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让学生想象的空间“新”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开展想象和幻想。在作文教学中,利用简单的图及图形组合。使学生从形及物,从物及事,从事及理,逐层地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例如,上课时,我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启发学生看到这个图形,你能得到什么事物?学生们有的把它想象成了一块花布,使它有了色彩;有的把它想像成一台收音机,使它有了声音;有的把它想像成一块麦田,使它有了生命;有的把它想像成一个游泳池,使它有了激烈竞争的场景……我又画“…”线,学生说“想到心电图、海浪、山头……”接着启发学生,能回想一下和这些物体有关的事情吗?回想一下在这些地点你曾有过的经历?有的学生说我看见…就想到大海,想到在海边被巨浪打入海底,  相似文献   

2.
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通过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可以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一)多角度作文,培养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多角度作文,就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审视作文题目、材料,达到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比如在指导学生写《我的妈妈》一文时,有的同学为了反映妈妈工作认真负责,就写妈妈带病坚持工作;有的同学为了反映妈妈艰苦朴素,就写妈妈勤俭持家;有的同学为了反映妈妈爱学习,就写妈妈晚上坚持上电大学外语;有的同学为了反映妈妈尊敬老人,就写妈妈热心帮助…  相似文献   

3.
在“听音响编故事”的作文竞赛中,广大小作者表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我很受启发,这里谈几点感受。一、要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就语文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除了系统地传授知识,自觉地培养智能外,要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培养发散性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刀,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刺激他们进行发散性思维的环境,逐渐养成他们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次征文比赛正是这样作的。播  相似文献   

4.
刘元华  舒勇 《海南教育》2013,(11):43-43
一、课堂作文训练与创造思维的培养(一)发散思维的培养所谓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求异思维、辐射思维,这种思维能力的特点是由一点想开去,产生广泛的联想、想象。它能想到一个问题的各个部分,也可以由一个问题想到另一个问题,甚至可以想到互不相干的事物。课堂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1.作文的命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训练时,多选择一些能启发学生发散思维的作文题,如"老师,我想对你说",说什么呢?说自己的理想、前  相似文献   

5.
在职业高中里,有的学生一提到写作,常常是“谈文色变”,无话可说,无文可作,只能东拼西凑,勉强成文;有的同学,也只会人云亦云,落入俗套。这是由于他们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兴趣、见闻不广、缺少生活积累等,而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因此.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开拓思维空间,无疑是解决作文教学这个老大难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至于创新,更是难上加难。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养成良好的创新写作习惯。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写求异性作文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思维方式,是指沿着不同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问题的多个答案的思维方法,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摆脱传统习惯的禁锢,突破常规  相似文献   

7.
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一种想象和创造的思维过程,使人的思维活动灵活。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应引起教师们的注意。有的教师强求全班学生按指定的同一方法记忆字形,并用重复抄写的方法去识记生字,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识字方法、思维方法不应是一个模式的。有一位一年级老师教生字“休”,问学生怎样记住这个字?有的说:“左边是个人,右边是个木,合起来就是个休。”有的说:“单人旁一个木字。”老师启发学生:“谁还能用别的方法记住它吗?”一个学生答:“人靠在树木上。”还有的说:“身体的体字去掉一横。”这位老师鼓励了后面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的作文教学提倡:不拘形式,自由表达;用我手写我心,表达真情实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怎样在作文教学中落实这些精神昵?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画一简图"0",让学生想象与之相似的东西.学生思维的发散量很大,有的想象成数学里面的零,有的想象成球、月亮,还有的想象成杯子等.这种发散性联想能使学生走出作文内容干瘪、认识肤浅、底蕴不足、表达单一的误区.通过变换角度,多运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去获取新颖的材料,让他们不断地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9.
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它是与福合思维(求同思维)相对的思维形式,是从同一问题中产生各种各样为数众多的答案,在处理问题中寻找多种多样的正确途径的一种思维形式。在议论文作文教学中,发散思维能启发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和多途径地去寻找答案,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运用发散思维教学法对培养学生求异、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发散思维教学法是教师为了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不依常规,不固成见,能独立地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从不同途径寻找答案的一种教学…  相似文献   

