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编辑是一个为她人做嫁衣的行当。虽多担负整合、编发稿件的任务,但它是一项具有集成性、创造性的重要工作。在媒体市场化发展和日趋激烈的竞争中,面对着同城化、同质化的新闻内容,编辑能力水平不仅是决定着办报、办台质量重要因素之一,更是一个媒体市场竞争力的体现。如何创新编辑理念,增强策划意识、读者意识和精品意识,力求编出读者喜闻乐见的精美版面,这是一名好编辑所必须具备的。这里选登几位一线编辑的实践工作的经验之谈,供同行借鉴和交流。  相似文献   

2.
走出编发稿件的误区中学生学习报社田平从事课程辅导类期刊的编辑工作多年,自觉养成了一种习惯,一是喜欢将自己编发的稿件与其他期刊的同类稿件进行比较,找出稿件在选题、体裁、文风等方面有何差异以便寻求自己所编发稿件的长处与不足。二是搜集读者对自己所编发的稿件...  相似文献   

3.
编辑意识作为报刊出版运作的灵魂,对报刊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编辑意识是主导报刊出版的关键。当然,在期刊发展中编辑意识包括多方面内容,仅就审美意识和求知意识作以下探析。审美意识的强化编辑的审美意识就是编辑在编发稿件过程中,对稿件中表现的思想、行为、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后,取舍的过程。期刊编辑的审美意识直接关系着对读者的引导,对市场的引导,特别是关系着期刊的命运。编辑审美意识首先表现在对“美”的鉴别上:生产力发展了,物质丰富了,但同时在转型时期,各种文化冲突也引起了一些沉渣泛起,拜金主义、道德滑坡…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我在负责《人民武警报》军事训练方面稿件的编辑过程中.有关“神枪手”的报道编发了不少。射击训练,部队年年搞,“神枪手”的有关报道年年有。要使这样的训练性稿件吸引读者。就必须常报常新,求真务实,在指导性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编辑的读者意识,主要指编辑在选编稿件、标题制作和版面设计的整个编辑工作过程中,应该具有一种心里想着读者、主动为读者服务、尽量满足读者需求的思想意识。对于时事编辑来讲,这种意识的强弱,不仅是一个认识上和感情上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事关时事报道质量和时事报道服  相似文献   

6.
加强预见提高效益──与青年编辑谈谈心鲁岚峰一个编辑所能编发的稿件数量是有限的,出版社的人力、物力在一定时期也是有限的。而读者需要,以及生产上需要的技术资料则是多种多样的。这样,编辑就面临着一个矛盾,怎样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出有限的书来满足多数读者的需...  相似文献   

7.
王兵 《新闻爱好者》2012,(21):78-79
报纸的夜班编辑要负责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堵住稿件差错、制作标题、组织版面、设计版面和美化版面等工作。夜班编辑是报纸的最后把关人,如果不能消灭稿件中的差错而使之见报,就会让读者怀疑报社的办报水平,削弱报纸的公信力。因此,报纸的夜班编辑一定要加强"关口"意识,尽可能消灭差错,提升报纸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过去有人告诉我,当编辑的是一把剪刀一杆尺,一瓶浆糊一枝笔,圈圈画画,抄抄写写,剪剪贴贴,是为他人作“嫁农裳”的一种繁琐工作。当我自己当了编辑,才感到:编辑工作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他是一个“活导体”,凭借着一种立体意识在传播过程中联接受众者,起着重要作用。编辑的这种立体意识是由编辑的特殊位置、稿件和版面本身要求决定的,它包括群体意识、互补意识和整体设计意识。位置——编辑的群体意识编辑的位置很特殊,他是充当广大读者的代表与作者交谈,这就使得他能成为“主体”,既不可能不是他自己,又不可能完全是他自己。他在读者与作者之间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台编辑从广义上讲包括总编辑到各类节目的编辑、记者、通联和资料工作人员。编辑有 4项职能:组织报道、编发稿件、调研学习和培养通讯员。  组织报道。电台围绕党在一个时期内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制订宣传计划,拟定报道提纲,组织编辑、记者及重点通讯员采编稿件,全面地实施报道计划。  编发稿件。根据电台的宣传计划,选取编发记者、通讯员的来稿选稿的标准是:一要有思想性,内容要符合党的中心工作部署。二要科学性,既反映事物本来面目及其客观规律,又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三要突出“新”,角度新、立意…  相似文献   

10.
编发优秀稿件,是我们每个从事编辑工作同志的共同愿望。编辑个人的知识修养,对编发的稿件质量有着关健性的影响. 我在接触《历代军事思想研究》等栏目的编辑任务时,因为不懂业务,知识贫乏,简直有点无能为力.不敢下手。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必须加强自己的知识修养。我大体采用了这样三种办法:一是所谓“临阵磨枪”。就是先把作者的来稿认真地阅读一遍,然后根据作者所提出的问题,所引用的史料,尽可能地把原著找来阅读.这样,对于文章所论述的问题,是否真有道理和研究价值,是否经得起推敲,就大体上有了一点把握。二是结合编辑任务,充分利用业务时间,系统地读一些书。《历代军事思想研究》栏目的文章,常常涉及  相似文献   

