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瑞 《今日教育》2005,(6):30-30
为了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新的课程标准。进一步提高我市广大历史教师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的能力,促使广大历史教师学习、掌握和正确使用课标历史教材。提高我市历史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反映我市广大历史教师在新课程实验中的教研、科研成果.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市教育学会于2004年11月-2005年4月举办了重庆市第二届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优秀经验及论文评选活动,受到各区(市、县)、  相似文献   

2.
郭景扬 1944年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先后在上海嘉定县桃浦中学、上海市教育学院执教,兼嘉定县历史学科中心组和教育科研中心组成员,上海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会员。郭老师从事中学教育已有21年,并担任过10余年教导主任。1978年开始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教改尝试。1982年参加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研培训班学习,并开展历史教学科学实验。发表实验报告、教学论文,课堂教学实录60余篇,并参加《历史教学心理学实  相似文献   

3.
《历史教学(高校版)》2011,(10):F0002-F0002
编者介绍:何琼,广州人,1983年大学毕业,1994年调入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任教研员,现任历史科科长,广州市中学历史教研会副会长;先后在《课程·教材·教法》《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教育导刊》等刊物发表十多篇论文,其中两篇被人大复印中心全文转载;主编的书有:《大漠勇士》《广州历史·古代部分》《广州历史·近现代部分》...  相似文献   

4.
毛经文     
《中学历史教学》2012,(10):F0002-F0002
毛经文,男,48岁,广东省中小学地方教材审查委员会专家委员,广东省教育学会校本课程专业委员会理事,东莞市中学历史教研会副会长,东莞市教育科研指导小组成员,连续两届东莞市学科带头人,广东省中学历史优秀教学(教研)工作者。工作前20年游教于湖南课堂,干过多年的学校领导,但始终专注于中学历史教学,38岁被破格评为特级教师。2...  相似文献   

5.
李景华老师是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高级教师。李老师在全国政治教师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曾在全国及江苏各地为教师作过150多场专题报告,涉及的内容有课堂教学、教育管理、教师发展、教育科研、考试改革等,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思想政治课教学》《人民教育》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过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教学艺术散论》(1999年)、《教育追寻》(2008年)两部,共计约40余万字,主编或参编了10多部书籍。目前许多教师对教育科研存在种种困惑,撰写文章不得要领。本刊特约请李老师现身说法,谈谈搞好教育科研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6.
2010年第6期《中学历史教学》上有一篇李志辉老师的文章《慈禧太后的奢华》。对慈禧太后的奢华早有耳闻.但如此具体翔实的材料还是第一次看到.对李老师的整理之功应该感谢。  相似文献   

7.
毛经文老师49岁,是广东省中小学地方教材审查委员会专家委员,广东省教育学会校本课程专业委员会理事,东莞市中学历史教研会副理事长,东莞市教育科研指导小组成员,连续两届东莞市学科带头人和广东省中学历史优秀教学(教研)工作者。  相似文献   

8.
2001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第20届年会在天津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历史教师、教研员、高等院校和教育科研及出版部门从事历史教育研究的人员一百多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感谢王铎全教授,把大陆上的中学历史教学期刊寄给我,我才有机会读到《中学历史教学》2007年12月王俊伟老师和2008年3月周明学老师两篇关于陈寅恪题的讨论文章,也读了周老师在《历史教学》上的那篇大作。  相似文献   

10.
中学历史教学问题三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着值得我们忧虑的问题:僵化理解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教科书内容的滞后和知识更新的矛盾对中学历史教学产生消极影响;科研选题创造性不足,问题意识不强,教育学概念混淆,教学实践中存在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苏州中学简介 江苏省苏州中学是一所有着千年办学渊源、百年新学历史的江南名校。该校前身为北宋名相范仲淹于景裙二年(公元1035年)在南园创办的苏州府学。在其悠久的历史上以名师众多、人才辈出而著称。苏州中学以科研来指导心理教育是由来已久的,自从90年代开展心理教育以来,始终把心理教育列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12):F0002-F0002
新当选的第八届常务理事会理事长李伟科发表演讲,就本届理事会的工作方向谈了大致设想。他指出学会要定位于全心全意为中学历史教学和中学历史教师服务。他认为在继续办好特色年会的同时,要大力开展科研工作,用科研成果推动中学历史教学。总之,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的全部工作都将围绕着调动中学历史教师的积极性,配合国家的教育发展纲要推动我...  相似文献   

