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的网络溢出效应在产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文章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活动为研究对象,基于新能源汽车专利数据构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城市合作矩阵,并分析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网络的结构及其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计算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基于创新网络关系的溢出效应,并将结果与基于城市距离关系与邻接关系的溢出效应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示:(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活动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创新网络,但城市间、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并不密切;(2)新能源汽车的创新活动主要集中于规模较大的城市中,并且此类城市拥有更强的辐射带动能力;(3)企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是推动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但整体上并未产生显著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
在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和种群关系理论的基础上,以2009—2016年新能源汽车产业50家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研发补贴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和不同生态位企业种群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实证结论,政府研发补贴与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产出显著正相关;研发补贴与高、中、低生态位企业种群的正相关系数分别为1.447、0.512和0.247。并由此提出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的研发补贴,着力加强对中低生态位企业种群的研发补贴,培养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加快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政策变迁视角下构建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种群-环境”演化分析框架,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为技术探索、示范推广、快速发展、质量发展四个阶段,基于1991—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联合申请数据,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专利合作网络。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变迁与创新生态系统演变是一个协同演化的过程,以国家电网为代表的电力公司逐渐成为网络中的核心节点,研究机构和高校成为次要核心节点;创新生态系统主体共生的广度提升而深度降低,中心性和生态位变动较小,在技术上的应变性一直较强。对此应当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遵循产业规律;鼓励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多方深度参与的技术创新网络;促进市场竞争,推动兼并重组;布局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助力国际技术竞争。  相似文献   

4.
以2012-2020年京津冀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联合申请专利数为样本,构建京津冀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对协同创新网络结构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分析产业邻近维度、知识邻近维度和地理邻近维度对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的作用机理,构建二次指派程序(QAP)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对系数进行非参数检验。研究表明:9年间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网络快速演化,网络密度与网络中心势表明协同创新网络呈现多中心化趋势,子群之间凝聚力较差;三省市协同创新网络核心节点均为“国家电网公司”,多个核心节点在协同创新网络内部占据重要结构洞位置。京津冀三省市不同阶段的不同邻近效应对协同创新网络产生不同影响:产业邻近与地理邻近始终正向影响协同创新网络发展,不同省市不同阶段知识邻近影响的显著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5.
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当前国内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也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互动的关键力量。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涉及到多领域技术的协同创新和多种产业的联动配合,有效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在特定区域内构建一个能支持持续创新活动的创新生态系统。安徽省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案例研究表明,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主要在于:一是以产业内的核心企业为主,构建创新技术链和产业链进行创新要素的有效整合;二是通过企业边界开放,创造开放式创新机制以实现多主体协同创新。二者的最终目的在于构建支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
在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基础上,分析系统稳定性、网络结构与创新生态位的关联,并对系统稳定性与创新生态位之间的关系提出研究假设,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内主体之间的研发协作关系网络。通过计算汽车产业中核心企业创新生态位适宜度,运用SNA分析对核心企业群落形成的产业创新网络进行结构测度,从而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系统结构中网络聚集度与创新生态位适宜度呈倒U关系;核心度与创新生态位适宜度正向相关;系统的效能中网络接近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与创新生态位适宜度正向相关。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对应结论建议。  相似文献   

7.
