展开具体论述,并在对战后日本存在主义文学与西方存在主义进行简要比较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并阐释"《金阁式》存在主义"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乔伊斯的创作经历了从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到现代主义的发展过程。他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意识流”手法。早期作品《都柏林人》主要采用现实主义方法,但已开始涉及人物的内心世界。其后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他艺术发展的转折,是由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性作品,正式运用了意识流手法。代表作《尤利西斯》虽从整体上仍有现实主义遗迹,但已是“意识流”小说的典范之作,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里程碑。他的创作依赖于传统,植根于现实生活,而又具有反传统的创新精神,“意识流”手法运用中体现出非凡效应,这就是乔伊斯创作的独特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8.
日本推理小说之神岛田庄司没有得到国内学界的应有重视。他的推理小说《灵魂离体杀人事件》以本格推理中少见的社会派视角,展现了人性的罪恶,审视了人的罪性,揭示了蕴藏在人灵魂中的多重角色,小说所体现的对人的罪性的思考以及对以耻感文化为显著国民性的日本而言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9.
历达 《职大学报》2013,(2):44-46,19
在中国当代文坛,毕飞宇是为数不多的刻画女性形象极其细腻极其传神的男性作家,"他被认为是当代男性作家中最关注女性命运的人。"[1]毕飞宇用冷静、细腻的笔触朴素地刻画出女人在荒诞的时代、荒唐的社会中,骨子里身体里欲望的挣扎和人性的畸变。《哺乳期的女人》、《青衣》和《玉米》,表现了不同女性所面临的悲剧命运类型,体现出了作家的人本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10.
爱默生崇尚自然,归隐田园。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万物都为人服务。他推崇人的灵性、自由,不愿受束缚;主张远离官场,但始终没有忘怀政治,对当时的政治提出批评,试图改变政治。他认为人具有神性,人神合一,推崇个人主义,提倡个性解放。作为一个超验主义者,爱默生的人生观来源于他所处的时空,他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11.
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的长篇小说《爱的饥渴》讲述了一个女人和三名男子之间的婚爱故事。主人公悦子的一生是不断寻爱又不断遭遇失败的历程。长期的压抑终于导致了最后的爆发,她残忍地杀死了自己的意中人以求解脱,结果却是堕入更深的痛苦和虚无。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性爱中无法体验真实的自我是浅层根源;文化冲突造成的身份危机和内心痛苦是深层根源;人对生存意义的追问及结果的不可得导致的虚无感是最终根源。所以说《爱的饥渴》的悲剧是人性自身的悲剧。  相似文献   

12.
契诃夫短篇小说《文学教师》中的尼基丁是一个从追求爱情、享受安逸生活的普通教师,蜕变为一个具有怀疑和反抗意识的知识分子形象,在庸俗生活与知识分子个性碰撞过程中,体现出一个兼具典型和非典型知识分子特征的知识分子形象。通过对尼基丁知识分子形象的分析,充分展现了他的知识分子个性由潜伏状态向觉醒状态的演变,并预见俄罗斯知识分子曲折前进的未来,表明契诃夫对此乐观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作为历史著作,《史记》有很强的文学性,历来被称作“史传文学”。司马迁在真实完整地记录历史重大事件的同时,自然地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研读中学语文教材的节选部分,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史记》的文学性是大有帮助的。 《史记》的文学性首先表现在司马迁成功的描绘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4.
勇闯智慧岛     
黄梨 《阅读》2006,(6):30-31
听说智慧岛又增加新游艺项目啦!快乐小子急忙四处打听.原来新增的是闯关游戏。共设有10道关口.每闯过一关就得到一个小奖牌。  相似文献   

15.
遭遇广告岛     
快乐小子:小学生,《阅读》杂志使者,酷爱语文。一个堂吉诃德式的游侠。在《阅读》编辑部的安排下,游历神奇的语文世界。让我们跟随着这位传奇的语文游侠出发……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总结经验 ,概述了三岛柴胡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 ,包括选地施肥、精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和采收加工等具体操作内容。同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野生品和家种品的有效成分含量 ,认为栽培品好于野生品。为三岛柴胡的种植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杜宝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在《牡丹亭》中,杜宝性格鲜明,他是慈爱而严厉的父亲;与民同乐,勤政爱民的清官;同时也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将军。汤显祖对杜宝这一系列形象的塑造,正是他心中理想的化身。然而长期以来对于杜宝形象,学界所做的许多不公允评价似乎违背了汤显祖的本意。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长兴岛北港区30万吨级油船泊位正常营运,科学合理地规划老铁山水道至长兴岛北港区的外海航路,对国内外关于航道水深的标准、规范和影响船舶富余水深的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基于MATLAB 8.0平台,利用芳村公式、Eryuzlu(1994)修正公式和Norbin公式计算船舶在开敞水域航行时的下沉量、富余水深和安全水深,并画出满载VLCC在开敞水域航行时的下沉量、富余水深、安全水深在不同航速情况下随水深与吃水比值变化的曲线.根据《海港总体设计规范》、芳村公式、Eryuzlu(1994)修正公式和Norbin公式,计算出在开敞水域航行的满载VLCC在不同航速下所需的下沉量和外海航路安全水深.运用该方法提出老铁山水道至长兴岛北港区外海航路的安全水深建议值.该方法可为渤海湾其他有VLCC码头的外海航路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茨威格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用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一个女人惊心动魄的爱情,使得这一形象深入人心。自作品问世以来,据此改编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不计其数,不同的艺术形式都传递着创作者对陌生女人形象的个性化解读。话剧导演孟京辉另辟蹊径,选择独角戏的戏剧形式对这一形象进行重新演绎,表达了自己对现代语境下女性生存意义的独特思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有关潜意识的理论,试图对《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给予评论。本文认为小说反映了这个女人精神世界中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同时,也表达了人们面对这种冲突时所面临的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