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高小强  田丽 《现代情报》2016,36(3):121-128
为了把握我国钢铁企业技术竞争力现状, 从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检索73家国内重点钢铁企业的专利, 选取其中专利申请数在300件以上的16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从历年专利申请数、专利被引情况、高被引专利、IPC分类号4个方面对16家钢铁企业的技术竞争力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宝钢、鞍钢和武钢具有雄厚的专利技术竞争力。用德温特手工代码共现分析法识别出钢铁领域2008-2013年专利技术的研究热点为合金钢和低碳技术等, 研究结果可为企业明确自身所处的专利技术竞争地位以及确定未来技术研发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的专利文献在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以德温特专利数据库中1994-2009年的16 759项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专利作为研究对象,提取专利文献中的德温特专利手工代码,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在构建频数、中介中心性、激增指数和Σ四个主要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对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专利的手工代码进行计量分析,直观展示了不同时段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RFID技术趋势及竞争态势的专利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 RFID作为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基础性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迅猛发展。深入探究其技术发展趋势及竞争态势,将为相关产业政策和企业战略制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选用德温特专利数据库,基于是否区分三方专利的不同情境生成样本数据,针对德温特手工代码,对RFID专利信息进行代码共现的比较分析,揭示了该领域内的关键技术主题;进而,通过对专利代码的时间演进分析,提出了RFID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三个主要竞争阶段,并结合区域专利的统计结果,进一步对该领域的整体发展趋势及竞争态势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4.
以专利计量学的方法和相关理论为指导,以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收录的有关铟镓锌氧化物(IGZO)的专利为数据源,借助可视化分析工具CitsSpace II,对IGZO技术进行专利申请量、申请人地区、主题词共现、核心专利以及德温特手工代码共现可视化分析,以揭示该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IGZO技术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申请地区较为集中;IGZO研究的热点领域为IGZO TFT整体结构的改进和IGZO薄膜的成膜工艺等。我国研究机构应采取产学研的策略,政府出台相应政策,从而促进IGZO技术及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专利信息是反映技术差异的重要标的。通过对中美5家石油企业在专利统计数据方面的对比,结合学科类别、德温特分类代码及手工代码共现分析,发现中国近几年专利数量虽然增长较快,内、外部联合申请率都较高,但被引情况差;所涉及的学科内容不够广泛,且专利的技术领域发展相对落后。最后,结合中美石油企业专利发展现状,为中国石油企业今后在专利技术领域的拓展、专利质量的提升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德温特手工代码共现法:一种实用的专利地图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温特专利数据库,收集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地区的专利数据,是当前专利信息分析的主要数据来源之一。德温特手工代码,作为该数据库的一大特色功能,按分层结构排列,具有类似于文献中"关键词"和"叙词表"的功能,故而将德温特手工代码共现法,拓展到专利地图中,并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PCT专利数据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证明该方法在研究专利权人的技术布局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车尧  李雪梦 《情报科学》2015,(4):132-138
本文以德温特手工代码为专利分析对象,以"风能"为行业代表,从海量复杂的德温特专利手工代码中,提取、挖掘具有重要技术竞争价值的专利情报,相继得出了"风能"产业的主导企业名称及主导企业各自的专利申请情况、主导企业之间专利申请的交叉对比情况,从而为"风能"企业决策层了解掌握主要及潜在竞争者在相同产业、相似领域、相似产品的研发情况,提供必要的情报支持,辅助企业制定技术发展战略、调整技术发展路线、完善技术发展布局,争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帮助企业保持较高的技术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首先回顾专利组合分析方法相关文献,然后从德温特专利数据库抽取2007—2016年共129 729项手机专利数据,对专利拥有量排在前列的智能手机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利用相对技术优势来界定技术强度,以技术吸引力、专利相对位置和技术强度为指标绘制专利组合图,量化研究智能手机企业的技术竞争力。研究发现,国产手机企业在应用与服务和低功耗领域与国际龙头企业差距较小,在人机交互领域有一定差距,应当加大相应领域的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9.
蔡霖  任锦鸾 《科研管理》2021,42(12):100-107
    如何与产业融合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关键。鉴于“万物皆媒”的未来场景,对智能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技术集群演变和国际竞争态势研究对媒体行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高都至关重要。本文对2008年至2020年间的专利数据进行检索,鉴别出75 051条德温特专利数据作为分析基础。采取关键词、专利代码及学科领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智能媒体技术涉及的专利范围;结合时间变迁和聚类分析将智能媒体技术的发展分为平稳、迅速、平缓和迅猛发展四个阶段;利用共词分析建立了不同专利代码之间的共现关系,利用社会化网络分析将共现关系可视化,识别出不同阶段的主要技术集群;结合企业专利拥有量及所属国家分析了智能媒体技术的国际竞争态势。基于以上定量分析从媒体业务与智能技术融合视角提出了媒体机构的智能化战略建议,从智能媒体技术研发、行业应用、国际竞争力提升视角提出了智能媒体产业发展政策建议。本文基于专利测度从发展趋势、技术集群演变和国际竞争态势三方面分析了智能媒体技术发展规律,为从专利视角对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融合的研究提供了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李国秋  范晓婷 《现代情报》2017,37(7):123-130
本文根据研究团队的相关预研究,结合主题词、德温特手工代码、IPC分类号等方法,精心制定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检索策略,在德温特专利数据库平台上收集数据,对检索结果使用TDA软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国际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从年度专利走势、主要技术领域、竞争机构专利分析等维度进行了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全球范围内新能源专利一直在稳定增长,国外在专利布局方面都没有忽视在中国市场的专利申请,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不强。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专利文本挖掘领域,提出一种构建SAO链的规则,将专利文本使用SAO链进行特征表示,充分利用技术的层次和内容两部分信息,使专利文本相似度计算更加准确,然后围绕该方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技术预见方法体系。最后,以工业机器人领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分析专利网络得到该领域的技术发展路径图,通过专利地图识别出该领域的五个技术机遇,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可借鉴的情报信息。  相似文献   

12.
