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新作文》2006,(3)
胡适曾写过一篇《差不多先生传》。文中云:“中国最有名的人物姓差,名不多,各省各县各村人氏。”差不多先生办事只求“差不多”。买红糖他买了白糖,他说“红糖白糖差不多”。河北西边是山西,他当成陕西,别人纠正,他说  相似文献   

2.
今天,我读了胡适写的《差不多先生传》,觉得差不多先生实在可笑:白糖与红糖差不多,山西与陕西差不多。就连自己得了重病,家人找错了医生。请来了牛医,他也认为牛医与人医差不多。死前还说:“活人与死人差不多,事情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不要太精确。”“哪有这么傻的人呢?”我忍不住要笑,“真的差不多吗?表面上差不多,实际上可差太多了!”但我冷静下来又一想,还笑别人呢,我自己还不是  相似文献   

3.
5月10日 晴 今天,我怀着好奇心读了胡适先生写的《差不多先生》一文,觉得“差不多先生”实在可笑。“差不多先生”是一个凡事都只要求差不多的人,就连生命他也只要求差不多。  相似文献   

4.
在ABC国里,有一个名叫差不多先生的人,他遇事总是对人说:“嗨!差不多就行了!”所以,人们都叫他差不多先生。他的故事有趣极了,说也说不完。  相似文献   

5.
差一点先生     
差一点先生,十八岁那年,差一点考取了大学。虽然平时学习吊儿郎当了点,高考总分差了一大截,不过,分摊到每门功课上,其实只差了一点。差一点先生因此常常懊丧地对人说:"如果考取了大学,指不定现在已经成了享誉世界的化学家,或者获得了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6.
80多年前,胡适先生曾写过《差不多先生传》,让“差不多先生”大出风头,名扬一时。不过,各领风骚数“十”年,我觉得,现如今,在咱这里最有名、最风光也最具影响力的,还属“混先生”。混先生,字鬼混,号瞎混,小名混球,绰号混蛋。籍贯不明,年龄不清,据他自己说,祖上是赫赫有名的“混世  相似文献   

7.
差一点先生     
<正>差一点先生,十八岁那年,差一点考取了大学。虽然平时学习吊儿郎当了点,高考总分差了一大截,不过,分摊到每门功课上,其实只差了一点。差一点先生因此常常懊丧地对人说:"如果考取了大学,指不定现在已经成了享誉世界的化学家,或者获得了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8.
“混先生”     
八十多年前,胡适先生曾写过《差不多先生传》,让“差不多先生”大出风头,名扬一时。不过,各领风骚数“十”年,我觉得,现如今,在这里最有名、最风光也最具影响力的,还“属混先生”。混先生一生很谦虚,若有人问他:最近在忙些啥?他就会回答:瞎混呗!其实,说这话时,他可能正在大机关里坐办公室,或者在名牌大学里当教师,或者在大医院里当医生。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喜欢“差不多就行”。这种意识显然在家庭教育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许多父母经常把“差不多”三个字挂在嘴边.孩子很自然也会逐渐学会说“差不多”。“差不多”是什么意思呢?究竟差多少?这里有很多问题值得考虑。学校教育中.老师经常告诉孩子.不要忽视任何一个小数点,小  相似文献   

10.
做第一太累     
我还没有到要总结自己人生的时候,因为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总结人生这件事应该到六十岁时再做差不多.毕竟,我今年才“十八”岁.我的人生差不多才刚刚步入正轨,我的经验也差不多刚刚够我自用,我离我的目标还差很多. 有首歌叫《差不多先生》,大家会唱吗?其中有歌词是这样的:“我是差不多先生,我的差不多是天生,代表我很天真.”我今天要聊的关键词就是——差不多.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电脑》2008,(7):5-5
话说差不多先生上了天堂.知道自己在胡适笔下成了中国人劣根性的代表.不禁气愤难当:“我有这么差吗?不,我要改变自己的人生!”说完,重新投胎去了。  相似文献   

12.
昏聩的中庸     
中国人向来很崇尚平和、中庸 ,所谓“睁只眼 ,闭只眼” ,所谓“饶一着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中庸哲学 ,便是世人耳熟能详的处世经典。然而 ,事亦有不尽然者 ,怡然自适的平和中庸 ,竟也常常变为昏然自失的偏执与迷狂 ,甚至令人在昏聩中搭上自己的性命。比如我们今天再来重新审视二十世纪初胡适先生笔下的这位“差不多先生”。差不多先生说起来很有点荒诞 ,一生黑白不分 ,是非莫辨 ,凡事不肯较真 ,只求勉强过得去 ,山西与陕西相差甚远 ,竟认为只要都有“西”就差不多 ,“十”写成“千” ,认为只是多了一小撇 ,也没什么大碍 ,并以此法则…  相似文献   

13.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  相似文献   

14.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  相似文献   

15.
祥和 《中学文科》2004,(10):17-17
话说差不多先生上了天堂,知道自己在胡适笔下成了中国人劣根性的代表,不禁气愤难当:“我有这么差吗?不,我要改变自己的人生!”说完,重新投胎去了!  相似文献   

16.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他姓差,名不多。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差不多先生要死的时候,断断续续地说:"活人同死人也差…差…不多…何…必…太认真呢?"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无数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差不多先生"。2008年12月27日上午7点30分许,长沙市韶山路上海城建筑工地发生一起建筑升降机吊篮坠落事故,造成17人死亡,1人重伤。事发后,当地公安机关已将事故相关责  相似文献   

17.
你知道中国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 ,人人皆晓 ,他称差 ,名不多 ,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 ,一定听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上 ,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 ,但看的不很清楚 ;有两只耳朵 ,但听的不很分明 ,有鼻子和嘴 ,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 ;他的脑子也不小 ,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 ,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他常常说 :“凡事只要差不多 ,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 ,他妈叫他去买红糖 ,他买了白糖回来 ,他妈骂他 ,他摇摇头道 :“红糖白糖不是差…  相似文献   

18.
在写作时,有六种病句很难辨别和准确运用,现予归纳说明。一“差一点”“差一点没”句例1 他差一点摔倒。例2 他差一点没及格。例3 司机及时刹车,否则,差一点就碰  相似文献   

19.
在一道辨析病句的试题中,有这样一个病句:马尔蒂尼在跑动中一脚劲射,真可惜,球打在门柱上,差一点没弹进网内。许多学生看不出此句的病因,更不用说如何修改了。其实,解决此病句的关键在于对“差一点”这种固定格式用法的理解。“差一点”在口语里也说成“差点儿”,意思同“几乎”相近,常常放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的前边,表示某种事情接近实现或勉强实现。它的肯定形式是:差一点十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否定形式是:差一点十没十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根据说话人的角度,其用法又分以下三种情况:1、“差一点”后边的事情如果是说话人希望…  相似文献   

20.
1.allbut(1)表示“除了……以外都”,这时but=except。例如:Ilike allbutthatbook.(=I like everything exceptthatbook.)除了那本书之外,其它我都喜欢。(2)“all but+adj(adv,v-ed或v)”意为“几乎……”、“差不多……”,这时allbut=alm ost。例如:Itwas allbutim possible to finish the work thatday.那天要完成这项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H e was allbutdrowned.他差一点淹死。The car allbutkilled him.(=The car alm ostkilled him.)那辆小轿车差一点把他撞死。2.anything but:意思相当于“far from”(除……以外任何事物,根本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