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0年,藏北羌塘草原遭受了一次百年不遇的特大雪灾。从1989年11月初到1990年5月末,150多场大雪覆盖了草原,2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22万多牧民和500多万头牲畜被困在茫茫雪海中。羌塘草原,已失去了往日的诗意,死神笼罩着大地,野狍撕咬着死去的牛羊,牧民在流泪。一当新华社西藏分社得知藏北羌塘草原发生严重的雪灾后,立即组织人员奔赴那曲地区,到雪灾前线采访。8月30日清晨,一组由文字记者张春保、藏族摄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短讯     
河南日报援藏记者黄锡景受表扬河南日报援藏记者黄锡景同志,在去年十月中旬采访藏北遭受严重雪灾时,表现了党的新闻工作者高度政治责任感,受到西藏日报编委会的通报表扬,表扬通报中说:“十月中旬,那曲、安多等地区遭受严重雪灾,部分地区人、畜面临着生命危险,在灾情面前,那曲记者站的同志立即行动,不怕艰苦、冒着零下二三十度严寒和高度缺氧困难,顶风冒雪深入灾区采访抗灾实况。采访中,黄锡景和欧珠同志遇车祸受伤,仍坚持在第一线工作,表现了党的新闻工作者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这期间,他们共发回消息、通  相似文献   

3.
北京奥运,报纸会输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个题目,八个月前就该写了。那是今年正月十五雪灾过后的一天,在单位食堂午餐时,大家热议雪灾报道。有的说,报纸的编采人员在雪灾中付出的努力不比其他媒体少,可是第二天大雪封门,  相似文献   

4.
大雪,雪灾,特大雪灾!去冬今春,大雪在世界屋脊上连降三个月,那曲地区降雪达350多次。40多万平方公里的藏北草原,变成茫茫雪海。成群的牛羊因饥饿倒毙在雪地上,1030个村的26万牧民放大雪包围,处境十分危急。这场历史罕见的特大雪灾,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十分关心灾区人民,多次过问西藏抗灾情况。中央派出的慰问组到雪灾现场与当地干部商讨救灾良策……面对特大雪灾的考验,西藏各族人民在党  相似文献   

5.
一本新书——《神秘的藏北无人区》问世,月前在藏北草原一次盛大的赛马会上首次与读者见面。西藏高原历来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面积近50万平方公里的藏北高原是其中更加神秘的地区,那里平均海拔约5000米,空气稀薄,气候多变,野兽出没,人迹罕至。此书向读者展示了藏北高原这片神奇的新天地。作者张万象、唐召明都是新华社记者。张万象曾在  相似文献   

6.
从今年1月31日至2月28日,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南方周末》通过对新闻资源的组合与策划,对“雪灾”作了一系列报道:《雪压中国》、《让历史记住这一“年”》、《雪问中国》和“雪立中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理性、正义、良知、爱心,使得万众一心抗雪灾的宣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左雁君 《青年记者》2008,(12):74-75
从今年1月31日至2月28日,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南方周末>通过对新闻资源的组合与策划,对"雪灾"作了一系列报道:<雪压中国>,<让历史记住这一"年">、<雪问中国>和<雪立中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理性,正义、良知、爱心,使得万众一心抗雪灾的宣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广播电视局七○二台地处梅岭最高峰,海拔841米,承担着中央和江西省两级共10套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射覆盖任务。2008年1月上旬,一场20年未遇的特大雪灾突如其来,侵扰七○二台一个多月之久。面对前所未遇的雪灾困难,面对保障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的严峻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广播电视局七0二台地处梅岭最高峰,海拔841米,承担着中央和江西省两级共10套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射覆盖任务。2008年1月上旬,一场20年未遇的特大雪灾突如其来,侵扰七0二台一个多月之久。面对前所未遇的雪灾困难,面对保障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的严峻挑战,七0二台全体干部职工在江西省广播电视局党委的领导下,以对党、对人民、对广播电视事业的忠诚,充分发扬了广电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克服重重困难,战胜了雪灾,保障了播出安全,及时将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春节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传送到千家万户,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篇篇感人的抗灾、保证安全播出的篇章。  相似文献   

