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园艺产业在世界园艺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价格竞争力、质量竞争力、经营管理竞争力、信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等角度分析我国园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及存在问题.提出通过保持成本价格优势、实施优质化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实施产业化及多元化市场战略等措施,提升我国园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未来,我国园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优势转将化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陕西航空产业逐渐成为该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并在我国航空产业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从产业投入、产业产出和市场绩效三方面建立我国区域性航空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21个省市的航空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并将陕西航空产业竞争力情况同20省市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明确陕西航空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陕西航空产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3.
产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提升产业竞争力水平对于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产业竞争力状况,研究显示:2017年长江经济带的产业竞争力综合得分差距较大,江苏综合得分最高,达到1.03;贵州综合得分最低,仅有-0.77;影响沿线各省市的产业竞争力因素中,主导因子差异明显;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布总体趋同于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分布,但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别,西部地区四川的产业竞争力超过湖南、安徽等中部地区的省份,重庆的产业竞争力超过江西,并从4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进入生物经济时代以来,世界各国加大了对生物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现状,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仍存在国际竞争力不强、区域发展不协调、部分企业经营状况较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从注重生物产业区域协调发展、完善生物产业资本市场建设和提高生物产业国际竞争力3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发展生物产业的对策,以期为我国生物产业和生物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区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技术产业是技术、人才、知识高度密集的产业,其竞争力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未来的经济实力.本文从产业投入等四个方面选取了产业R&D人员投入强度等共计十项指标构建了我国地区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对2007年我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市的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得到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因子:规模产出、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其中产出水平对竞争力影响程度最大.最后针对本文的分析结论对我国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岩峰  谭宏 《未来与发展》2008,29(2):47-49,46
产业竞争力是产业内企业整体的竞争力,也是产业发展所需资源和环境的竞争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从竞争主体与竞争客体上和国外企业存在差异,通过在盈利能力、研发投入等方面的比较,提出应发挥比较优势,以成本领先战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相似文献   

7.
自"中国制造2025"概念提出,智能制造不断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制造业的竞争力水平代表制造业发展的实力,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方向。文中选取全国31个省份的16个相关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规模竞争力、RD投入、新产品开发及技术改造等4个方面的能力进行实证分析,构建全国智能制造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我国智能制造产业整体水平不高;各省市制造业产业区域发展不均;大部分省市创新力度不够。针对研究结果,从企业、政府、高校3个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中国智能制造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8.
张雪莲 《情报杂志》2003,22(1):97-99
从介绍韩国IT产业的发展状况出发,分析了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现状,并提出发展我国IT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现状,分析了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增长速度、出口额和龙头企业的交货值等为指标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总结影响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技术、品牌、管理因素,提出内向与外向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结构化的程序和方法,对2000—2013年国内产业竞争力评价相关研究进行考察,通过检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认定的30种重要学术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对管理学和经济学认定的102种期刊,最终确认了19种国内经济与管理研究领域的一流学术期刊和106篇与产业竞争力评价有关的文章为研究对象,对文章类型、评价指标类型、评价方法等进行归纳和分析。研究发现国内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技术产业和制造业,指标构建多来源于投入产出角度,在直接评价中多运用竞争结果评价法,在综合评价中多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最后,通过对国外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的简单回顾,阐述我国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邢向阳  郝索  李丙金 《未来与发展》2012,35(9):69-72,90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本文基于分行业视角,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10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总体竞争力不足,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且文化创意产业各行业竞争力差异较大,咨询策划类行业和电信软件类行业处于领先.应当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力度,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这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电子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成功地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美国、新加坡、日本等9个国家电子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第一,我国电子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强,总量位居全球第五,但是和美国、韩国、日本这3个国家相比,、则相对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第二,我国电子通信产业的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生产能力方面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尤其生产能力有望超越美国;第三,我国电子通信产业跟美国、韩国、日本等国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产业环境和产业生产效率这两个方面,即它们制约我国电子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两大"瓶颈"。最后,本文提出了提高我国电子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分析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特征,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提出一种区分竞争力原因和结果的节能服务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探究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指标与度量指标,构建我国节能服务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基于PLS-SEM模型研究节能服务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并验证模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生产要素投入与产业组织结构是产业竞争力的直接影响因素,产业环境、辅助产业、市场需求三方面因素对生产要素投入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节能服务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再构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产业安全评价体系构建意义和文献资料回顾梳理基础上,运用合项思维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产业竞争力生成能力、产业控制力、产业生态环境、产业竞争力、产业依存度"五因素模型"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和熵权法对产业安全指标进行权重设置,并通过功效系数法定量分析我国产业的产业安全程度的估算值为53.6,处于"临界状态"的结论。指出我国产业安全目前存在较大系统风险,需要从国家战略上提升在产业安全领域的防范应对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产业竞争力生成能力,加强产业控制力,降低产业依存度,保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国家产业安全及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中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采用经济权重矩阵的方法,利用2008-2012年的数据测算六大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结果表明:利用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分析中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情况是合理的;中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具有动态变化,变化情况受周边地区的影响;广东省是中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最具有竞争力的地区,江苏、山东和河北次之;沿海三大直辖市在高新技术竞争力方面表现平平;浙江、福建、辽宁、广西四省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17.
以医用口罩产业相关专利时空分布信息为基础,构建对医用口罩产业技术发展的分析模型,选取医用口罩产业相关专利的主要分布区域,如中、美、日三国,基于专利数据对三个国家的医用口罩产业发展技术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时间维度分析表明,医用口罩产业链中,技术含量较高的部分,美国和日本的技术较为成熟,而中国的技术处于快速发展中;技术含量较低的部分,美国和日本的制造完全处于衰退的状态,而中国在此具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分析结果与美国虽然一方面希望通过提高技术标准对中国进行限制,但同时又不得不依赖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的现状可以相互印证。空间维度分析表明,中国医用口罩产业的技术集中度较低而且产业链中各技术之间的整合度不高,需要提高产业技术集中度并加强产业链中各技术之间的整合,从而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从区域的角度对我国电信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首先运用产业竞争力理论和灰色系统的相关方法对电信业竞争力评价进行建模;接着,对所选取的八个区域中较具代表性的省市的电信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测评结果找出各区域电信业竞争力与其它地区存在差距的根源,进一步提出不同区域电信业战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技术进步、制度安排与产业竞争力生成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竞争力有了很大发展,但产业竞争力的生成能力较弱.首先界定了产业竞争力生成能力的内涵,进而分析了目前技术进步促进竞争力生成能力提升的路径偏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竞争力生成能力提升的制度安排.中国只有努力培养和发展"有利于形成竞争力生成能力"的自主技术,寻找到有利于消化、积累和创新技术的制度体系安排,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竞争力生成能力的提升,保证我国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构建一套有效的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指标及模型,为我国各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和结构稳定度的分析、评价和优化提供支撑。[方法/过程]在总结国内外产业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信息熵"和"粗糙集"的理论方法,对"钻石模型"进行优化,建立起一套体系化的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模型。以我国机械工业2012年的数据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该模型分析评价我国各省级地区机械工业的竞争发展地位和结构稳定度。[结果/结论]本文构建的一套基于优化钻石模型的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具有可适性和有效性,运用于我国机械工业的评价结果与各地区的实际运行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