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骆驼之死     
王族 《快乐阅读》2010,(12):51-51
生存本身就是一种抗争,草原深处更是如此。 2008年的草原出奇的干旱,青草已经被啃光了,骄阳似火,只有一些灌木丛仍在坚强孤独地挺立着,  相似文献   

2.
一寸到两米     
非洲草原上有一种草叫尖茅草。尖茅草的生长非常不易,在最初的半年时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高。周围的任何一种草都比它高,比它茂盛。但是,当雨季来临时,尖茅草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快速生长,三五天的时间就会长到近两米高,成为非洲草原最高的草,得到“草原之王”的美称。  相似文献   

3.
非洲草原上有一种草叫尖茅草。尖茅草的生长非常不易,在最初的半年时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高。周围的任何一种草都比它高,比它茂盛。但是,当雨季来临时,尖茅草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快速生长,三五天的时间就会长到近两米高,成为非洲草原最高的草,得到"草原之王"的美称。  相似文献   

4.
《集宁师专学报》2016,(6):33-37
"草原文化是指生息在草原地区的世代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1它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当今,这种独特的丰富的草原文化资源正在被人们加以保护、传承和创新,蒙古族题材中国画正是在这片沃土的滋养下形成、发展。蒙古族题材中国画表现出对草原独特的赞美和依恋,同时也是画家主观感受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家教世界》2013,(1):9
非洲草原上有一种草叫尖茅草.尖茅草的生长非常不易,在最初的半年时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高.周围的任何一种草都比它高,比它茂盛.但是,当雨季来临时,尖茅草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快速生长,三五天的时间就会长到近两米高,成为非洲草原最高的草,得到"草原之王"的美称.  相似文献   

6.
有一种音乐能让人感动,那是因为它是用生命的琴弦在弹奏;有一种歌声能让人生情,那是因为它是用心灵在吟唱。莫日根布赫,一个游走于草原与都市的音乐牧人,一个用心写歌用情歌唱、被称为草原情歌王子的蒙古族青年原创歌手。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辽阔的东北草原上,有一种会滚动的植物。它伴随着阵阵秋风,像个流浪者一样唱着歌四处“游荡”。冬天,大雪覆盖了草原,但只要这些圆球没有被大雪埋没,它们仍然会在地上滚来滚去。由于这些植物能随风翻滚,所以被称为“风滚草”。  相似文献   

8.
狼山上隐约有一双绿眼狰狞地望穿黑夜却还是被黄沙吞没在了草原——题记草原上空没有一丝风,空气干冷。失魂落魄的陈阵望着  相似文献   

9.
北美大草原是北美洲中部一片广袤的草地。那儿是北美野牛、郊狼和草原犬鼠的家园。由于绝大部分的草原被人类用以耕种,如今这些动物生活在保护区里。  相似文献   

10.
《草》是于老师二十多年前上的课。这个课例不知被多少人赞美过,写文章引用过。它的确是大家公认的古诗教学的经典。这节课好在哪里呢?好在深入浅出,变抽象为形象。于老师巧妙地运用板画演绎了一堂令学生永生难忘、也令听课的老师和理论家们津津乐道的古诗教学课。师“: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请看——(于老师顺手在黑板上画了一幅“草原图”。)(见图1)师:小朋友,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密,一棵挨着一棵。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生:草原上的草绿油油的,一眼…  相似文献   

11.
草原文化如何造就了草原文学?一是草原文化给草原文学提供了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二是草原文化为草原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生活宝藏和资源优势;三是草原文化给草原文学提供了纯厚的审美艺术情趣。草原文化是一种植入民族血脉的地域文化,草原文学就是为了表现地域文化而出现的文学样式。草原文学,正是从草原文化这个母体中诞生出来的。现当代的内蒙古草原文学,是古代草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饱含古代草原文学的独特风韵和民族艺术品格。  相似文献   

12.
角马     
《课外阅读》2012,(24):69
在非洲广阔的草原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大型动物,角马是其中的一种。角马长得像牛,生活在非洲的东部和南部。雨季期间,雨水充足,大地一片生机,广阔的草原上散布着一匹匹非洲角马。但到了旱季,草会被晒干,为了寻找新鲜的草料,非洲角马不得不离开这里,它们聚集起来,数量多达150万头,成群结队地去寻找食物,每天要走48公里。  相似文献   

