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九歌》篇目之争由来已久。由于对“九”的理解不同,有去篇说、合篇说,有迎神送神曲说,有即为现存篇数说。众家各执一辞,各持一偏,或有悖事情,或失之公允,或妄意揣度,故虽有可取,但终难变通。章意在对以上所提诸说剔经拨髓、说加蠡定,以求得近切当公允。  相似文献   

2.
说课,是我省近几年来在大练教学基本功的热潮中兴起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已成为提高教师群体素质的一种有效方法,深受广大教师和教育科研人员的欢迎。“说课”一般是在没有学生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听者通常是同行,专家或领导。说课以执教者(主说人)发言为主,有时听者也可参与“评说”(即评述说课,但与评课有别),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说课以主说人口头表述为主,亦可辅以其他手段(如电教媒体、实验等)。说课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或为研究某节课的教学策略,谈教学设计;或为探讨某种课型的教学模式,谈教学思路;或围…  相似文献   

3.
“互动说故事”(mutual storytelling)是一种特别的设计,用来诱发儿童说出自己创作的或白发性的故事,并且利用儿童心理分析响应其故事,以进行治疗。本文以案例的形式说明互动说故事技术在改变儿童不良行为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说课”常常指的是“备课后的说课”,也就是为评优、应聘等进行的说课,即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安排以及预估的学生达标程度一一道出,供领导、专家以及同行进行鉴定与评判。“说课”必须包括的内容涉及教育理论知识、教材内容与教学对象,此外还有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以及对以上诸项要素所作的分析。其实,教师可以将说课的过程设计看成一个演绎的过程。本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五(下)《早》的说课(阅读教学)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论文对以《说文》为代表的传统“六书学”,“四经二纬说”,“四体二用说”,唐兰先生的“三书说”和二十世纪后五十年出现的陈梦家,裘锡圭,刘又辛等三家“三书说”进行了研究述平,认为汉字的造字方法是形意,假借和形声,作者着重研究指出,形声造字法的形(意)符和声(音)符不是通过“加注”或“加上”得到的,而是通过假借 的方法而得到借用的,论文对形声造字法的产生提出了别议新说。  相似文献   

6.
在证明责任倒置的肯定说与否定说之争中,肯定说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然而持肯定说的学者们在界定证明责任倒置的概念时,又存在种种偏颇。本文在重塑了证明责任倒置的概念之后,阐明了我国当前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倒置的情形。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一个从备课、说课到讲课(做课)的完整系统。备课是说课、讲课的前提;说课是对备课的理性剖析;讲课(做课)是备课、说课的具体实践。在备课、说课、讲课(做课)三位一体的互动中,会创造出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课前五分钟说议:增强政治课实效性的好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英 《教书育人》2000,(15):42-43
课前五分钟说议,就是每堂政治上正课前五分钟,请一个学生(按学号轮)上台就国内外时事政治、社会热点或身边大小事等发表自己的观点,(约2~3分钟)然后请台下同学对其加以点评(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还可以辩驳),最后由教师对所有的发言者进行点评。 一、必要性 1.政治课所承担的任务决定的。政治课是德育的主渠道,它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教材所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和思想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切实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素…  相似文献   

9.
一、西蒙的有限理性说1.什么是理性?人们总喜欢说,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rationality),或谓合理性、理智,似乎是人的基本特征。西方自古希腊时代起,许多哲学家、思想家都孜孜不倦地探索人类理性的特征和本质。然而,仔细推敲起来,人们发现要搞清楚“理性”的确切含义绝非易事。一般来说,哲学家认为理性是人类的认识能力;心理学家认为理性是指认知、推理或问题的解决过程(以区别于非理性);社会学家用理性来表示组织对组织目标的自觉适应性;经济学家用理性一词表示靠抉择过程挑选出来的行动方案的属性。(杨砾、徐立,198…  相似文献   

