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有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走了很远的路程去寻找人生幸福的秘诀。这一天他遇到了一位老者,老者看到他累得汗流满面,于是就告诉他人生幸福的三个秘诀:第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第二不要拿自己的错误去惩罚别人,第三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有了这三条,人生就不会太累了。  相似文献   

2.
我儿子今年读小学三年级,现在只要我指出他的错误,他就会为自己辩解,把错误归到别的原因上,从不承认是自己错了。有一次,他的衣服弄脏了,他说是同学涂的;作业没有做完,说老师留的太多了;上学迟到了,说交通堵塞等等。我该怎么帮助他?  相似文献   

3.
有个初三的男孩,对自己特别挑剔。他经常觉得自己犯了错误,他会在夜里因为白天犯的错误辗转反侧。和同学聊天过后,他要回想自己是否说错了什么。早上出门,他再三问妈妈: “我的衣着得体么?”走进教室,几个同学在交头接耳,他的第一个感觉是:他们是不是在议论我?考试结束,尽管他的成绩很不错,他还是快  相似文献   

4.
翰天 《家长》2009,(Z1)
儿子天宜一直都很乖,可是上初中后,他就不那么乖了,也没过去那么懂事了。我一直都扮演着严父的角色,从来都不允许天宜对自己的错误进行辩解,经常呵斥他。我也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好,可一见到他犯的那些幼稚的错误,我真的无法不呵斥他。他的逆反情绪也越加强烈。  相似文献   

5.
我儿子很棒,自立性很强,学习成绩也不错……可是他有一个坏毛病,就是经常犯同样的错误.当他犯了错误后,开始我可以给他耐心地讲,他答应得似乎都很好.可是,一旦当我面对他再三强调后还犯的错误时,总是压制不了自己的火气,对孩子一通打骂,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一、用最少的水灭火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上至国家元首,下到黎民百姓,人人都会犯错。错误几乎每天都在陪伴着我们每个人,可是在我们某些教师的眼里却往往容忍不了这些还没长大的孩子们的错误。自己犯点儿错误是情有可愿,但是学生犯了错误,尤其是自己不喜欢的学生犯了错误,那简直就是十恶不赦。不批得他体无完肤,整得他没脸见人,就不足以泄胸中之愤。而我认为,这种动辄火冒三丈,或者“严刑峻法”地处理  相似文献   

7.
在五届总书记任内,陈独秀初步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他多次批评中央和主要领导者在组织发展、民众运动、国共合作等工作中的错误。陈独秀对自己的性格缺陷也进行了自我批评,深刻地检讨了自己在大革命中所犯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和所承担的领导责任。  相似文献   

8.
家教文萃     
犯错是宝宝成长的轨迹给宝宝感受错误的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错误带给他的一切,对他未必不是好事。只要对宝宝没有危险,妈妈完全可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因为  相似文献   

9.
杨道康 《师道》2007,(12):33
当过班主任的人,恐怕都遇见过犯了错误却爱强词夺理、甚至死不认账的学生。小涛便是这样。他总管不住自己。比如自习课大声讲话,班长记了他的名字,他  相似文献   

10.
"别人都不对,那就是自己的错"——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错误定律"。即:当你觉得所有人都有问题的时候,那就是你有问题了。论文开篇引用"错误定律"意在以此为中心对维特烦恼根源之所在进行探讨,他的烦恼来源不能归咎于别人,他的悲剧根源,他的问题所在是因为自己本身存在巨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有三种处理方式:犯了小错误,罚他给全班同学唱支歌;犯了比较重的错误,要做一件好事来补偿;犯了严重错误,要写一份五百字的说明书。说明书不是检讨书,可以为自己辩护;如果确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要把犯错误前后具体的想法写明白。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犯了错误之后不是一味批评而是鼓励其去做好事,会使他们重新得到心理的平  相似文献   