13.
草原之路     
草原深处其实没有路.因为草原上根本就不需要路. 在草原上行走,只需要方向,方向便是草原的路.平坦而辽阔的草原,手随便往哪儿一指,那就是路了.你往哪儿走不是路呢,你往哪儿走会走不过去呢.无论夏天还是冬季,路在草原根本就不是个话题,路在草原那地方,是一种随着你的脚步而无限延长的飞毯.  相似文献   

14.
"草原文化"是指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人民所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是中华文化极具特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是一种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的复合性文化.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它作为草原人民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理解草原文化这一核心理念,对发展本地区的旅游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草原游记     
星期六,我和妈妈一起去了杜尔伯特草原。这次旅游让我贴近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喜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嫩江东岸,松嫩平原腹地。总面积6,176平方公里,人口24.9万。200多个湖泊宛若珠玑,散落在辽阔的草原上,是中国罕见的百湖之县。汽车在路上颠簸着,我们度过了漫长的4个小时,来到了杜尔伯特草原,车停在令我向往已久的芦苇荡旁。竹筏刚下水,我就闻到了一种从未闻到过的芳香。啊,是这群热情的芦苇散发的独特清香。它们正在争先恐后地和我们“握手”呢!呀,水路都被好客的它们挤小了、拥窄了。不仅是它们…  相似文献   

16.
成长与成功     
<正>成长似诗,写满了内心最美好的期许;成功似海,积聚了成长中点滴的进步。曾听说有这样一种植物,在它破土后的最初半年里,只有不到一寸高,几乎是草原上最不起眼、最微不足道的植物。但在半年之后,一旦雨水到来,它便像被施了魔法一样钻向天空,三五天内便可长成草原上最高的草。原来,在前半年里,它并不是不长,而是集中力量生长根部,它的根长能超过28米。  相似文献   

17.
《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刊登的李学勤先生的《赵文化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一文被《新华文摘》2006年第5期摘编论点:赵文化的特点李学勤在《邯郸学院学报》(季)2005年第4期撰文指出,赵文化的兴起与草原文化有关。在古代,赵氏作为一个宗族,其活动的地点始终与草原上的戎狄联系在一起。正是华夏文化和草原文化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文  相似文献   

18.
论草原法     
本文试从回顾草原法的产生和发展,分析经济、政治、科学诸因素对草原立法的影响,探讨草原法的性质和调整对象,以及对完善我国草原立法提供几点意见。一、历史的回顾草原是人类生存进步、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原始社会,人类已在草原上以狩猎和采集为生。草原还为游牧经济的兴起提供了条件,游牧部落达到的生产水平,使他们从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有了剩余产品和可以交换的产品。草原不再仅是有着空间界限、长着草类植被的土地这样一种物质,而成为人类的生产资料,但是原始社会部落使用的草原是公有的,没有国家,也没有关于草原的法律规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社会的形成,出现了国家,也出现了土地所有权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9.
醉果之谜     
程刚 《良师》2011,(6):23-23
在非洲大草原上,生长着一种马卢拉树,它枝繁叶茂,结出的果实形似李子,熟透后变为黄色,发出阵阵清香,吃起来酸中带甜。这种果在当地也被称为醉果,顾名思义,就是吃了它以后会醉。草原上有两种动物最喜欢吃醉果,一个是大象,一个是狒狒。  相似文献   

20.
欣阅 《老年教育》2014,(9):40-40
<正>今年六月,我同二十几位摄影班的同学踏上了向往已久的坝上草原之旅。"坝上"指的是由草原陡然升高而形成的地带,又因气候和植被的原因形成的草甸式草原。如今泛指张家口以北100公里到承德100公里处的地区。尚未到达目的地,在车上远远地已见蔚蓝天空、朵朵白云、无边绿草、牛羊成群,同行者迫不及待地拿出相机,隔窗拍摄。草原海拔高,温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