10.
说课是一种新颖、灵活的教研形式,它是指教师在上课前或上课后,将自己对某节课课堂教学设计的思想与理念、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实施教学后的反思等方面,向专家或同行所作的说明与分析。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说课方法和要领的了解和认识也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并喜爱说课这种教研形式。但说课与讲课相比也有其自身的不足,各有其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道试题的说课是说课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说课应说试题命制背景,试题考查目的,试题讲评方法(教学设计),试题的解题的思路分析,试题的一题多解和变式引中,试题小结或解题后的反思。虽然只是说一道试题,但是和说一节完整的课的说课形式具有同样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惜誓》为唐勒所作”说,出自当代楚辞学名家赵逵夫先生;赵先生否定王逸序《惜誓》所引“或曰”的《惜誓》为贾谊所作一说,无坚确的理由。《惜誓》很有可能是贾谊所作(当然仅是“可能”),而绝非出于唐勒之手。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不经考证难以复现其原貌。红学家们在半个多世纪的考证中共同谱写了考证曹雪芹祖籍的“历史”。从诸多考证文字的表层丰富性与深层逻辑性以及彼此见解的多歧性中,曹雪芹“祖籍丰润,后过辽阳”的“庐山真面目”日渐明析。史料证明:南京、北京、辽东、河北丰润、江西新建、真定灵寿,都留有曹雪芹及其祖宗的足迹。持“丰润说”者旨在从辽远的时空上“历史”地勾勒出一幅曹氏家族行踪图。持“辽阳说”者否定“丰润说”缺乏足够的“历史”证据。双方应在“双百”方针指引下,相互切磋,求同存异,以便进一步展示曹雪芹祖籍的“历史”原貌。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质朴平易,但内涵丰富。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从即事说看,是其农村劳动生活和体验的真实写照。比兴说则从传统的解诗方法出发,理解成诗人并非真的写劳动,而是借此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寄托说则认为陶渊明对劳动的描写是虚实结合,在田园劳动中寄托其独立自由的人格。而从其全部作品看寄托说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15.
一道试题的说解是说课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说课应说试题命制背景、试题考查目的、试题讲评方法(教学设计)、试题的解题思路分析、试题的一题多解和变式引申、试题小结或解题后的反思。这是一种新的说课形式,虽然只是说一道试题,但是和说一节完整的课具有同样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同划汉代最流行的。汉赋的发展,大天才经历了骚体赋、散体大赋、抒情小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代表作品。或出于河南籍作家(如贾谊、张衡)之手,或由寓居河南的文人(如枚乘、司马相如)所作。将这此作品连贯起来,汉赋的发展线索清晰如绘。因此说,汉赋中有着鲜明的河南轨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英语教学中“高投人,低产出”的现象,使外语界对如何提高输出能力.(即复用能力或说写能力)格外关注。不同教师有不同的观点,多数人认为,为了提高说写能力,最重要的是加大说写训练。但由于说写训练耗时过多,每周说写课时有限,未必能产生明显效果。事实上,大部分学生说写能力仍然低下。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自然输入法,他认为学生只要接触大量可理解输人(听、读、语篇),复用能力便会自然产生。这一观点得到大量的教学实验数据和可被普遍观察到的语言现象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境界论” 索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境界”(意境)包含着情与景,但绝不是一般的情景交融。“境界”(意境)的审美特质主要有三:一是因心造境的审美具象性;二是以形写神的审美表现性;三是以情动人的审美感染性。“境界”(意境)的生成是“虚实相合”,“虚实相合”的媒介有三种:相似点、牵连点和相反点。“境界”(意境)的审美效果是“境外有境”。林纾的“文境论”强调作者心境、修养对“文境”的决定作用是“扩前人所未发”。如果说“言志、缘情传统”是“境界论”(意境论)的历史基础,“立象尽意说”、“无外之境说”、“因心生境说”是它的哲学基础,那么,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则是“境界论”(意境论)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9.
对于秦象郡的位置,史学界存在原则性的争议。传统派持南置说,认为象郡主要在当今越南境内;另一派持北置说,认为象郡位于中国境内。后者根据《汉书.地理志》上个别记载对南置说提出了质疑。然而,考虑到从秦到汉行政区划的变化及秦代的琅邪台石刻,北置说所指象郡实乃汉象郡,秦象郡的范围北起中国广西南部、云南东南部,南至当今越南中部大岭一带,其主体位于当今越南境内。  相似文献   

20.
一、说课的具体内容及要求 所谓“说课”,即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就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章节)或一个知识点,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