《软科学》2014,(7):59-64
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战略联盟网络为样本,将联盟网络的结构属性和资源属性结合,考察二者的交互作用对企业知识创造的影响。基于时滞效应的结果分析表明:企业在联盟网络中占据的结构洞或创新积累越多,其知识创造越显著;联盟伙伴创新能力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联盟网络对企业知识创造的影响随时间呈现倒U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对产业技术链及知识网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新能源产业技术链进行知识网络研究的必要性;构建了新能源产业技术链的概念模型和知识网络三层框架,并分析了知识网络传递中存在的瓶颈问题;运用仿生学中粒子群算法构建了新能源产业技术链的知识网络优化模型,并对模型优化结果进行了分析。在理论层面延展了产业技术链在特定产业领域的纵深化研究,在实践层面可指导新能源不同组织之间更好地构建知识网络,以实现新能源产业领域的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半导体产业形成的产业链企业,使用两阶段网络DEA测度产业链企业的创新效率,以产业链企业协同创新指标为核心解释变量构建回归模型,探究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当中,协同创新网络联结强度与企业创新效率负相关,协同创新网络联结强度对企业整体创新效率的正向影响还未发挥出来;产业链企业技术创新阶段效率低于产品创新阶段效率,且企业间联合专利申请数量偏少,产业链企业协同创新主动性偏低;产业链企业协同创新能够有效缓解高技术产业中技术知识外溢,保护创新企业先行优势;从创新两阶段来看,产业链企业协同创新网络联结强度分别与企业技术创新阶段效率、产品创新阶段效率呈倒U型、正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明晰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和演化路径,基于价值共创和动态研究视角,运用生态学的Logistic方程构建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模型,分析系统演化均衡点及均衡条件,并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不同演化模式的发展趋势,揭示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共生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是由价值中枢层、价值融合层、价值服务层3类价值主体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围绕价值获取和创新互动而共同创造价值的复杂系统;(2)3类价值主体之间共生度的大小决定了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共生演化的稳定性和均衡状态;(3)互利共生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发挥3类价值主体协同作用,系统成员应致力从寄生共生和偏利共生模式转换到互利共生模式。为促进区域区块链产业创新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发展,提出对于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企业应充分平衡种群共生演化动力、优化共生环境、制定和完善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技术创新的复杂化使得创新生态网络逐步成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新兴主体形态,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历史复杂性使得研究其发展演化过程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以复杂系统为视角构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系统地研究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成,揭示我国汽车产业创新4种主要形态的运行机制,展示车企主导型、产业链主导型、产学研联盟主导型和创新生态系统主导型4种类型技术创新网络的演化过程,以期为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网络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社会网络学理论,构建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的知识价值性、结构洞与网络权力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西安市信息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企业知识价值性、结构洞与网络权力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将知识价值性划分为知识关键性、知识不可替代性和知识中心性三个维度。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关键性和知识不可替代性对网络权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知识中心性对网络权力的影响不显著;企业占据结构洞的数量在知识关键性和网络权力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企业占据结构洞的数量在知识不可替代性和网络权力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企业占据结构洞的数量在知识中心性和网络权力之间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在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链的概念及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链中知识权利存在的现状,并给出其演进中知识权利演进的数理描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链中知识权利演化结构的影响因素、阶段特征以及不同阶段演化进程的数理模型。本文的研究对推动新产业技术链中知识权利的分析将产生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企业创新行为嵌入在知识网络与合作网络的多重网络结构中。基于复杂网络角度进行多重网络解耦研究,利用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322家企业在1985-2017年间在的专利数据,构建实证模型,探讨企业知识网络与合作网络的结构属性对其探索式创新的影响,并分析合作网络结构洞、中心性对企业知识网络结构属性与探索式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企业知识网络与和合作网络中心性都对探索式创新呈倒U型影响,企业知识网络结构洞与合作网络结构洞均对其探索式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合作网络结构洞强化了知识网络结构洞对探索式创新的正向影响,弱化了知识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探索式创新间的倒U关系;而合作网络度中心性弱化了知识网络结构洞对探索式创新的正向影响,对知识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探索式创新间倒U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全创新链视角,从政策过程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出发构建企业创新政策生态系统理论框架。该框架从“政策制定—政策组合设计—政策网络与子系统—政策扩散与演进”维度刻画政策过程,从“知识生产—知识应用—知识扩散—知识反馈”维度刻画不同政策主体、客体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复杂适应关系,并基于此来分析不同政策过程中各组成成分如何支持全创新链协同发展。进一步地,基于功能论视角提出企业创新政策生态系统的评估框架。该框架从系统的活动出发识别政策过程系统与企业创新过程系统功能,指出企业创新政策生态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复杂协同具备完备性、协调性、连贯性和适应性的特点,最后提出评估分析框架对上述系统内与系统间的功能进行测度以实现对系统有效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选取新基建重点领域新能源汽车行业65个联盟及351个成员作样本,分别探讨政府、大学、企业牵头的3种类型新能源汽车联盟对新基建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齐美尔链为中介变量深入分析不同类型创新联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这3种类型新能源汽车联盟对创新绩效均有促进作用,齐美尔链在不同类型联盟与创新绩效间有部分中介作用;政府牵头联盟拥有更多齐美尔链的假设不成立;基于分类视角,政策导向型齐美尔链与创新绩效呈正U型关系,成果导向型齐美尔链与创新绩效呈线性关系,利益导向型齐美尔链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7.