10.
论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动员——以南方雪灾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一二月间发生在中国南方的大雪灾,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是,在雪灾中出现的各种纷繁复杂的舆论传播现象,却值得新闻与传播学的研究者进一步认真思考.本文旨在从传播学、危机管理的视角,考察其中的舆论动员现象,并从国家应对突发事件的战略高度,来深入分析这一事件背后体现出的舆论动员机制和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1.
《视听界》2008,(2)
动向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新闻舆论动态》近期发表专稿《吹响应对雪灾的舆论集结号》,全面介绍了南京地区都市类媒体抗雪灾的报道情况。其中,江苏城市频道抗击雪灾的报道,以起步早,反应迅速,编排灵活、体量大、规模化、权威性,连续作战、艰苦奋斗等特点,受到高度关注和良好评价。  相似文献   

12.
《新闻实践》2008,(3):I0001-I0001
50年一遇的暴雪,带来突如其来的灾情。雪灾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在灾害面前,我省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日夜奋战在抗击雪灾第一线。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更是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雪灾中更多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承担着各自的职责,抢修电力,帮严寒中的群众迎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中国出版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似乎太不寻常,抗震救灾、迎接奥运、出版合作与上市……出版界用自己的方式写下了2008年的历史. 雷灾、抗震、奥运.出版物多种多样 1月,一场罕见的雪灾席卷我国南方地区,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一本<雪灾中闪烁的人性:99个感人故事>(中国书籍出版社)记录下了这场雪灾中发生的最感人的99个故事.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初的中国雪灾成为全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南方周末>对于这场雪灾的报道可谓独树一帜.本文选取<南方周末>为研究样本,从设置专题、关注个人和配发图片三个方面入手,详细分析该报关于雪灾报道的内容、特点以及所体现出的深刻思考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信息通信导报》是每周出版一期报纸,这个"长周期"不利于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和战役性报道的组织。但在这次抗雪灾的报道中,由于主管、主办单位重视,报社准备充分、组织周密,编辑记者和通讯员积极努力,确保了抗雪灾保通信新闻报道计划的实施。我们的体会是,在抗雪灾报道中,专业报大有用武之地。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在突发性事件或重大自然灾害的报道中,只要专业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同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网络媒体的社会守护与舆论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伊始,一桩桩接踵而至的新闻事件把网络媒体推到了风口浪尖,从正反两方面凸显着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正面影响如雪灾报道,无论是官方网络媒体还是商业网站,都投入到众志成城抗击雪灾的网络行动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快速及时、容量无限、时空无界、超强互动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柴学  边吟 《视听纵横》2008,(2):45-47
2008年初,由于持续的冰雪天气,南方大部分省区受灾严重,电力交通中断,旅客大量滞留,人民生活、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作为参加雪灾报道的一名年轻的电视记者,在大雪灾面前,也引发了记者对如何正确地把握导向,搞好灾害性报道的深深思考。  相似文献   

18.
雪灾正在成为过去,但是雪灾中闪现出来的人性之光、理性之光,不仅不会成为过去,而且还会照亮生活在大草原上的人们的今天与明天——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月下旬,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严重雪灾,给人民群众出行带来很多不便,不少车辆数日因冰雪灾受困于国道和高速公路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听众发来的短信中发现了灾情趋势,先于其它新闻媒体在1月20日启动了对雪灾的高强度聚焦式报道。  相似文献   

20.
从1月26日到2月7日,《南方都市报》集中重要版而,对史无前例的我国南方地区的雪灾灾情和全民众志成城抗击雪灾做了大量充分报道。训步统计仅全省发行的版面A1叠就发表了记者一线报道502篇,图片175幅。而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珠海等地方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