11.
姚炜 《新闻世界》2009,(10):30-31
编辑常被誉为新闻的“把关人”,夜班检查则是报纸的“把关人”。一张报纸的出版,从记者、通讯员采写稿件,到编辑、部主任编发稿件,再到总编审阅,最后在夜班“组装”成大样。大样的检查就是报纸“成品”前最后一关。如果说前面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和差错.还有后续环节可以帮助纠正的话,那么通过检查一关。问题和差错则可能无可改正了。  相似文献   

12.
给编辑争光     
和爱好写稿的朋友聊天,有的同志总认为只要和编辑关系好,稿件就能刊用。其实,事情也不完全是这样。编辑编发稿件,也不是随心所欲、想怎样就怎样,而是遵循一定原则、择优录用的。倘若编辑都用关系稿,整个版面的文章质量不高,结果,领导不满意,读者不爱看,编辑也觉得脸上无光。因此,作者写稿时,应把心思用在提高文章质量上,要有一种给编辑争光的意识。 在与编辑的交往过程中,我感到编辑喜欢那些有真才实学、能吃苦、上进心强的作者。而对于写不出高质量文章又请编辑照顾的,编辑往往是一愁莫展。即使有时碍于情面用了,也不可能…  相似文献   

13.
论编辑意识     
报纸的编辑,每天要面对来自社会四面八方的稿件。编辑在整理、加工稿件时,显然要受到原稿内容、风格等方面的限制,不能撒开原稿另起炉灶。但这并不等于说,编辑的劳动完全是被动的。在尊重原稿,不扭曲其本意、伤害其风格的情况下,编辑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能动作用。一篇稿件,经过编辑的加工,往往可以像埋在沙里的金子那样,被淘出来提炼后,发出熠熠光辉。所以,对于一篇见报的稿件来说,编辑的主体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编辑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决定于编辑的意识。什么是编辑意识?我以为是指编辑在加工稿件的过程中,如何想方设法把作者的意识明白无误地传输给读者,使读者能对作者的意识引起反响,或共鸣,或异议。就对待一篇稿件来说,  相似文献   

14.
令狐忠社 《传媒》2002,(3):46-47
保证编发稿件的质量是编辑工作的重中之重。它既是编辑人员的立身之本,也是编辑部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可稿件质量的建设是一个涉及多行业、多部门的复杂问题,比如,编辑素质、编辑手段、印刷效果、发行渠道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稿件的质量,但就编辑工作本身来讲,稿件质量的产生与形成,来自于策划、组稿、审读、校对、出版和发行等编辑流程之中,对此,编辑人员需要在整个编辑过程中全方位地下功夫抓好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15.
我是南昌陆军学院的新闻干事。记得初次来军报时,一些老新闻干事便来传经:“找编辑编稿,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找版面编辑。因为编辑编的稿件太多了,而版面有限,不找版面编辑落实,最终会前功尽弃。”我想也是这个道理。院校组编辑姜宁了解我这个想法后,也许看到我这个“朽木”可雕也,于是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你今后采写稿件,我给你制订一个标准,就是要写我们编辑不得不编发的稿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什么是编辑不得不编的稿件呢?经过一段时间的采写实践和编辑的不断开导,我逐渐开窍了,注意从报纸上学…  相似文献   

16.
做了三年报纸编辑,有了一个越来越长的“黑名单”,上边开列了一串剽窃或者造假新闻者的名字。最近的一次“黑名单”加长,令我很长时间气愤难平。武汉一位大学生的来稿,经我编辑后,在显著位置发表。随即有消息传来,说当地并无此事云云。我好生奇怪,编发稿件之前,就曾担心此稿有失实之处,特意辗转找到作者,确认稿件真实与否;作者在电话中信誓  相似文献   

17.
记者、编辑写稿、编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读者传递一种信息,一种思想。作为企业报的编辑如何有效地为自已的读者服务呢?作为一名编辑,在选稿、改稿、编排时应该具有以读者为最终服务对象,最大限度方便读者,使自己编排的版面发挥最佳传播效果的观念,概括来说就是要有“编辑工作中时刻想着读者”的责任感。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因为从我观察到的一些报纸,特别是某些企业报上不顾及读者而编发的稿件、版面太多了,试举几点:——会议消息多,但内容多为程序式报道(即某某主持会议,某某总结发言,某某坐了主席台等等)。  相似文献   

18.
时事版作为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新闻性强、报道面宽、信息量大,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受到读者的关注。然而,由于时事新闻的稿件主要来自新华社,对各家报纸来说,要将时事版办得具有个性和特色,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求时事编辑牢固树立新闻意识、读者意识和精品意识,以增强时事版的可读性为目的,在选稿、编稿和排版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一、让新闻在版面上“唱主角” 新华社每天发稿近百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对时事编辑来说,选用哪些稿件上版面,选择哪条稿件上头条必须反复斟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往往…  相似文献   

19.
当下,电视新闻编辑应从过去简单的“把关意识”提高到以观众为中心的“引导意识”思维上来,提高编辑质量,高标准地编发新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叶巴关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所以,新时期如何重新认识电视新闻编辑的职能,已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20.
说句实在话,哪一个编辑都不想自己编发的稿件是失实稿件。但是,往往又事与愿违,有些失实报道偏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