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月15日 晴 在我家爸爸当“红脸”,妈妈当“白脸”,是典型的严母慈父哟,不信,看看下面的事例你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2.
前几天回家,又被妈妈唠唠叨叨地数落这数落那。在爸爸妈妈眼里,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永远有不对的地方。我回忆起小时候被爸爸妈妈管教的情形:爸爸很给我留面子,如果妈妈已经在骂我了,他就不会过来帮腔,等事后大家冷静下来,才来跟我谈心。我想当时他们要是联合起来骂我,我的自尊心一定会更加受挫,甚至会失去对父母的信任。虽然管教孩子各有各的法子,但一般都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相似文献   

3.
红脸和白脸     
有个县官,最怕动脑筋审案子。来了打官司的,他就问人家:“你们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你说这有多可笑呀。有一天,这县官审案审得烦了,就叫师爷陪他去看戏。戏台上有涂红脸的,有涂白脸的,县官又不耐烦地嚷起来:“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师爷就解释说:“老爷,红脸是好人,白脸是坏人。”“原来如此!”县官忽然灵机一动,“那么,师爷,你快帮我写个告示:凡是好人,一律涂成红脸;凡是坏人,一律涂成白脸。这样我审案子的时候就不会搞糊涂啦。”师爷当然不敢不照办。告示刚贴出去,就发生了一起抢劫案———一帮盗贼到染坊里去抢红颜料了。当时附近的一个戏…  相似文献   

4.
家教过程中,父亲与母亲、父辈与祖辈在孩子面前常常扮演两个截然相反的“脸谱”,一个演“红脸”,负责从严管教、规范孩子的言行,具体实施处罚,以树立威信,让孩子害怕;另一个则唱“白脸”,负责周旋调节,中介说情,使孩子感到家的安全、温馨和父母的亲情。  相似文献   

5.
慎扮红白脸     
综观眼下众多的家庭,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分工”现象,即父亲与母亲、父辈与祖辈在孩子面前常常扮演两个截然相反的“脸谱”:一个演“红脸”,负责从严管教、规范孩子的言行,具体实施处罚,以树立威信,让孩子害怕;另一个则唱“白脸”,负责调节,使孩子感到家庭的安全、温馨和父母的亲情。其实,这种家教分工并不科学,往往利少弊多: 1、直接影响父母在孩子面前  相似文献   

6.
"红脸"和"白脸"是京剧里的角色,"红脸"指扮演正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宽容忍让的态度;"白脸"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作为一位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学生时,不妨学一下红白脸艺术.  相似文献   

7.
流沙 《家长》2003,(Z2)
在家教中,有的父母认为夫妻扮演“红黑脸”,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当孩子不听话或犯错误的时候,妈妈袒护孩子扮“红脸”,爸爸批评孩子扮“黑脸”,或者反之。这种教育孩子的方法,许多家长都在用,但是我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既然孩子不听话或犯了错误,家长就应该对他们进行正面教育,使他们懂得道理并勇敢地改正错误。如果父母双方其中一方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另一方却为孩子求情,甚至为此争吵起来,孩子就会以为自己没有错误,被批评者反而成了旁观者。家长批评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明辨是非,然而一个扮“红脸”,一个扮“黑脸”,就会…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全家人共同参与教育为特征的“联合家教”,日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所认同。然而在这种联合家教过程中,父亲与母亲、父辈与祖辈分别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是很值得研究的。综观眼下众多的家庭,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分工”现象,即父亲与母亲、父辈与祖辈在孩子面前常常扮演两个截然相反的“脸谱”:一个演“红脸”,负责从严管教,规范孩子的言行,具体实施处罚,以树立威信,让孩子害怕;另一个则唱“白脸”,负责周旋调查,中介说情,使孩子感到家的安全、温馨和父母的亲情。现实生活中,这种“分工”可能是故意而为,也有可能是在潜…  相似文献   

9.
综观东汉末年众多纷纭的历史人物中,集霸气、豪气、文气于一身者,非曹操莫属。千百年来,人们由于受罗贯中《三国演义》贬曹扬刘思想的影响,使得曹操蒙受了太多的不白之冤。什么白脸的曹操,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张飞,红脸、黑脸自然代表忠义和豪爽,白脸则成了奸诈、狡猾的象征,曹操成了百姓口中  相似文献   

10.
白脸和红脸     
30岁才做父母,所以,我和爱人倍加珍惜这迟来的角色。我们听人说,管教孩子要一严一慈,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软硬兼施才行。在这个白脸、红脸问题上我们发生了争执,谁也不愿唱白脸。我说一般是严父慈母,爱人却说:“时下,孩子跟母亲最多,还是妈妈严点好。”严点就严点,我担当起“白脸”这个角色。孩子在一岁半以前,依赖性大,自我意识也没那么强烈,我俩各自扮演的角色冲突少,倒也相安无事。随着女儿一天天地长大,她越来越想摆脱束缚,这迫使我们粉墨登场。我这个“严格妈妈”认真履行职责,常常板着脸孔告诉女儿不许这个、不许那个,俨然是一位负责的警察。孩子在我面前倒也乖巧,只是不那么亲近。  相似文献   