10.
张乐乐 《现代语文》2009,(6):137-138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教作文,如何写作文,一直困扰着众多的师生。每次写作,学生们往往会说,“没东西写”,“我写作水平小学开始就不好”等等,这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他们的写作热情,写作思维的发散。因此,笔者认为,学生写作意识的培养是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应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培养他们的写作意识,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引导他们在生活实践中探究体验,用心灵观察人、事、景、物,用心灵感悟人生,学会将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倾注于字里行间,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这样才能变被动写作为自主参与,创意写作,才能尽显作文生命的原色。  相似文献   

11.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作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形式主要有 :(1)同一材料多种立意。引导学生对同一题材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 ,确立不同的中心 ,从而写出具有不同立意的作文。鼓励学生在立意时讲究新颖 ,注意同一材料的多义性 ,从里面提炼出最具有新意的中心。(2)同一题目多种选材。引导学生围绕一个题目从不同的方面去选择题材 ,力求选材独特 ,与众不同。(3)同一材料多种体裁。引导学生根据同一题材 ,选择适合自己写的文体去作文。学生的思维是多侧面的 ,有的善于逻辑思维 ,有的擅长形象思维 ,还有的以直觉思…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在作文中 ,应是“标新立异 ,与众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大胆创新 ,有目的地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使他们写出新颖、独创、变通、富有新意的文章。教师应充分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启发、引导他们积极尝试多向思维 ,在语言规范的前提下写出不同寻常的作文。这里 ,介绍一些非常有效的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作文教学方法。多种角度地构思表达●多角度地把握对象。学生在以小见大的前提下 ,多角度地进行构思 ,从不同角度表达主题。比如写《秋天的田野》 ,可按方位顺序 ,由远及近地展示丰收在…  相似文献   

13.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什么是发散性思维呢?发散性思维是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多方向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作文教学应重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呢?一、同一题目多种角度选材传统语文教学对任何问题都以一个标准答案来判断的习惯作法常常抑制学生的发散思维,尤其是写作教学中那种过于死板的指导、死扣命题的审题、勉强对照公式化的评分标准来评判文章优劣的作法,无形中使学生在作文时满足于人云亦云,形…  相似文献   

14.
王燕北 《黑龙江教育》2002,(6):39-39,40
近年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在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做了几点尝试,有所收益。通过发散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和核心。”发散思维要求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单一的答案。其特征是个人思维沿着许多不同轨道扩展,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是一种个体性思维活动。近年来,一种新的作文方式———话题作文,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四自作文”(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择文体),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与材料相结合的作文形式,成为高考中的主导题型。它的明显特征是开放性和…  相似文献   

15.
廖永贤 《中学文科》2007,(10):70-70
一、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散思维要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多途径地思考问题,它是为解决一个问题寻求多种思维的思维方式。作文教学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要鼓励标新立异,引导学生小中见大,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既是学生多种智能的综合,又是学生心灵的展示和个性的表现。但如果运用旧的教学模式进行作文教学,受常规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的作文就往往出自同一模式,出现“公式化”的通病。针对这一现象,我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改革,重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力求纠正作文中模式化的倾向,让学生写出“自我”,走出公式化的作文误区。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最基本的任务。一、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求异思维可使学生作文“反弹琵琶出新声”,别有一番洞天。如牵牛花,可赞美它顽强不屈的执着精神,为了生存,它不断往高处攀援,不屈不挠,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启发和鼓舞;也可鄙视牵牛花没有骨气,一味地依附别人,靠着别人往上爬,是可耻的。发散思维也是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全面思考问题,写出富有新意的好文章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样是写水,可以写它滋…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遇到一个应用题,一遍一遍地读题,看着问题发愣,却无从下手;而有的学生面对一个应用题立刻意识到,此路不通,另寻它径,迅速列出合理简洁的算式。前者思维呆板的表现,把着眼点放在一点上。而后者就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它一般包括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等几个方面。灵活性占主导地位,只有灵活了,才能敏捷,才能独创;而灵活是思维发散的结果。所以在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途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1.变问题。根据条件,让学生补充问题,在多形式变问中,训练学生综合法的思路,从而培养学…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作文质量差、速度慢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主要有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教师命题原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所以学生写作“无米下锅”或内容千篇一律;二是作文训练过程指导过细;三是教师作文批改任务繁重,且对学生的作文改进收效不大。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改革应围绕这几个方面着手。一、命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命题是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作文题目出得好,学生就会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写出的作文也会内容新颖,见解独特。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前,要在命题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