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五个基本步骤如下:(1)审题.理解题意,弄清题中已知量、未知量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抓住关键的句子).(2)设元.选择适当的未知数,用字母来表示.(3)列方程组.认真分析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组(抓住关键的词,如等于、是、多、少、相遇、提前、迟到、增加、减少、共等).(4)解方程组.根据方程准确求出未知数的值.(5)写答案.检验所得方程组的解是否符合题意.再写出答案,并注意勿漏单位.  相似文献   

2.
列方程解应用题时,要认真审题,找出题目中包含的数量关系,在设出未知数后,用式子表示各相关的量,再利用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求解.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阶段,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代数法,它的特点是用x表示题中的未知数,把未知数当作已知数,根据题目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出问题的答案。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分析数量间的等量关系,根据题意直接或间接设未知数,列出方程。由于等量关系的不同,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  相似文献   

4.
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应用题的步骤与列方程解应用题类似,主要步骤如下. (1)审:认真审题,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 (2)设:设出适当的未知数.  相似文献   

5.
寻找等量关系,正确列方程解应用题○中卫县教研室孙秀兰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组成部分。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找出题目中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引入字母x,使未知数x与已知数共同组成一个等式(即方...  相似文献   

6.
李红 《初中生辅导》2006,(14):19-23
在实际问题中,有许多用方程很难解决的问题,而用不等式去处理则可轻易解决。由于教材中对不等式的应用介绍不多,很多同学感到为难。事实上,列不等式解应用题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基本相似。即:1、读懂题意和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用字母(如)表示题目中的一个未知数;2、找出能  相似文献   

7.
巧设未知数     
在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时,设未知数是顺利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若能根据题目中各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特点设合适的未知数,就会降低列方程和解方程的难度,提高解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问题中需要求出多个未知量时,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数量关系类型不同的应用题,在设未知数时应灵活处理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8.
列方程解应用题设未知数的方法通常有两种。(1)直接设法:就是题目问什么就设什么,此法易利用等量关系列出关系。(2)在利用直接设法不易表达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时,可设出一个与未知量密切相关的量作为辅助未知数,列出关于辅助未知数的方程,  相似文献   

9.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可概括为"审、设、找、列、解、答"六步。(1)审:通过审题,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明确哪些是已知数,哪些是未知数;(2)设:用字母表示题目中的一个未知量,有直接设未知数和间接设未知数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知识背景我们知道,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是:1.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用字母(如x)表示题中的一个未知数;2.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3.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需要代数式,从而列出方程;4.解这个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相似文献   

11.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而言,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审题弄清题意和题目的已知数、未知数,并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 2.设未知数选择一个适当的未知数用字母表示,并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有关的未知量.  相似文献   

12.
第1课时方程(组)的实际应用 一、要点回顾1.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1)仔细审题.弄清楚题意及有关事物的概念;(2)找出题中明显的等量关系和隐含的等量关系;(3)选设未知数,并用含这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其他未知量;(4)利用未曾用过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相似文献   

13.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与列整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考方法和步骤基本相同:审题、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检验、作答.但要注意两点:一是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是用分式表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二是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既要检验是否为原方程的根.又要看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实际意义.下面以2006年中考题为例进行说明.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与列整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考方法和步骤基本相同:审题、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检验、作答.但要注意两点:一是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是用分式表示数量间的等量关系;二是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既要检验是否为原方程的根.又要看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实际意义.下面以2006年中考题为例进行说明,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找出能正确表达整个题数量关系的一个相等关系,再设未知数,并将这个相等关系用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例如: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包括以下内容: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应用题。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学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和应用题),已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求未知数 x,列出含有 x的等式解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解简易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等代数初步知识。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而且在以后学习分数应用题、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等内容时,便于学生理…  相似文献   

17.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以下简称新大纲)指出:"学一些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有利于培养抽象概括能力,也可以为进一步学习中学数学作一些必要的准备。同统编教材比较,义务教育教材适当增加简易方程的内容.包括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ax×b=c、ax×bx=c),列方程解应用题。其基本要求是:会用字母表示数、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公式,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应用题。一、会用字母表示数、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公式。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要求是"会"。新大纲附…  相似文献   

18.
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寻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步骤.列方程解应用题时,首先要根据题意及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能够反映应用题含义的等量关系,然后再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找到题目中隐藏的相等关系呢?三招将深深隐藏的等量关系请出来.  相似文献   

19.
初中数学《九义》大纲中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列方程解应用题正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初级形式. 在列方程解应用题之前,首先应找到题目中的已知数,未知数和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然后根据这一相等关系,用字母代替未知数,列出需要的代数式和方程,再解这个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从而把“未知”转化为“已知”.这样的步骤,我们不  相似文献   

20.
方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很多数学问题可以通过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许多同学在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往往不能很好地掌握.本文列举几道经典题进行解析,让大家能有所收获.列方程解应用题时,要认真审题,找出题目中包含的数量关系,在设出未知数后,用式子表示各相关的量,再利用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求解.常按下列步骤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