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广义的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和人的生态系统。生态问题的产生源自于技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威胁到了人类及其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通过对绿色技术在三个系统中运行的特殊性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融合的路径。绿色技术只有通过与三个系统的互动和融合才有可能发挥其解决生态问题的功能。这一分析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全球可持续发展新动态和中国绿色发展新理念,为开展绿色创业生态系统(GEEs)研究提出新方向,有必要在解析GEEs概念内涵基础上提炼研究进路。GEEs概念缘起于绿色创业与创业生态系统研究融合,内涵体系建立在学科交叉与情境嵌入基础上。据此,GEEs的理论研究进路包括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的范式研究、基于技术助推的动因研究、基于社会创新的效果研究,GEEs的情境研究进路包括响应绿色和创新发展需求迫切性、聚焦区域和行业等多层面研究关键点、从研究不足中挖掘情境研究新契机。未来GEEs研究线索以推动理论创新为出发点、以实现绿色发展为落脚点,从创业主体视角切入,研究框架包括完善GEEs内涵架构、揭示技术助推动因、解析社会创新效应、提炼情境化对策,有助于促进绿色创业提质升级、增强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同。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社会经济进步的最大推动力,通过引入生态学视角分析创新已成为前沿研究。文章首先分析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将各个主体划分为生产者,一级、二级消费者,分解者;提出创新生态系统是企业等多主体之间形成"技术研发——技术应用——技术衍生"的循环过程,通过信息传递而充分利用发展技术的复杂系统;在结构基础上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特性、动态特征进行分析,明确创新生态系统的能量物质交换就是技术信息交互。进一步分析创新生态系统运转模式,将其分为寄生型、平衡型、嵌套型和开源型,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提出生态系统与技术生命周期结合、具体行业适用性、技术定价问题是下一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系统间耦合衍生的复合生态型理念及其运行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耦合的思想和方法论对于理论研究和实践运行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管理系统、社会巨系统耦合衍生出一系列复合的生态理念体系,进一步在实践层面影响、约束和指导人类的行为.因此,立足系统耦合角度,梳理生态系统与经济、管理、社会巨系统耦合形成的生态型理念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也将推进生态型理念研究深度层面从浅层环境问题转向深层生态问题;研究跨度上由单一系统、单一学科转向多系统、跨学科领域;广度上覆盖经济、管理、社会、文化及其操作运行等多维层面.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科学、经济的发展,森林永续利用概念在不断完善和演变,其变化的趋势形成了森林经营观念和模式的更替。传统林业是以收获木材为主,现代林业强调生态系统经营。在有些地区常常看到的"山上戴帽、山腰系带、山脚穿靴"的做法就是一种生态系统经营的观念。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基本理念,并提出了建立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理念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学会》2022,(1)
基于跨界和融合的双重视角,尝试构建科技创新、5G产业生态系统、社会经济融合体系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模型并探讨其内在机理,认为科技创新是创新发展的第一动力源,与5G产业生态系统构成网络性跨界与合作的非平衡态自循环,与社会经济融合体系构成多样性竞争与合作的螺旋式新增长点和增长极;同时,三者相互反馈优化、相互融合促进,是新一轮科技创新水平跃升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一个自组织、自适应性系统,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关于数字化转型下系统演进的机制引发了学界的思考。本文在探讨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生态系统重塑的基础上,着重从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两个层面对数字化转型下创新生态系统演进的驱动机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具体而言,数字技术通过降低创新活动不确定性,激发了高频创新;增强系统的融合和生成,提升了系统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和创新知识累积与扩散速度;强化系统的沟通与协调,深化了系统治理协调机制等方面驱动创新生态系统持续演进。而数据资源通过完善系统价值共创模式,激发了创新活力;推动创新加速迭代,保持了高效创新等方面驱动系统不断演进。  相似文献   