12.
[案例]《螳螂捕蝉》教学片段。师:同学们,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恍然大悟,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第二天上朝,他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并阐释了其中的原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有句俗语说,生命中除了我们犯的错误,没有任何其他的事情会重现。而错误在老年时加重了。父亲为人一向孤僻,他退休后不久老是一人出神发呆,我们认为他对外界一丁点儿兴趣也没有了,觉得这还真是他典型的生活态度。好几年里,我们一直劝说他,应该努力让自己走出去,搞得他非常苦恼。  相似文献   

14.
拜读了《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3年第1期《怎样处理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一文,感触颇多,总觉得意犹未尽,特撰文谈谈自己的想法。请看下面一则案例:一个孩子上课迟到了,正在老师兴致勃勃讲课的时候,这个孩子踢门而入,他不仅把门踢坏了,还震碎了玻璃。进门以后,他把书包往课桌上一扔,旁边同学桌上的书本、铅笔被碰撒了一地……有人认为这个孩子的问题属于道德行为问题,因为他犯了好几个错误,如:迟到、没礼貌、违反校规、破坏公物、目无老师、目无同学……处理的方法是首先让他在全班承认自己的错误,以儆效尤,还要让他明白自己犯了…  相似文献   

15.
从一开始他就以为自己错了,但他始终不肯向朋友认错,不是因为他不想认错,而是他觉得也许他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办法让开始的错误变成最后的正确和胜利。朋友劝他:“别再痴心妄想了,快干些正经事儿吧,没有人会花钱去买你的大杂烩!”朋友所说的大杂烩就是他的梦想。他梦想有朝一日能够发行自己的杂志.杂志的风格定在关  相似文献   

16.
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讲陶行知先生和三块糖的故事:有一个学生犯了错误,陶行知让他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他拿出了一块糖,说:"为了表扬你按时到来,奖给你一块糖。"学生很快承认了自己的错误,陶行知又拿出了一块糖,说:"为了表扬你的诚实,再奖励你一块糖",学生马上低下了头,最后,陶行知先生又拿出一块糖,说:"希望你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再送你一块糖。  相似文献   

17.
梨树 《高中生》2011,(13):49
伟丽(中学生)我认为好人要具备一些品质,比如坚强、有毅力、乐于助人、知错就改、大度等。历史上的蔺相如就是非常大度、宽容的。虽然廉颇讥讽他,但是他以宽容的心包容廉颇,使得国家能够稳定。他就是好人。廉颇由于不服气,说蔺相如的坏话,这是犯了错误。但当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立刻"负荆请罪"。这种知错就改的精神,使得我们认为廉颇  相似文献   

18.
他最喜欢的爱的表达方式,不是用嘴说,而是动手做。我父亲小的时候,从未有过一个真正的家。他5岁的时候,妈妈就去世了,爸爸也没有再婚。到他8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在3个国家里生活过了。也许这就是他为什么那么喜欢建造东西的缘故吧,他建造的东西总是散发出经久不衰的魅力。他曾经对我说:“医生犯错误,医生比错误活得长;建造者犯错误,错误比建造者活得长。”他从小就喜欢修修补补。他6岁时,是个在土耳其生活的圆脸俄罗斯孩子,一天,他把餐桌的腿锯掉了一半,仅仅是为了自己能坐在桌旁舒服一些。当然,他为此而受到了惩罚,但是,他也懂到了自己动手解…  相似文献   

19.
郭述军 《下一代》2011,(9):47-48
“鞋?”冬平最担心的就是爸爸问起这个问题,会不会情报和鞋有关系呢?如果真是那样。取走鞋的又不是交通员,就该是特务了,“鞋被人取走了。”他看爸爸,知道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但他也暗自庆幸,自己让人拿走了别的鞋。  相似文献   

20.
《家教指南》2007,(10):32-32
给宝宝感受错误的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错误带给他的一切,对他未必不是好事。只要对宝宝没有危险,妈妈完全可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因为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对宝宝来说.是一种十分可贵的体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