提出知识链组织结构设计的四条原则;其次,根据成员企业的数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将知识链分为"对等型知识链"、"盟主型知识链"、"联邦型知识链"、"星型知识链"和"平行型知识链"五种,并设计前四种知识链的组织结构模型;最后,由于"平行型知识链"的复杂性,提出基于并-串联知识的平行型知识链组织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8.
没有遵循传统后发国家和企业依托技术学习、低成本生产要素嵌入全新产业链的模式,而是关注后发企业如何通过价值创造影响创新生态参与者的行为。选取5家光伏产业中国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过程追踪的历史方法,研究了本土企业嵌入和重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过程机制。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制度机会窗口创造市场容量与现有创新生态系统无法满足之间的矛盾,导致的市场需求结构失衡,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演化的外部动因。(2)后发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与组织或者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是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演化的内部动因。(3)创新生态系统结构变化与后发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把握需求机会能力的提升之间不断的正反馈,是后发企业持续推进下一个阶段生态结构演化的关键。理论层面,研究突破了基于"日韩经验"追赶研究范式和欧美传统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的局限,全面拓展"新兴经济大国"场景下的产业创新相关理论,进一步发现了后发企业嵌入和重构产业生态系统的情境下,制度窗口、市场窗口创造的外部机会,以及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与组织模式创新互动的关系。实践层面,研究通过诠释市场结构失衡和企业资源、能力匹配的协同关系,提供了后发企业发展新兴产业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创新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协同创新角度看,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选取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方法,分析比亚迪与其他创新主体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新能源汽车企业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机制包括战略协同、组织协同、资源协同;这三者交互作用,为系统构建提供了战略方向、组织保障和资源基础。(2)技术创新复杂性与多元性特征、合作偏好及信任基础、产业政策是系统构建的主要影响因素,要在协同机制下充分发挥正向作用。这弥补了该领域中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构建的理论研究不足,并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20.
邵留国  王子杨  蓝婷婷 《资源科学》2022,44(7):1316-1330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解决环境和能源困境至关重要,但产业震荡可能会阻碍其健康发展。本文从产业链上下游的角度研究产业震荡的原因和形成机制,并基于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构建了“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模型,通过情景模拟分析了产业震荡的形成机制和各政策因素对产业震荡的减弱效果。结果表明:①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发生3次产业震荡,分别在2022年、2026—2029年以及2030—2031年,产业发展中期发生的震荡持续时间最长且最剧烈,在产业发展成熟后,震荡将逐渐减弱;②补贴、技术创新、资本投资规模、市场准入规模等政策因素是造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生产业震荡的重要原因。补贴、技术创新、资本投资规模通过控制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和价格间接控制新能源汽车的供给,进而引发产业震荡。市场准入规模对新能源汽车的供给产生直接影响,使其发生产业震荡;③对政策因素进行调整可以缓解产业震荡,但在不同时期内各因素的缓解效果不尽相同。因此,本文认为,缓解产业震荡可以通过调整补贴、技术创新、资本投资规模和市场准入规模等方式进行综合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