13.
本课题从2004年9月-2006年12月共历时两年时间,2004年9月酝酿,2005年4月开题,经过五阶段,围绕五个主题活动的研讨,至今已接近尾声。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教科院和进修学院及各级专家人士的指点和引领。促使我校“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已逐渐变成提升自我素质的内在需求。我们和课题一同成长。我们见证着课题的历程。课题也见证着我们的努力,我们要探讨更要反思,要教研更要科研。市级课题《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价值》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中应运而生地研究着。它凝聚着全校师生的心血。汇聚了伞校师生的智慧。目前,我校在教育教学全方位在研讨中不断得到提升,圆满地完成了每阶段围绕课题开展的系列研讨活动。深受同行们与家长们的首肯,科研成果累累,教师撰写的论文、案例、教案获全国奖34篇,发表于国家级杂志和论坛上33篇;市级奖73篇,发表于市级刊物和论坛上21篇;区级8篇;教师参加区级优质课大赛获区一等奖2人。数学组制作全国新课程示范课展示课录像3节:教师参加新课程教案比赛荣获全国优秀奖一人;重庆城口县修齐中学举行的.全县中学教职员工、校长、主任、教师参加(约二百人)的教学研讨四堂讲座、三堂新课教学的献课及对各学科教师答记者问的对外研讨交流活动,将渝中教育辐射到城口县。赢得了城口县中学教育界的轰动效应。成果见证了教育科研在我校导航、逐步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名师风采     
马洁,1977年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200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历史教师。论文《关于初中历史课活动设计的实践》荣获河南省中学历史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所讲《美国内战》一课获河南省第六届历史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吴战利,1970年出生。郑州八中历史教师,教育学硕士。河南省基础教研室历史学科兼职教研员,郑州市课改实验区历史学科中心组成员。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郑州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有多篇论文获国家级、省级、市级一等奖,另有论文在省级学术报告会上交流、CN刊物上发表,组织、…  相似文献   

15.
一段时间来,在中学历史教学与教育科研中有一种现象,历史老师热衷于将各种教育理论和模式及术语引入、移植到历史课堂,并每每见之于老师的科研成果或学科教育论文之中。由于新的理论并没有内化为历史教师自身的智慧,所以也就很难真正改变历史教师的教育行为,当然也谈不上有效地指导我们  相似文献   

16.
郭顺敏,198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学高级,1999年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硕士研究生班毕业,现任厦门市松柏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福建省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理事会理事,市历史科学科带头人,市教育学院历史科兼职教研员,2004年被推选为市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会长。先后担任厦门十中副校长(主管教学),杏南中学校长,松柏中学副校长、副书记。她善于钻研,按照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创新地设计课堂教学,教学成绩突出;重视教育科研,撰写多篇论在CN级刊物发表;重视培养青年教师,所带的几位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骨干。近年来,她参加了国家教育部骨干校长培训,市教育局组织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训学习,并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局组织的计算机考试。她重视学校的常规过程管理和课改工作,求实创新,学校先后获厦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福建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编按]  相似文献   

17.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社会工程,而未成年人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教育不容推辞的责任和义务,中学历史教学更应发挥其重要作用。本文从贯彻新的课程理念,全面落实历史课程目标;精心挖掘德育素材,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独到的教育功能;提高自身学识修养,勤写教学反思和日记三方面,就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中学历史课程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而浩繁的工作。新中国成立50年来中学历史课程经历了十多次改革,历史教育为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做出了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也存在着不足和缺陷,需要中学历史教学界的同人予以高度重视,认真加以改造和完善,为不断提高我国的中学历史课程质量做出努力。本文仅谈谈对21世纪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的设想,恳请历史教育界的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分析的历史哲学与中学历史教学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正如英国历史教育学者李彼得(P.J.LEE)先生在《历史教育与历史哲学》一文开篇所言:“公正地讲,英国大多数历史老师认为历史哲学(如果他们有这个概念的话)是一个事不关己,甚至是曲高和寡的活动,与他们实际考虑的事情不相关。”作者所述情况在我国也依然如此。分析的历史哲学对于日常的历史教学难道真的就如此虚无缥缈吗?其实,从现实发展来看,分析的历史哲学曾经指引和改变了中学历史教学及其研究的基本走向;从逻辑分析而言,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也需要接受分析历史哲学的批判和洗练,对于两者的关系实不可不察也。  相似文献   

20.
谈历史课程标准较之历史教学大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教育理论的更新,我们对中学历史课程教育作用的认识在深化,也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中学历史教育观。在教育部组织编制的21世纪中学历史新课程中,这一思想得到重视和实施。中学历史新课程贯穿着新理念,有了新的框架结构、新的内容体系、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育功能,使新研制的历史课程标准与大家熟悉的历史教学大纲有了许多区别和发展。本文仅就研制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及课程标准较之教学大纲的发展,谈谈个人的意见,就教于历史教学界的同仁。根据教育部的安排,2000年春,基础教育司和基础教育课程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