8.
伴随创新驱动战略的大力落实,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与优化,已成为政府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以社会生态系统为逻辑起点,将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运行特点融合演化类比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创新生态环境为投入,创新生态主体为产出,采用SE-SBM DEA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2007—2018年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创新生态系统动态运行效率,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创新生态系统动态运行效率的区域差异分解及形成机制。结果发现:在2007—2018年间,各地区创新生态系统动态运行效率和技术效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而技术进步呈上升趋势;技术效率的衰退是导致创新生态系统动态运行效率衰退的主要原因。技术进步弥补了因技术效率衰退带来的消极影响。组间差距和超变密度是导致中国创新生态系统动态运行效率、技术效率与技术变化差距的主要原因。在年际变化上,组间差距的贡献在逐渐降低,而超变密度的贡献在逐渐上升,表明各地区的创新生态系统动态运行效率、技术效率与技术变化在空间上呈“离散”分布。上述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效率、技术变化与动态效率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探索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对产学研融合与区域创新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创新生态系统中各主体发挥的作用,结合世界著名湾区的发展历程分析国际产学研融合经验,探讨产学研融合赋能区域创新“双循环”发展的路径,并通过分析总结我国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劣势与不足提出发展对策。结果表明:在产学研创新生态系统中,各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相互依存、共生演进的良性循环网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并通过以科技创新国内大循环建设为主体,主动适应和深度嵌入全球创新链,充分发挥各主体优势赋能“双循环”发展;我国在基础研究能力、科技人才结构、科技领军企业培育、产学研融合生态、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有待改进和完善。最后,从畅通国内创新大循环、强化技术供给能力,深度融入国际创新大循环,加快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等方面提出促进发挥产学研融合作用赋能“双循环”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编者按: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绿色发展理念是自然界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绿色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流域跨界水污染生态补偿问题,在对跨界水污染生态补偿相关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多主体多议题的协商管理模型,构建上下游之间关于水污染补偿方案的协商模型。该模型模拟了上下游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通过对行为主体的历史提议序列的分析,充分考虑参与主体在协商中的类型,从而提高协商质量,节约了相应的协商时间,提高了协商效率。通过江浙边界水污染生态补偿的数值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评价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生态文明评价相关文献的年度发表量、期刊分布、作者合作、机构、关键词进行系统研究与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相关知识图谱。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主要是生态环境评价、水生态文明评价、区域生态文明评价、产业生态文明评价以及评价方法,找出了生态文明评价研究领域的核心著者与主要发文机构。同时,发现生态文明评价的评价理论较为缺乏、研究团队间的创新合作不多、评价体系亟待完善等问题,指明了进一步研究生态文明的领域与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足迹的传统农业地区生态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浙江省青田县的稻田养鱼历史悠久,至今还保持着完好的稻田养鱼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业文化遗产。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方法对浙江省青田县的环境状况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合理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农业地区、浙江省、中国以及世界相比,青田县基本上处于生态平衡状态。具体来说,青田县2003年基本上处于生态平衡状态人均生物承载力为0.6898 hm2,其中,耕地和林地构成了生物承载力的主体部分,而水域和草地对生物承载力的贡献甚微;青田县人均生物承载力与全国和世界的平均水平相比明显较低,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86.2%和世界平均水平的38.8%,但与浙江省的平均水平相差不大;作为传统农业地区,青田县人均生物承载力基本上处于我国农业地区的平均水平,与常规集约农业地区的差距不大。然而,由于青田县人均生态足迹仅为0.6952 hm2,因此可以维持在生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4.
阐释低碳科技创新的价值,明确低碳科技创新促进生态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功能定位,并从政府政策引导、经济利益驱动、竞争与协作、信息共享、以生态产品质量改善为目标的低碳技术持续创新等方面构建了以低碳科技创新促进生态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若干机制。  相似文献   

15.
如何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项目来支撑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借鉴生态位理论,通过相关文献分析提炼出评价技术创新项目8个关键要素,通过因子分析法将技术创新项目剖析为反映“态”属性的技术创新项目生存能力、反映“态”和“势”界面属性的技术创新项目保障能力、反映“势”属性的技术创新项目进化能力,并从定性角度构建了技术创新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技术创新项目的选择与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璐  梁丽娜  张强 《科研管理》2019,40(10):207-219
本文选取蒙草进行典型案例研究,探究企业资源能力的生成机理及其演化路径,并阐释企业当前动态能力形成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1)在企业迅速发展进程中,管理认知层战略判断与组织行动层战略执行是推动企业资源能力生成的重要因素;(2)企业资源能力的进阶主要受管理认知层发展观与组织行动层分工认知结果的导向行为的驱动,并析出企业资源能力的升级过程为“整合能力-延伸能力-再构能力”;(3)提出“认知-行动-能力”作用关系模型,理清管理认知层战略判断、组织行动层战略执行与企业资源能力演化的内在作用关系,并剖析了动态能力形成过程的内在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
从生态学观点看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在简述生态文明起源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生态学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列举了与生态文明相斥的行为,给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生态学途径。生态学与生态文明关系密切,但二者并不等同:生态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导,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学提供研究对象和平台。污染环境、过度利用和开发自然、过度消耗资源、盲目利用和改造自然等等都是与生态文明相违背的行为。从加强生态学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学意识,国家的重大工程计划要充分吸收生态学的研究成果,政府机关和工矿企业要配备生态学专业人才,加强国家的生态战略研究以及生态风险评价和生态预报等方面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学 途经 。  相似文献   

18.
国家生态压力与生态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顾晓薇  王青  王军  张波  丁一  李广军 《资源科学》2007,29(1):142-146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提出并构建了度量国家生态压力总量与国家生态效率的本国生态足迹和生态利用效率指标。应用该指标对我国1990年~2003年的本国生态足迹、生态承载面积、本国生态赤字及本国生态利用效率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中国生态压力、生态利用效率的历史轨迹、发展趋势及其构成和主要矛盾。结果表明,我国的生态系统一直处于超载状态,现在的超载程度已很严重。这一期间我国的本国生态利用效率从2 070元/hm2增长到4 046元/hm2,年均增长率为5.3%。生态利用效率以较高的速度增长,说明我国经济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生态压力相对减量;但这一时期的生态利用效率的增长率远低于经济总量的增长率,导致本国足迹增长较快。可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是以本国生态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的;而能源和农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仅注重环境末端治理是远远不够的,根本途径是从源头实现资源(尤其是能源)需求减量,并应特别重视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冲击。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化建设包括生态制度的建立健全和生态意识的培育。我国现阶段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培育公民的深生态意识。深生态意识的内容包括整体论自然观、生态社会观、生态优位的科技观、生态生活观等。  相似文献   

20.
论生态补偿对生态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文化和生态补偿是关系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本文在阐述生态文化和生态补偿的内涵和建设途径的基础上,论证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生态补偿能惩罚生态破坏行为和奖励生态建设行为,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分析显示实行生态补偿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于我国生态文化的建设将起到重要的保障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