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北京新兴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地区新兴信息服务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增长极理论、产业链理论、产业融合理论对其发展模式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传统信息服务业作为增长极,带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云计算和云服务是对软件和互联网产业链的延伸,物联网是对电信和金融产业链的延伸,数字出版是对出版产业链的延伸,3G和移动互联网是对软件和电信产业链的延伸;电子商务和手机支付是信息服务产业间交叉融合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借鉴国内外研究的理论观点以及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对我国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产业关系进行探索,通过理论推演得出二者要"互动与融合"发展的产业关系。采用投入产出模型,设计用于评价产业互动与融合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依此测度并量化分析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产业关系的内在运作现状。通过对全国以及江苏省、湖南省和陕西省的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互动与融合发展状况的测度分析,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驱动生产服务业发展时,二者互动与融合并不显著。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均应由制造业驱动向服务经济驱动转变,以便使二者达到高端生产、高端服务的"微笑曲线"价值链两端。  相似文献   

3.
通过将生产性服务业区分为创造型和保障型两种类型,并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分别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造型生产性服务业的研发创新博弈,与保障型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包创新博弈进行理论推演。通过构建产业创新系统协同度模型,采用2004-201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传统制造业为对比)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创新状况进行了测度及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参与协同创新的企业比例是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创新水平的重要途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造型生产性服务业所进行的协同研发创新对于提升其协同度水平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梳理产业选择方法有利于地方政府科学选取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综述主导产业、海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文献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分析两大层面归纳产业选择研究分析技术并评述各类具体分析技术特点,以此为依据简评并展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可能使用的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广东省,都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选择。在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广东省财政厅共同组织实施的“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计划”各项目研发团队大力支持与通力合作下,围绕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LED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和新材料产业,选用广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与发展中心的“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信息实时统计系统”,采取混合检索的方式,基于2017年12月31日该统计系统所更新和抽取的专利数据(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进行统计。  相似文献   

6.
正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广东省,都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选择。在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广东省财政厅共同组织实施的"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计划"各项目研发团队大力支持与通力合作下,围绕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LED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产业、  相似文献   

7.
正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中流砥柱。为充分发挥专利信息导航与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基于2016年12月31日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信息实时统计系统更新和抽取的数据,采用混合检索方式,对198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广东省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专利情况进行统计。广东省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LED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  相似文献   

8.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评价与选择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贺正楚  吴艳 《科学学研究》2011,29(5):678-683
 一个国家或地区如何挑选一些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扶持和发展,时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建立一套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以此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评价与选择。首先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四个特点遴选了评价指标,其次采用Weaver-Thomas产业评价模型进行评价与选择,最后以湖南为例,对该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与选择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徐莉  邓昇 《科技广场》2011,(12):60-65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和促进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系统地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状况对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意义、内涵与特征、产业选择与分类、发展思路和对策等方面梳理了近些年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文献,并给出了相应的总结和评析。  相似文献   

10.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正确选择适合区域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更是产业成功发展的关键,但目前各地区存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过度趋同及对重点领域选择研究不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确定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选择的依据,并以此为基准构建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其次,以西安航空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领域选择为例,在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备选领域进行选择,确定了西安航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1.
优化京津冀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约、高效、协调、绿色发展,有利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世界级城市群建设。通过对京津冀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和重点发展领域分析,了解整体发展水平、发展重点和空间布局;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空间格局,从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轴”对京津冀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创新催生了大量新兴产业,也促进产业技术快速变革,因此在产业技术快速演变过程中识别技术升级的过程特点及驱动要素尤为重要。产业技术升级的测度需要识别该过程中的多维度要素及其互动关系,特别是对于技术不断变革和产品快速迭代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来说,技术升级过程是复杂的系统行为。为探究产业技术升级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技术升级过程,本文以平板显示产业为例,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升级的复合系统模型,基于2007年至2017年数据提出多维度子系统有序度测度指标并实证分析复合系统协同度。通过对子系统有序度和协同度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升级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产业技术升级伴随着技术结构的优化和去中心化的创新合作,多个技术领域的紧密创新合作催生了多领域主导技术的多元化发展。此外,产业技术升级同时也是生产要素驱动的产业规模增长向创新驱动的产业创新合作、技术结构优化和产业规模协同增加且子系统交互作用的过程,为了快速和有效嵌入全球竞争过程,需要从复杂系统角度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创新政策,从产业技术升级全过程出发,考虑新兴产业发展的多主体、多元化、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并存的特征。研究结果为系统分析中国场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追赶型产业的技术升级特点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强  楚明钦 《资源科学》2013,35(4):704-712
在全球经济衰退凸显的形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各国用来抑制颓势,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战略转型的主要手段.本文通过基于能源产业建立新能源和常规能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计算公式,计算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以常规能源为代表的普通产业的贡献率.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整体上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低于以常规能源为代表的普通产业,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增长速度要远远大于常规产业,可以预计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贡献.文章认为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率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还处于未成熟阶段、缺乏核心技术、产业政策配套不足和技术转化率低等原因.因此,本文认为在政府政策上面应当加大研发投入、完善财税政策、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需和加强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14.
段利民  杜跃平  孟蕾 《科学学研究》2012,30(9):1354-1362
在国内外新兴技术商业化管理研究的基础上,从新兴技术商业化绩效视角出发,构建了新兴技术商业化绩效影响因素模型,设计了相应调查问卷,对西安软件园、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内的约2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了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运用SPSS16.0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后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技术因素和市场因素对新兴技术商业化绩效能起到显著的积极影响,企业能力和企业家能力也对新兴技术商业化绩效起到一定程度的正向影响,但是影响程度相对没有技术因素和市场因素显著,而政策法规和社会环境对新兴技术商业化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林萍  刘雅玲 《科研管理》2017,38(12):99-105
股权激励作为现代公司所实施激励机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公司绩效和长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111家上市公司数据探索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从长期角度看,股权激励和激励力度与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正相关,从短期角度上看,股权激励和激励力度与股票累计超额回报率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专利分析的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鲁成  成雨  吴菲菲  苗红  娄岩 《情报杂志》2012,31(5):1-6,11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兴"性,决定了采用产业方面的经济数据很难把握其现状;而另一方面,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性,决定了从技术角度把握其现状更具有意义。专利是反映产业技术特性的重要指标,因此,本文提出了采用专利分析方法,从专利数量、专利IPC分布和专利申请人分布等角度分析北京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最后针对SWOT分析提出北京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技术创新对其发展至关重要。从产业技术生态的视角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问题,即从技术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生态的培育,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把握产业技术发展的规律,从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推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塑造良好的产业技术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以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为现实基础,以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创新链接的关键环节"谁负责创新"作为理论着力点,尝试运用数量生态学中的进化博弈模型,对区域经济中传统企业与新兴企业的创新链接机理进行了剖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在区域经济群落中,传统企业与新兴企业的"创新型进化"都具有自我维持的特征;群落中已有的"创新型"企业的占有率、新兴企业对传统企业的依赖程度对传统企业与新兴企业的创新连接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行为中的政府补贴、法制因素对传统企业向"创新型"企业"种群"方向演化具有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创新政策的不同阶段提出一种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三阶段划分方式,且以新产品利润和专利产出的效率为主要指标,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得到效率指标,结合趋势分析方法对产业发展阶段现状进行分析,给出每一阶段与之相匹配的创新政策。并以北京市医药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为案例进行阶段分析,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