侯剑华  屠一云 《现代情报》2014,34(10):119-1231
随着竞争全球化的加剧,技术竞争情报在服务于各国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智能手机领域为例,选取华为、中兴、苹果、诺基亚、索尼、夏普、三星、LG等八大企业分别作为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的智能手机代表厂商,通过专利计量分析和信息可视化技术对德温特专利检索数据库中的专利文献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技术竞争情报,探测企业关注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和新兴技术、突破性技术,进一步识别技术的机遇和威胁,提出中国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赵阳 《现代情报》2021,40(12):84-89
[目的/意义] 探索适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的专利技术信息挖掘方法,提高企业对专利信息的利用效率。[方法/过程] 剖析企业技术创新的内涵及专利信息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发挥的作用和价值,从企业技术创新的流程和需求入手,确定每个创新阶段需要挖掘的专利技术信息内容,以此选择基于专利检索、专利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专利技术信息挖掘方法。[结果/结论] 提出了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专利技术信息分析框架,基本可以满足企业技术创新对专利技术信息的需求,可供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识别中外中高档数控机床技术差距的研究中,存在技术缺口信息不够丰富、缺乏基于数据层面对技术缺口内容进行客观描述等问题。基于文献计量与专利分析及信息可视化工具,使用多源数据分析全球数控机床领域研究进展与趋势,通过国内外典型企业的产品数据与专利信息匹配来识别中国中高档数控机床技术缺口与短板,为相关决策提供数据和方法支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中高档数控机床的主机产品、可靠性技术、数字化设计技术等方面仍存在不同层次的创新缺口。基于分析结果,对中国中高档数控机床的创新发展,分别从国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层面提出加强基础共性技术研发、构筑起能与工业发达国家竞争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人才队伍,突破关键主机及成套装备创新、加强工艺研究和引进消化吸收力度以及相应的创新平台建设,加强情报智力支持作用、注重人才培养并积极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动态性咨询服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玲  杨武 《科学学研究》2007,25(3):546-550
从专利竞争战略的视角,引入尚未引起国内学术界和企业界足够重视的专利组合理念,基于中国企业创新实践发展并完善该理论体系:从理论上探讨“专利组合-研发规则决策-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框架;从研究方法和体系上,构建“全面专利组合管理”构架;从管理上研究适合中国企业,并与产业、国家专利战略相结合的专利组合管理策略。该体系旨在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战略分析和决策机制,帮助企业有效实施专利R&D的开发战略和经营策略,全面提高战略性专利技术管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专利组合对知识密集型企业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持续提高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已成为企业实施专利管理的基本分析单元。目前专利组合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基于沪深主板上市的99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2013-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知识观理论分析专利组合的技术范围和多样性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技术范围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专利组合多样性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技术整合能力在专利组合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权利范围在技术整合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专利是衡量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从技术研发角度,通过对发明人的专利信息分析可以揭示技术创新者的科研水平和竞争力。以智能机器人领域为例,以DI数据库检索清洗出申请量排名前100的发明人为研究对象,基于专利信息构建技术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筛选指标特征。对这些发明人的技术创新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价,通过DDA分析平台共现矩阵和聚类分析,挖掘技术创新人才及团队。  相似文献   

18.
战略适应表现为战略行动,受到技术资源的制约,对基于科学的新创企业(New science-based firms,NSBFs)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184个于2016年以前在新三板挂牌的成长期医药制造新创企业作为实证研究样本,用技术深度和技术宽度来衡量企业的技术资源结构,战略行动的多样性和频次来衡量战略适应能力,探讨前因变量技术深度和技术宽度对战略适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NSBFs技术深度对战略行动频次有负向作用,技术深度深,战略行动频次低,此类企业战略目标是窄细分市场,战略行动聚焦于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以满足特定的竞争性细分市场的需求;技术宽度对战略行动多样性有正向影响,技术宽度宽,战略行动多样性多,此类企业战略目标是宽细分市场,通过开发新生产和分销方法,研发新产品或服务等战略行动来拓展市场,以整个行业为基础,为顾客提供可接受的、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此外,基于技术宽度与技术深度的差异对企业进行分类,明确了NSBFs初创期技术资源与成长期战略适应的匹配关系。拓展和丰富了基于科学的新创企业战略研究,对新创企业发展实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