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今译是彝文古籍整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彝文古籍翻译的重要形式,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开展彝文古籍今译,是普及彝语文、研究彝学和丰富彝文古籍翻译体例,推动彝学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彝文古籍今译应遵循"信、达、雅"的基本原则和最高标准,应注重底本、译本内容的完整性和对原文的忠实性,准确理解和表达原文风格,注重原文的民族特性和时代特点,力求避免错译、乱译、死译等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族古籍卷帙浩繁。种类繁多。其内容涉及政治、哲学、法律、历史、宗教、军事、学、艺术、语言字、地理、天历算、医药等诸多方面。它是中华多民族大家庭化的珍贵遗产。同时也是世界的人类优秀化遗产。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已经出版了许多很好的民族古籍书目。而且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古籍书目控制产生了近乎本质的变化。这些变化与成就。为建立国际中国少数民族古籍书目数据库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古籍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少数民族古籍进行发掘、保护和整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东省在民族古籍整理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开创民族古籍工作的新局面,必须根据广东的实际情况,探讨新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4.
祖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大多载之于典籍。这些典籍除浩如烟海的汉族古籍外,少数民族古籍亦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古籍内容丰富,形式多姿多彩。其中既有世代承袭蜚声中外的口碑材料,更有举世皆知名扬世界的书面作品。二者各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少数民族书面文字古籍作品除少数有文字的民族外,大多是用汉文创作的。(如壮族、回族、土家族、苗族、布依族等)。另外即使是有文字的民族,由于历史上种种原因,有的留传至今的亦是汉文作品居多(如蒙族、满族等)。所以,研究整理古代少数民族汉文作  相似文献   

5.
民族古籍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厚重,是中华古老文明和灿烂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历史积淀。对民族古籍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注重活态传承,培养传承人;注重对民族古籍的翻译出版以及推广;运用数字化技术研究开发民族古籍;完善民族古籍的相关立法、执法以及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民族古籍文献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载体,亦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和宝贵财富。伴随着佛教的传播与流布,西域出现了诸多极具文学艺术价值的佛典,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即为典型代表。《弥勒会见记》是一部融宗教色彩和文学创作于一体的翻译作品,它不但开启了回鹘民族戏剧文学创作的先河,而且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戏剧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的大融合,青海少数民族翻译工作已成为西部地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展望青海少数民族翻译工作前景,重视民族翻译工作质量,不断改进民族翻译事业和培养更多优秀的民族翻译工作者,必将对促进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社会稳定、经济繁荣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在对贵州的民族文化进行英译的过程时,鉴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译者要遵循不同的翻译策略,即采用"归化"和"异化"原则传播贵州民族文化;把握好翻译的"度",忠实原文的同时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以来,贵州省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当前面临困境主要是民族古籍资源流失严重、不能集中保存、保护制度缺失、经费不足和人才严重缺乏等。贵州省今后应该从加强民族古籍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法制、多方面筹措资金、加强人才的培养和更新保护技术等方面入手来加强民族古籍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0.
广西是多民族的聚居地,有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少数民族特色词汇是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目的语读者了解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道窗口,因此,该类词汇的英译在传播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出发,以广西少数民族特色词汇为例,对现行的各种翻译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该文提出:在翻译过程中,应明确翻译的最终目的,在恰到好处地传递词汇信息的同时还应淋漓尽致地展现广西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信息时代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应采取的有效途径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2.
《黎族传统织锦》一书,将其散落于世的艺术珍品集聚起来,形成新的篇章,它展示了600多张珍贵史料和五种方言族群的服锦特点,体现了对民族色彩文化的张扬以及美的创造和追求.  相似文献   

13.
会计电算化所产生的电子化会计档案对档案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电子化会计档案与传统纸制会计档案的区别以及电子化会计档案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提出了做好电子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儋州人婚姻习俗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儋州人盛行的“不落夫家”习俗及与此息息相关的“青年馆”及“夜游”活动,构成了儋州人婚俗的主要特征。本文根据田野调查资料及史料记载,从民族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儋州人婚俗的成因及变迁情况。  相似文献   

15.
《广西情歌》是一部历史的画卷、歌圩的留影、包办婚姻的档案,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情感,承传了赋、比、兴、夸张、重叠等传统民歌艺术手法,为广西的历史研究、民族研究、民俗研究、民间文学研究、民间语言研究等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16.
广西左江流域具有独具风格的民族文化、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有必要对不可移动的旅游资源中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数字化档案和资源数据库,向科研、教育和文化保护相关部门提供文化维护和修复技术支撑,为游客移动终端开放提供旅游文化共享服务,提升左江流域特色旅游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7.
云南永胜他留人是吸收了众多民族成分而形成于明末清初的一个特殊族群,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主要靠口传心授传承其民族文化。历代官家史书对于他留人的记载较少。汉文记载的他留人档案史料大致可分为史籍文献、家谱记载、铎系唱经、石刻档案、刻画符号等,内容主要包括他留人的祖籍来源、世系族谱、生产生活等方面。这些为数不多的档案史料对了解和研究他留人这一特殊族群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珍 《巢湖学院学报》2003,5(6):124-128
由于不同的档案工作实际和档案管理体制,各国对件生命周期的划分采取了不同的依据。本主要介绍了国内外传统件生命周期和电子件生命周期的几种划分依据,并进行分析比较,希望能从中有所借鉴推动我国档案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彝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四川、贵州及广西等省和自治区,全国的彝族人口有800多万,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最集中的彝族聚居区域,这里传承和延续了彝族最为古老的生活习俗,保存了彝族最为完整的文化传统,这些与彝族的谱系文化有着重要的关联。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彝族的谱系文化进行了展示和揭秘,认为谱系不但是维系彝族原始血缘的纽带,而且是记载彝族历史的珍贵档案,最后谱系还是维护彝族社会制度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