11.
查莉的心愿     
爸爸妈妈又开始争吵了,查莉只好呆呆地望着小猪吃奶。她不懂他们在吵什么,也不愿意说话。 父母的争吵声暂时平息下来。妈妈紧闭双唇,一言不发。爸爸则转过身对带他们来到这里的红脸叔叔说:“你能把那只小猪放出来一会儿吗?我想让女儿摸摸它。”  相似文献   

12.
枭雄的遗憾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顶沉甸甸的帽子戴在了他的头上,一戴就是几千年,太大,太沉,太久,以至于我们无法看清他的脸,是阴险狡诈的白脸,还是饱含救国热血的红脸?  相似文献   

13.
<正>"严父慈母""虎妈猫爸"是家庭中常见的教养方式组合:一方唱"红脸",扮演慈爱的角色,在管教孩子时给予更多的温暖和保护,另一方唱"白脸",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规范和惩戒。看起来一宽一严、一软一硬,分工明确,但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案例一:中考前,爸爸被赶出家门进入九年级,小晴的情绪变得越来越烦躁不安,她忍不住向妈妈哭诉":我不想看到爸爸,一看到他我就紧张、焦虑,无法学习。"妈妈感到很心疼,她非常理解女儿的处境,  相似文献   

14.
背后的手     
据说婴儿开口说的第一个词常常是妈妈,而少有先叫爸爸的;都说"世上只有妈妈好",却鲜闻称颂父亲的。母亲,让我感觉亲切而温暖;而父亲,仿佛只是冷酷、严厉的代言人,身上弥漫的是浓浓的职业气息。就这样,一张白脸,一张红脸,组成了我的家。也许是母爱的浓郁让我对父亲  相似文献   

15.
家教过程中,父亲与母亲、父辈与祖辈在孩子面前常常扮演两个截然相反的"脸谱",一个演"红脸",负责从严管教、规范孩子的言行,具体实施处罚,以树立威信,让孩子害怕;另一个则唱"白脸",负责周旋调节,中介说情,使孩子感到家的安全、温馨和父母的亲情.  相似文献   

16.
在剖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强调了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并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为例,阐述了校园文化产物“彼小星+”应用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创造性地将校园文化吉祥物品牌“彼小星”融入学生素质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彼小星”文化和“彼小星”寓意有机地融入第一/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创业教育及校园环境等活动,初步形成融人文素养、道德素质、工匠精神为一体的特色校园文化,以期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义结金兰     
“义结金兰”这个词儿高级吧?它可是我从电视里学来的喔。深夜,两个穿着古装的人手持香烛,对月跪拜,就义结金兰了。有一天,我突发奇想:要是能有个人和我义结金兰,那该多好呀!可是找谁呢?谁会愿意呢?“小星啊,爸爸跟你说———”嘻嘻!正想着,爸爸“找上门来了”。对了,让我先告诉你个秘密:平时只要妈妈不在家,我就是家里的“老大”!爸爸对我,嗯———“恭恭敬敬”用不上嘛,“俯首帖耳”、“百依百顺”可绝对是有的喔。只要我小星做作业了,废话比我还多的爸爸就会报纸乱翻,绿茶猛喝,使劲儿憋着,不让满肚子的话漏出一点儿来。如果我功课做完了…  相似文献   

18.
《特区教育》2013,(11):1-1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一曲《说唱脸谱》道出了我们国家京剧文化的丰富多彩。当某个小达人匠心独运,让京剧人物与可爱的方块人进行碰撞,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  相似文献   

19.
<正>一、信神敬祖 沅陵大窝坪民家人(白族)信奉三元教。三元指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中元(七月十五日)、下元(十月十五日),主要祭祀活动有“解结度关”、“正月游神”、“赶会赛神”等。民家人还特别敬奉本主,大合坪、七甲溪供奉的本主有三:大老爷王朋凯,红脸,俗称红脸爷爷;二老爷钟千一,黑脸,俗称黑脸爷爷;三老爷谷均万,白脸,俗称白脸爷爷,都用樟木雕塑成神像,除了做“三元教”、“游神”时请他们光临外,哪家有喜庆或灾难之事,也将他们“请”来家里,卜吉利、求医药,望保佑逢凶化吉、消灾免祸、四季平安。在民家人看来,三尊佛像中,尤以二老爷最为灵显,因此,接请二老爷的人亦多。  相似文献   

20.
主持:9月,2岁的小星将成为幼儿园小小班的一名小朋友,小星妈妈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妈妈羽翼下的小鸟终于要飞出巢了,担忧的是小星从未离开过家,能适应新生活吗?带着小星妈妈担忧的问题,本栏目邀请了几位“过来人”,希望他们的经验能给将入园小宝宝的父母们以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